其他无观测资料地区的太阳辐射值是用气候学方法计算的。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时数为1405~1940h,北疆和东疆平原绿洲多在1700h以上,南疆多在1700h以下。日照时数最多月份,多数地区为7月,在300h以上,北疆多于南疆。......
2023-11-30
第三节 新疆绿洲土地资源的发展趋势
在新疆,绿洲是人类的载体,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向绿洲外围扩张,这不仅意味着要把一部分沙漠戈壁变为绿洲,也意味着要把一部分荒漠绿洲变为人工绿洲。实际上,迄今为止,大多数人工绿洲都是从荒漠绿洲演变来的。从理论上来讲,把虽有一定生态效益,但经济效益十分低下的荒漠绿洲改造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更好的人工绿洲,这应当是一种进步。
但现实有时并非天遂人愿。新疆荒漠绿洲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我们对绿洲的每一次开发建设,都打破了它们存在了数千年甚至数十万年的生态平衡,但我们对于如何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却是盲目和草率的。现在全社会都在向荒漠植被进军,掀起了一场“再造”运动,不少地方提出了再造一个地(州)、再造一个县的口号。但是,这种“再造”,使得喀什噶尔河、和田河下游水源断流,塔里木河在短短20多年里缩短了266km;河流两岸的原始胡杨林千疮百孔,甚至消亡;沙漠面积平均每年以0.8万多公顷的速度扩展。特别是一些地区无度拓荒和樵采,造成荒漠植被的极度退化。
对于新疆绿洲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必然趋势:一是防沙,保护现有的植被;二是发展绿洲高效节水农业。
一、保护现有绿洲,建立防沙治沙体系
总结新疆多年来的防沙治沙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建设由绿洲外围灌草带—绿洲边缘大型基干林带—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带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可有效地减轻风沙灾害和改善绿洲生态环境。
在绿洲外围区,由骆驼刺、胖姑娘、芦苇等草类和胡杨、梭梭、红柳等半灌木植物构成的灌草带,可使10cm高度上的风速降低90%左右。100m宽的灌草带,可使0~20cm高程内风沙流输沙量减少87%。和田地区采取封沙、封滩育林,造林固沙措施,保护和恢复荒漠植被,使现有胡杨、梭梭、红柳等天然荒漠林面积达26万多公顷。利用夏季洪水盈余与荒漠胡杨、红柳等种子成熟同步的特点,建立人工引洪封育区25处,封育发展胡杨、红柳林10万hm2,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绿色保护带,初步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
绿洲边缘高大乔木树种组成的大型基干林带,可使背风面风速大幅度降低,这样会使进入绿洲内部林网区的初始风速大大降低。和田在绿洲边缘风沙前沿区,常年采取工程造林和义务植树相结合的办法,已营造30~50m宽的防风固沙基干林带980多千米,占规划防风固沙基干林带1200km的81.7%,有效拦截或减弱了风沙对绿洲的侵袭。
绿洲内部,由“窄林带、小网格”构成农田林网系统。在网格之间林带的保护下,可降低风速33.7%~42.8%。在风沙灾害严重的年份和地区,林网内小麦增产45%~117.6%;在盐渍化地区,小麦增产22.3%~47.9%。为了发挥光热资源和林果、蚕桑优势,进一步优化农田环境,实行立体栽培农林复合经营,栽植经济价值高、胁地作用小的经济树种,可使田间覆被率增加3%~6%,使树木根系地毯式密布于耕层以下充分利用养分,可使单位面积土地产值提高17%~35%。和田地区进行农田林网化配套和居民区造林绿化建设,特别是“窄林带、小网格”、“两林夹一渠”、“机耕道一侧架设葡萄长廊”千余千米混农林业模式,以及营造“窄带多带式防沙林带”等很有特色。其网格大小合理,树种搭配得当,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使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32%,使98%的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
保护荒漠植被应以天然胡杨林为主
胡杨,是荒漠河岸孑遗植物,我国的胡杨林面积约占全球61%,塔里木盆地的胡杨占全国面积的89%,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天然胡杨林分布区。长期以来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与红柳、梭梭、沙棘、草甸等构成一个复合的荒漠植被群落,并由此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但近些年来,由于水资源的减少和樵采、毁林开荒等人为破坏的加剧,胡杨林以及红柳灌木林草植被大面积减少,现有资源林分质量差,防护功能大大降低。
胡杨具有“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特征,是荒漠最富生命力的植物之一。没有荒漠生态环境的维系和存在,就不会有平原人工绿洲的安全保障,对此,塔里木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都有切身体会。可以说,塔里木河维系着南疆国土的安全,对新疆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一切又都依赖于以胡杨林为主的荒漠植被的护佑。
但是,目前这些保护一方水土的荒漠植被已遭到严重的破坏,保护这些荒漠植被已刻不容缓。因此,要采取措施封育、保护、恢复、发展现有近28万hm2的胡杨林、红柳等荒漠植被,下大气力发展绿洲林业,改善生态环境。对此,各级领导要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河滩、沙滩、碱滩、荒滩和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积极营造薪炭林,以解决群众的烧柴短缺问题,并明令严禁樵采、毁林开荒、挖根取柴破坏树木;要切实解决现有胡杨林管理站人员的后顾之忧;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防沙治沙工程实行的有关政策在这里更要认真落实,并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建议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以实现对这里的天然植被有效的保护。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逐年扩展,和田地区沙进人退,不加大人、财、物力以及科技的投入,不加大林业建设的力度,实在难以遏制沙漠化蔓延。因此,必须在绿洲与沙漠之间建立起大型防风固沙林带,从根本上保护住绿洲的生存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扭转沙进人退的局面。
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和田人民强烈期望,国家尽快启动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这也是南疆大地的期待!
二、建设绿洲节水高效生态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处于内陆干旱地区的新疆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省区之一,“荒漠绿洲、绿洲农业”是其显著特点,荒漠绿洲具有对水的明显依赖性,有水就有绿洲,无水则成荒漠,而绿洲已成为干旱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新疆传统粗放的灌溉农业发展,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农田次生盐渍化主导的“三化一污”,即耕层土壤盐化、土壤肥力退化、风沙化、农药化肥地膜污染等,使绿洲农业产出降低,已严重制约了新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粗放灌溉与“三化一污”已形成一个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链:绿洲传统灌溉系统→农田次生盐碱化→农田“三化一污”为典型表现的农业生态恶化演替状态→越灌越化、越化越灌的恶性循环,农田净产出低,农业徘徊低速增长,成为“三农”难题。
(一)新疆绿洲建设节水高效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要使目前农业生态徘徊恶化演替状态跨越到持续良性演替状态,使传统灌溉系统基础上农田越灌越化、越化越灌的恶性循环跨越到现代节水灌溉系统工程基础上,使农田盐分越少、土壤肥力越高、风沙危害越来越小、化肥农药地膜残留越少,并稳定在一个使农业持续快速增长的水平上。首先,得改变导致农田次生盐渍化的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采用高效的管网输水配水和膜下滴灌技术,发展绿洲节水农业。因管网输水配水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大大减少了地下水的补给量,使灌区农田地下水位埋深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一方面抑制了灌溉土地盐渍化发生,另一方面减少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并将有限的水资源保护了脆弱的干旱绿洲生态环境,有效地防止了土壤荒漠化。其次,需将其作为系统工程来考虑:在建设以膜下滴灌为先导的田间覆盖微灌系统工程的同时,要建设以出山口径流为基础的绿洲现代节水灌溉系统工程,作为根治农田盐化的主要措施。采用高效节水技术节约的水不能用于线性扩大农田面积,而必须种树种草。种树建设绿洲三级林网:绿洲与沙漠的边界林带建成乔灌草立体林带;在乔木防风林前面建设半人工自然乔灌保护带(梭梭、柽柳、胡杨)和人工种植经济灌木(金银花、枸杞等),使边界林也有经济效益;绿洲内的路渠林带和片林,绿洲三级林网可把绿洲风沙危害降低到最小;种草推行草田轮作,增加绿洲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防治土壤肥力退化。种草不仅仅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增加绿洲植被,发展农区草业和畜牧业。在治理盐化、退化、沙化的基础上,化肥农药用量逐年减少,直到符合国际绿色标准,使农产品全部达到安全标准,为占领国内外市场奠定安全基础。这样,可根治“三化一污”,可恢复和建设林田草牧复合节水农业生态系统,建成的绿洲节水农业系统工程,为有效治理绿洲生态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以及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状态提供基础。
由此可见,垦区“三农”难题链的源头是绿洲传统灌溉系统,解决“三农”难题,不仅是节水灌溉问题,而是彻底改造绿洲传统灌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节水高效生态农业。
(二)绿洲现代节水农业的主要内容
1.田间节水灌溉系统工程
用以代替斗口以下的传统灌溉系统,包括三项主要内容。
(1)田间灌溉技术用膜下滴灌或覆盖微灌(膜下滴灌、秸秆覆盖滴灌、地下滴灌或微灌)为主,代替传统的沟灌、畦灌、漫灌,以适应各种作物、果园、人工林地、人工草地的灌水要求。这样,可大幅度减少棵间蒸发,强烈抑制了耕层盐化动力,又大幅节水。
(2)用塑料干支管代替传统的斗农毛渠,杜绝田间渗漏。(www.chuimin.cn)
(3)大约在传统灌溉的斗口设供水站,用水泵供水;如有可用的地下水,还要打井。灌溉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补充。
2.绿洲现代节水灌溉系统工程
(1)田间现代节水灌溉系统工程如上所述,是绿洲节灌系统的基础。
(2)干支渠适当防渗工程从引水口到斗口的干支渠适当防渗,一般不要管道化,保持一定的渗漏,使绿洲非农田范围的地下水位保持在3~5m,以维持自然植被,对农田有保护作用。
(3)调蓄径流以山区水库为主代替传统灌溉的以平原水库为主。解决年内径流与灌溉水不匹配的难题,并减少平原水库蒸发与渗漏。
(4)水资源利用以地面径流为主,地下水补充。避免单独使用地下水酿成生态问题。
建成这样的系统后,目前传统灌溉的干支渠如果不做防渗工程,渠系利用系数如果为0.67,绿洲灌溉面积上每公顷灌溉水资源耗用量为3000/0.67=45000m3。而目前全新疆平均是10950m3,每公顷可节水6450m3。如果干支渠进行防渗处理,渠系利用系数达到0.8,则每公顷灌溉水资源耗用量为3000/0.8=3750m3,每公顷可节水7200m3。
3.绿洲林田草牧复合生态农业系统工程
在上述灌溉系统工程基础上,建设生态农业系统工程。
(1)农田(种植作物)面积不变,用节约的水种草种树,灌溉面积至少翻一番。灌溉面积如果翻一番,全疆灌溉面积可由800万hm2增加到1600万hm2。
(2)建设绿洲农田三级防风林网:绿洲与荒漠的边界林带;道路与渠道两边的林带和片林;田间的防护林网。
(3)种草推行草田轮作制度。
(4)发展农区草业和农区畜牧业。
4.田间生态农业系统工程
在绿洲现代节水系统工程基础上逐步进行田间生态农业建设。这项工程以田间节灌系统为单元,除了田间防风林带建设外,核心内容是草田轮作。
建成绿洲现代节水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后,在治理耕层盐化的基础上,防止风沙危害,提高土壤肥力,农药化肥用量逐渐减少,达到国际安全环保标准,大约20年后可以根治“三化一污”。
(三)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针对新疆生态问题已做了大量的关于草田轮作技术、高效节水技术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研研究,多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也相继启动和实施,但绿洲外围广大地域的生态环境仍在急剧恶化,诸多环境问题凸显,许多研究课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在诸多的研究与示范项目中关于草田轮作更多的是侧重轮作制度、轮作植被选育及栽培、轮作植被应用再加工等,而关于草田轮作灌水量的研究还未深入进行;在节水技术方面更多的是侧重田间膜下滴灌系统的应用研究与示范,但随着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随着“节水团”、“节水县”相继出现,而且在新疆干旱绿洲区已形成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自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
(1)怎样突破目前田间单个灌溉管网系统的局限,对不同水资源(河水、库水、井水)的互补利用和输配水管网同田间滴灌系统进行优化规划研究;
(2)在田间覆盖微灌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草田轮作和田间林网建设,作为绿洲生态农业建设的微观基本单元,对其水资源的综合耗水量研究,这也是绿洲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单元。
(3)绿洲水资源持续利用研究,这是绿洲农业持续发展的宏观基础研究。
(4)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重视农田灌溉技术的研究,提高水利用效率的综合技术研究、节水工程的高新技术和装备研究。以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为强大支柱,以现代管理为基础,把传统农业转到现代集约节水农业上来,建立合理的节水、高产、高效的良性循环的节水生态农业体系。
新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能源基地和重要的后备市场,新疆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新疆绿洲是新疆人口最多的地区,是新疆主要的经济活力区,绿洲土地是新疆人民生存和财富的主要来源,保护绿洲土地,合理开发绿洲土地,对于促进新疆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然而新疆绿洲的土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保护现有植被至关重要,而新疆植被保护应以胡杨林保护为主。
农业是新疆绿洲的主要产业,也是新疆水源的主要接收对象,发展好绿洲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新疆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节水农业,是适合新疆绿洲发展的高效农业,虽然其在某些方面仍不是很完善,但经过不断改善,必将在新疆绿洲的土地保护和新疆的发展上描上重要一笔。
有关新疆绿洲盐碱化研究的文章
其他无观测资料地区的太阳辐射值是用气候学方法计算的。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时数为1405~1940h,北疆和东疆平原绿洲多在1700h以上,南疆多在1700h以下。日照时数最多月份,多数地区为7月,在300h以上,北疆多于南疆。......
2023-11-30
而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区,土壤盐渍化非常严重。现有耕地中,31.1%的面积受到盐渍化危害,其中80%的盐渍化耕地为次生盐渍化。现今,新疆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地表水大量引入灌区,造成河流断流或缩短,使盐分主要向灌区聚集,增加了盆地内部次生盐渍化的威胁。......
2023-11-30
二、地形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在洪积扇、大河三角洲、干三角洲或冲积平原的上部,河水通过渗漏,形成地下水,由于这里地形坡降大、土质颗粒粗、地下径流畅通、盐分不易聚集,因此土壤不容易发生盐碱化现象或盐碱化较轻。......
2023-11-30
其中西北内陆地区盐碱化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5%。新疆土壤盐碱化程度比较严重,数据显示,新疆灌区现有盐碱地面积127.9万hm2,占灌溉面积的32%以上。盐碱化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土壤盐碱化对农作物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产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土地退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2023-11-30
杨树成了绿化祖国荒山造林的“先锋”。耐盐碱杨树可开发大面积荒芜盐碱地,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同时还能开辟生态旅游新景观资源,扩大休闲度假新地区,恢复生物多样性,为农业生产提供保护屏障。......
2023-11-30
在以色列、澳大利亚、印度和埃及等建有盐碱土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灌溉农业中土壤盐碱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和改良技术研究。2.我国土壤盐碱化治理技术的发展中国盐碱地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一批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2023-11-30
第一节新疆绿洲气候的基本特征一、气候的定义与分类(一)气候的定义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通常温度、降水、风等气象要素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气候一词意为倾斜,指各地气候的冷暖同光线的倾斜程度有关。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北美洲东南部及南美洲阿根廷东部地区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分布。......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