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成果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成果

【摘要】:第一章“明清之际”的界定明清之际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期。[1]就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来说,朱义禄先生认为:“就古代文明的整体态势而言,有两个先后辉映的黄金时代,这就是先秦和明清之际。”这些专著,犹如盛开在明清之际研究花苑中的朵朵奇葩,各竞芬芳。如前所述,明清之际作为一个文化史上的命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于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研究,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发掘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第一章 “明清之际”的界定

明清之际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期。就改朝换代这一事件本身来说,美国学者魏斐德在《洪业——清朝开国史》一书的导言中认为:“1644年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勃兴,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改朝换代事件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1]就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来说,朱义禄先生认为:“就古代文明的整体态势而言,有两个先后辉映的黄金时代,这就是先秦和明清之际。”[2]从学术史方面来说,刘梦溪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学术流变,有三个重要的历史分际点:一是晚周,二是晚明,三是晚清,“都是天崩地解、社会转型、传统价值发生危机、新思潮汹涌竞变的时代”。[3]就这一时段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来说,陈伯海先生认为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三次高潮——周秦之交、唐宋之交、明清之交。[4]就这一时段的人文特色来说,赵园先生说她最初选择明清之际作为研究范围,是“被明清之际的时代氛围与那一时期士大夫的精神气质吸引了”。[5]

这一时段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展开方方面面的探索与研究。在历史学领域,早在50年代,就有谢国桢等一批学人展开研究,谢国桢先生陆续出版了《南明史略》、《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明末清初的学风》等著作。[6]近年来更有升温的趋势,先后出版了顾诚先生和美国学者司徒琳分别撰述的同名著作——《南明史》。[7]社会学领域,有李亚宁先生的《明清之际的科学文化与社会》。[8]思想史领域,有陈鼓应先生等主编的《明清实学思潮史》。[9]在文人心态研究领域,则有朱义禄先生的《逝去的启蒙——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和赵园先生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这些专著,犹如盛开在明清之际研究花苑中的朵朵奇葩,各竞芬芳。而这里我们将要展开的关于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群的研究,则将尽力为这座花苑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如前所述,明清之际作为一个文化史上的命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要想真切地了解一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中人们的生存状况、精神面貌,阅读、考察那个时期出现的小说,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www.chuimin.cn)

有学者指出:“过去的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精英文化研究乃至思想史研究,而对于构成国民性真正内涵的大众文化与日常行为文化都重视不够。”[10]如何研究“构成国民性真正内涵的大众文化与日常行为文化”?只有一种方法:研究民间通俗文学。对此,致力于研究中国“游民文化”的王学泰先生深有体会地说:“研究中国文化不能只看孔子孟子怎样说,老子庄子怎么说,二程朱子……这些往往停留在官府的文告或士大夫冠冕堂皇的诗文中,还应当看看小说、通俗戏曲中怎样说。”[11]小说一般篇幅长,视角宽,便于对一个时代进行深广客观的描述与解剖,比文集、诗词、戏曲等其他体裁的文字记载具有明显的优势。

研究中国古代的小说,不应当也不可能忽视对小说作家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研究,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发掘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然而,由于资料本身和研究视点等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远远未臻成熟。本书拟从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的角度,切入到易代之际小说作家们深邃幽邈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