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镐是有才华的,他的中篇小说《襄河一片月》获得过武汉市芳草文学奖,中篇小说《这里真有过风流》获得武汉大学文学创作成果一等奖。这次送来的反映海峡两岸亲情、友情、爱情的长篇小说《红肚兜》书稿,洋洋洒洒,纵横捭阖,近40万字,更是元镐将近40年文学创作经验积累的成果,是他关注海峡两岸关系、思索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心血结晶。这既是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的期盼,也是《红肚兜》这部小说的主题追求。......
2023-11-23
2011年10月5日,是一个令世界悲怆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斯蒂夫·乔布斯不幸病逝,享年56岁。噩耗传出,令全世界震惊,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等政要、世界各大公司总裁到普通民众,无不沉痛地悼念这位世界的幻想家、发明家和引领技术创新的巨人。乔布斯死讯公布后,立即在网上迅速地传播,推特网以每秒约1万条微博追思,成为最大微博事件,迄今为止尚没有对任何人的悼念能够达到如此悲痛的程度。甚至在国际空间站工作和生活的3名宇航员,还使用乔布斯发明的ipod听音乐,空间站指令长迈克·福萨姆从离地面360公里的轨道上,也对乔布斯的逝世发表了谈话,他说:“乔布斯无疑是稀世之才,全世界都会怀念他。”乔布斯在中国也有很多“果粉”,他逝世后,寄托哀思的网上留言就有3500万条,可见人们对他崇敬有加!
乔布斯的一生,堪为一部创业精彩的教科书。他本是一个私生子,出生一周后被生母送给一对蓝领夫妇收养,条件是要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他自幼聪明、顽皮、任性,19岁时进入位于俄勒冈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它虽然不是一所著名的大学,但也是一所有100多年历史的私立文理学院。可是,六个月以后,他主动退学了,用他的话说:“我看不到大学的价值所在。”他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在人生迷茫之际,于1974年与同学一起到印度学佛,参禅打坐,拜访禅师,寻找佛性的顿悟。他很珍惜这一段经历,自称是他一生中“迷幻的经历”。回国后,他一直信奉佛教,坚持参禅打坐,躲开尘世的喧嚣,避开事务的烦扰,感悟问题的本质,开启心灵直觉。总之,乔布斯的思想、行为方式颇受佛教的影响,他通过佛教的顿悟寻找创意的灵感。
从印度回到加州,他与高中同学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组织了一个“电脑兴趣俱乐部”。这个组织就犹如当年爱因斯坦的奥林匹亚研究院一样,是一个发明创造的温床。乔布斯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电脑发明之初,是一个庞然大物,只能在国防和大的科研单位存放和使用。于是他突发奇想:“如果电脑像电灯泡和电话机一样普及到千家万户,那么电脑就将改变世界。”1976年乔布斯刚满21岁,他勇敢地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与沃兹尼亚克合作创办了苹果公司,先后成功地研制出了Apple-Ⅰ和Apple-Ⅱ,Apple-Ⅰ的出现,苹果公司与IBM 公司宣布了个人电脑时代已经来临,而Apple-Ⅱ则是电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用乔布斯的话说是,打造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1983年乔布斯获得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充分肯定了他对个人电脑开发所做的划时代的贡献。
1980年,苹果公司的股票上市,当年就轻而易举地融资到101亿美元,28岁的乔布斯成为当时美国最富有的40人中最年轻的一个,公司股票升值达到243倍。当年苹果公司造就了300个百万富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公司造就的富豪都多。为了公司更大的发展,他把约翰·斯卡利从百事可乐公司高管招至麾下,并担任了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可是,斯卡利管束不了乔布斯,于是斯卡利通过董事会将苹果公司的创始人赶出了苹果公司,从而成为世界企业界最为荒唐的决策之一。
经过了10年的低谷,苹果公司摇摇欲坠,乔布斯重新回到了苹果公司。王者归来,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乔布斯没有赌气,而是重整苹果公司。经过他精心地打理,开发出了macintoshi、ipad、ipod、itunes store、iphone、imac等新产品,公司迅速扭亏为盈,员工发展到12000人,到2011年,苹果公司的市值达到3370亿美元,一举超过百年老店埃克森石油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事业上的成功,也给乔布斯带来了一系列荣誉,如1997年《时代周刊》封面人物,2007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伟大的商人,2009年被《财富》评为美国最佳的CEO,2009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之一……与此同时,各种桂冠也蜂拥而至,如“商界的贝多芬”,“IT行业的拿破仑”,“创新教父”,“创新狂人”,“理想战士”,“与癌魔抗争的角斗士”……这一切荣誉和赞颂,都是名至实归的,是他天才的创新能力的表现。就在他与癌魔作抗争期间,他自知来日不多了,还在思考苹果公司新产品的开发,他至少为苹果公司设计了未来4年新产品的开发与升级,这该是多么执着的敬业精神啊!
可惜,这位堪与亨利·福特和托马斯·爱迪生比肩的发明家仅仅活了56个春秋,如果他能够再活20年,他对人类的贡献将会是多么巨大呀!在乔布斯逝世后,他早年的合作者沃兹尼亚克悲痛地说:“乔布斯的去世,就好比我们失去了再也找不回来的东西。”是的,乔布斯走了,他终于永远地走了,这不仅是美国的损失,也是全世界新技术的损失。然而,他的创造精神却是不会死亡的,它是“苹果”的根基,由他培育的苹果公司的人,会将他的精神和作风传承下去。深受乔布斯精神感染的苹果公司员工,他们都很自信,用他们的话说:“相信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就能够改变世界!”
乔布斯的人生信条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总有一天你的假设会成为现实”。应该说,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个人电脑的大普及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乔布斯发明和开发出的平板电脑、数字音乐和智能手机,从而建立了这三个行业的新秩序。这些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由乔布斯开创的时代,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我们在悼念乔布斯,就是要学习他生前创业中所体现出的宝贵精神。我是研究创造教育的,试图从创造学的角度,把他的精神归纳为以下几点:(www.chuimin.cn)
首先是“极客”精神,其核心是好奇心。“极客”一词是来自于美国俚语geek,一般理解为性格古怪的人。在很长的时间内,西方文化对geek的意思一直偏向鄙意。在20世纪70年代PC革命初期,以geek来形容一些思想自由和离经叛道的计算机嬉皮士的形象。在硅谷早期,geek特指那些有极高技术能力和对计算机以及虚拟世界无比痴迷的天才和鬼才。乔布斯正是这个时期出现的极客代表之一,正是这种极客精神,才导致了Apple-Ⅰ和Apple-Ⅱ的诞生。现在,geek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泛指一批精英文化群,一些爱标新立异和崇尚新事物的人。很难设想,如果没有对完美的疯狂追求和忘我的执着,怎么可能有苹果公司辉煌的今天呢?因此,极客精神也就是完美主义者或理想主义者的价值观,也是从事创造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其次是叛逆和特立独行的精神,它是苹果公司的文化滥觞。人们奇怪地问道:苹果公司的诸多新产品究竟是怎样开发出来的?有时候,发明创造并不总是决定于技术,而是来自于新奇古怪的创意。由乔布斯确立的企业文化核心是:总是要做第一的,最新潮的,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唯有如此,才能引领新技术的潮流。这正如乔布斯告诫公司员工所说的:“必须找到自己钟爱的”,“总是尝试新的东西”,“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再次是追求简约,专注保证成功。我们从苹果公司所创造的产品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简约化。可是,简约并不简单,简约是创造性智慧的体现,简约是最美丽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第一款手机的诞生到iphone的发明,来了解简约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1973年4月3日,马丁·库帕(Mading Cooper,1936-)发明了第一款手机,重量有1.13公斤,充电需要24小时,仅仅只有通话的单一功能。然而,现在的iphone却集移动电话、触摸宽屏、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照相等功能为一体,从而开创了移动设备尖端功能的新纪元。这使我想起来达·芬奇的名言:“简单就是终极的美,美就是除去多余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力是无所不能的,它既给我们带来物质产品的享受,又使我们欣赏到创造之美!
乔布斯逝世后,中国提出了呼唤乔布斯式的创新人才,这无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但是,中国僵化的传统文化和政治体制沉淀太深厚了,这是阻碍我国乔布斯式人才成长的根本原因。例如,文凭至上主义,名不正言不顺,反对异想天开,胜者英雄败者寇,评头论足,明哲保身,不敢冒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都是束缚中国人创造性的紧箍咒,是窒息中国人创造性的“精神鸦片”,所以中国就出不了斯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马克·朱克伯格、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等杰出的创造性人才。
在悼念乔布斯时,我们应当深刻地反思,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当前,我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首先是大力宣传和推行创造教育,特别是改革基础教育,要把广大的少年儿童从正襟危坐和循规蹈矩的知识灌输式教育解放出来,解放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其次是摒弃意识形态教条的禁锢,营造民主、自由、宽松的研究和创业环境;再次是要改革数千年僵化传统文化的积弊,要进行一场规模宏大的启蒙教育,革除诸多阻碍从事发明创造的劣根性。我想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经过持久不懈地努力,本具有聪明和勤劳的中国人的创造潜能才能迸发出来!
(本文发表于《学习月刊》2011年第11期)
有关珞珈野火集的文章
元镐是有才华的,他的中篇小说《襄河一片月》获得过武汉市芳草文学奖,中篇小说《这里真有过风流》获得武汉大学文学创作成果一等奖。这次送来的反映海峡两岸亲情、友情、爱情的长篇小说《红肚兜》书稿,洋洋洒洒,纵横捭阖,近40万字,更是元镐将近40年文学创作经验积累的成果,是他关注海峡两岸关系、思索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心血结晶。这既是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的期盼,也是《红肚兜》这部小说的主题追求。......
2023-11-23
我想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句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正是他做学问的成功之道。正是由于我怀有这个想法,所以当学校拟任命他为研究生院副院长时,我明确向他表示不太赞成他出任这个职务。......
2023-11-23
为了写这篇序言,我认真阅读了《师恩浩瀚》书稿的内容简介、前言、后记和部分篇章,特别是有关武汉大学的第五篇。在我浏览了炳延先生的《师恩浩瀚》书稿以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是一位感情丰富和知恩图报的人,这一点贯串在书的始终。读《师恩浩瀚》有感,特写了以上一段文字。......
2023-11-23
近日,我收到从广州寄来的一个快件,是《高教探索》杂志编辑部刘第红先生的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书名叫《穿裙子的云》。想象力是人与生俱有的,特别是在少年儿童时代,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这就是人们所说天真烂漫的童年。为此,我特推荐中小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们读一读《穿裙子的云》这本书,对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有裨益!......
2023-11-23
中央电视台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联合拍制“老故事”系列片,第一个选择的就是武汉,准备拍摄十集《百年武汉》。《百年武汉》涉及面很广,从武汉开阜到洋务运动,从经济到文化教育等。摄制基地是在汉口百步亭,他们考虑到天雨气温低,为不让我舟车劳累,意欲借用武汉大学摄制中心进行采访。同时,文化又是楚文化的中心地带,几千年楚文化的精髓,对于武汉地区文化教育有重要的影响。......
2023-11-23
读书与健康的内在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同样的,读书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益智健脑,化解烦恼,净化灵魂,使人的身心更健康。对此我有深切的体会,从读书中获得了极大的益处。他的精神令人敬佩,是所有后生们学习的楷模!......
2023-11-23
瑞典化学家、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一生拥有255项发明专利,是19世纪集发明家与资本家于一身的杰出成功人士。启松是中国当代游走于学商界的成功人士之一,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和辉煌的。启松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商界,其业绩都是显赫的,令人刮目相看。启松是学化学的,科学研究方向是以生化为基础的基因合成,而公司也是开发生化和基因产品。对于启松来说,他完全是内行,故能如此得心应手和应对自如,这就是启松成功的秘诀。......
2023-11-23
当我拿到他的打印书稿《阳光心态看世界》时,我感到非常欣慰,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啦!当我浏览了《阳光心态看世界》的书稿后,我立即想到了赵朴初先的《宽心谣》,他是著名的佛学家、诗人、作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华新的《阳光心态看世界》一书,有点像赵朴初先生《宽心谣》写作的心态。是的,《阳光心态看世界》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可以说是美不胜收,百看不厌。......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