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最常用的开发方法就是生命周期法,也称为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该方法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分为以下5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现行系统进行初步调查研究,对新系统开发进行可行性论证。生命周期法是一种比较严格的开发方法,其优点是开发出来的系统整体性比较好,功能比较全面,但也具有开发周期长、灵活性差、系统维护困难等缺点。......
2025-09-30
1.符号及其含义
数据流程图要用到四个基本符号,即外部实体、处理逻辑、数据流与数据存储。
(1)外部实体
外部实体是指处于所描述的系统之外,不受系统控制,但与系统发生数据交换的人、部门或其他系统。
用一个正方形,并在其左上角外边另加一个直角来表示外部实体,在正方形内写上这个外部实体的名称。在数据流程图中,为了减少线条的分叉,同一个外部实体可在一张数据流程图中出现多次。外部实体的表示如图3-25所示。
(2)处理逻辑
处理逻辑是对接受的数据流进行处理,改变其流向、结构、组成、内容,并生成若干新的数据流的环节。
在数据流程图中,用带圆角的长方形表示处理逻辑。长方形分为标识部分、功能描述部分和功能完成者三部分,如图3-26所示。
图3-25 外部实体
图3-26 处理逻辑
标识部分用来标识一个功能,一般用数字表示,如1和1.1等。
功能描述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它直接表达这个处理的逻辑功能,一般用一个动词加一个作宾语的名词表示。
功能完成者表示这个功能由谁来完成,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部门,也可以是某个计算机程序。
(3)数据流
数据流是指处理功能的输入或输出,用一个水平箭头或垂直箭头表示。箭头指出数据的流动方向。数据流可以是信件、票据,也可以是电话等。
一般来说,对每个数据流要加以简单的描述,使用户和系统设计员能够理解数据流的含义。对数据流的描述写在箭头的上方,如图3-27所示。
(4)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表示数据保存的地方。这里的“地方”并不是指保存数据的物理地点或物理介质,而是指数据存储的逻辑描述。
在数据流程图中,数据存储用右边开口的长方条表示,长方条内写上数据存储的名字,名字要恰当,便于用户理解。为了区别和引用方便,再加一个标识,可以用字母D和数字组成,如图3-28所示。
图3-27 数据流
(https://www.chuimin.cn)
图3-28 数据存储
2.DFD图的画法
在系统分析中,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交流的工具。由于这种图用的符号少,通俗易懂,只要对用户稍作解释,用户就能看明白。同时,这种图层次性强,适合对不同管理层次的业务人员进行业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随手就可记录有关情况,通过与业务人员讨论,使不足的地方得到补充,有出入的地方得到纠正。在草图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员应对图的分解、布局进行适当调整,画出正式图,使之更清晰,可读性更好。DFD图的画法依据和原则如下:
●依据——改进后的业务流程图。
●原则——自外向内、自上而下、层层分解、不断修改。
DFD图的画法步骤:
1)先画顶图(上下文图)。顶图主要显示的是系统与环境(外部实体)间的联系,概括描述了系统的轮廓和范围。应该把整个系统的全部处理功能概括为一个处理逻辑,并命名一个意义准确、内容概括的名字,并标出最主要的外部实体和数据流。还有一些外部实体、数据流没有画出来,随着数据流程图的展开再逐渐增加。这样做的好处是突出主要矛盾,系统轮廓更清晰。
2)对顶图中的处理逻辑进行分解,产生零图。首先把唯一的处理逻辑分成多个相对简单的处理逻辑组合(可参考业务流程图中各业务过程),然后标出分解后各处理逻辑间的数据流和数据存储。在零图中可以不标出外部实体。
3)对零图中的各个处理逻辑进行分解,分别产生各自的一图。将原图的处理逻辑分成多个相对简单的处理逻辑的组合,具体方法同步骤2)。
4)对上一层图中各个处理逻辑进行分解,分别产生各自的下一层图,直到各处理逻辑均足够简单为止。适当的命名与编号;保持数据流的一致性与完整性。
3.DFD图举例
本部分以仓库管理系统为例,实际演练数据流程图的画法。
1)画出仓库管理DFD顶图。首先需要标识仓库管理系统涉及到的所有外部实体有:车间、供货单位、盘库员、生产科、主管领导。然后分析各外部实体与处理逻辑间的数据联系,标出数据流。
仓库管理DFD顶图如图3-29所示。
图3-29 仓库管理DFD顶图
2)对仓库管理顶图中的处理逻辑进行分解,产生出库管理、订货、库存统计、入库管理四个处理逻辑,零图如图3-30所示。
图3-30 仓库管理零图
3)对零图中的各个处理逻辑进行分解,分别产生各自的一图。一图之一的出库管理的数据流程图如图3-31所示。
图3-31 一图之一——出库管理数据流程图
相关文章
信息系统最常用的开发方法就是生命周期法,也称为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该方法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分为以下5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现行系统进行初步调查研究,对新系统开发进行可行性论证。生命周期法是一种比较严格的开发方法,其优点是开发出来的系统整体性比较好,功能比较全面,但也具有开发周期长、灵活性差、系统维护困难等缺点。......
2025-09-30
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风险性,需要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系统开发方法和原型法三种。像决策支持系统这种具有开发性而无固定需求范围的系统,更适合用原型法进行开发。图1-15 原型法的开发过程本书的第2~5章主要讲述的是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第6~15章,主要介绍的是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2025-09-30
2)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正确决策的知识。其中,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以鉴别的非随机符号,它可以是字母、数字或其他符号,也可以是图形图像或声音等。......
2025-09-30
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由系统分析员来完成。系统分析阶段是系统详细开发的关键性阶段,关键在于“理解”和“表达”。这是对系统进行概要描述的工具,是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
2025-09-30
目前人们所说的信息系统已经不是以往的手工管理方式的系统,而是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简单地说,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或信息,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图1-5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按照《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学科,是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信息科学的系统性边缘学科。......
2025-09-30
数据处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初级阶段。系统的建成,使该公司航班满座率大大领先于其他航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是缺乏对非结构化问题的解决能力。......
2025-09-30
国际上常用的三种总体规划方法分别是:IBM公司的企业系统规划法、Zani的关键成功因素法和King的战略目标集转化法。关于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工作步骤将在2.3.2节中详细介绍。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原理关键成功因素法是以关键因素为依据来确定系统信息需求的一种MIS总体规划的方法。MIS的战略规划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MIS战略目标的过程。......
2025-09-30
在获取信息时,倾听比提问、解释、辩论更重要,更有成效。调解人员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自然就会在倾听、应答中越拉越近。认真倾听,对他人而言,意味着被尊重,情感沟通的效果更好。善于倾听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社交艺术,它能使倾听者获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使得案情的沟通和意见的交流更为顺畅。......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