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就是海藻类等海洋浮游生物在短期内迅速繁殖并聚集蔓延,导致海水变红或黄,同时散发出怪异恶臭的海洋现象。1983年,因为赤潮的侵袭,福建沿海渔业损失计百万元。1986年底,福建东山岛居民因食用含赤潮毒素的海鲜,发生一起136人中毒的罕见恶性事故。日趋严重的污染使海水中贮存了大量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促进和刺激了海藻的繁殖。......
2023-11-22
“沙漠闹水灾”,这句话你一定以为是无稽之谈,可是确实曾发生过。1979年盛夏,在“世界瑰宝”莫高窟所在地——甘肃敦煌县,这个被沙漠包围的常年干旱的县城竟然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水灾:全城毁屋4000多间,全县10万人口中受灾人口竟达7000人,以致沙漠中的水灾这一千古奇闻被人们广为传播。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1979年盛夏天气特别炎热,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融雪量特别大,正如古诗中写的那样:“真阳消尽阴山雪,顷刻飞来百道泉。”高山冰雪融化把敦煌的党河水库盛得满满的,达到了历年最大库容量。同时,印度洋潮湿的气流随着活跃的西南季风穿越青藏高原向祁连山吹来,致使连年干旱的敦煌一反往常,细雨绵绵,年降雨量达1055毫米,4倍于常年。降水集中,加上冰雪消融,给敦煌带来过量的径流,使长期处于干旱缺水环境中的敦煌人乐不可支。他们置党河水库行将漫溢的危险于不顾,迟迟不愿下决心打开水闸泄水防洪,因为水对敦煌人来说实在是太可贵了,爱水如命的观念使他们忘却了水太多了也会带来灾难。最后,水库终于决堤,洪水像猛兽一样呼啸而下,使敦煌县沦为一片泽国。这场沙漠中的水灾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而诱发的。类似的情况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戈壁荒漠中也曾发生过,结果造成了“水漫火焰山”的特异灾害现象。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大敌,也是世界上破坏性、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气候过分干燥,林下腐殖质层堆积过厚,以及雷电均可引起森林火灾。但也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森林火灾则是因为人为操作失误及防林规划的不严密而造成的。1987年5月6日~6月2日,我国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的一场特大森林火灾,其火势之猛、燃烧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造成损失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为我国森林火灾史上所罕见。这场大火的起因,就是因为林区工人吸烟引火及机器操作不慎而多处起火,加之救火措施不及时和组织抢险不得力,致使大火蔓延。
通观今日国内外发生的天灾,其中不少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失误或人与自然不协调而引起的。在人类的智慧圈和技术圈不断外延、人类获得长足进步的情况下,人已经成为灾害发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已经意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自然灾害是天、地、人,三大系统不协调的产物,其中人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故有“天灾八九是人祸”之说。以江水泛滥导致洪灾为例,有的学者就认为这是人类以江堤约束河流,迫使其在狭窄的河道上流动,最后冲决堤坝的必然结果。干旱则是由于过度砍伐森林、滥垦草原,使森林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而造成的。如埃塞俄比亚的干旱古已有之,饥荒一直威胁着这个国家的人民。然而,随着人口的激增,吃饭这一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驱使着人们开荒种地、毁林放牧,从而导致森林覆盖率从1935年的30%下降到如今的3%。故此,每年有20亿立方米的土壤被冲出这块高原,消失在低地的河流和小溪中,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失去植被保护的地面把阳光直接反射到大气中去,大气层的温度因此升高。这样一来又随之抑制了云雨的形成,最终又进一步加剧了西起塞内加尔、东至埃塞俄比亚这块贫瘠的萨赫勒地带的干旱、沙漠化和饥荒。
众所周知的“厄尔尼诺”是近年来人们闻之色变的又一天灾。1995年,墨西哥又深受其害,自年初至5月,几乎滴雨未下,酿成了墨西哥近百年来最严重的旱灾。据墨农水部统计,全国有近260万公顷土地未能按时播种,牛、羊等大牲畜大量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2.4亿美元。另外,炎热和缺雨致使森林火灾频频发生。1995年头5个月森林火灾已逾1323次,烧毁森林13.2万公顷。气象学家们认为,造成这次灾害的罪魁祸首是厄尔尼诺现象。(www.chuimin.cn)
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气象学家曾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只是区域性问题,它主要影响南美和澳大利亚沿海地区。然而80年代以来,通过气象卫星的勘测和实际观察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已在世界多处地方出现,并严重影响了世界正常气候的循环。据墨西哥40年代以后40年的气象分析,发现厄尔尼诺周期一般为7年,每次滞留2~3年。然而,自80年代末以来,这一周期开始发生变化。1986~1987年发生后,1989年再次发生。事隔两年,1991年又开始发难墨西哥,且已持续了4年。它是否预示着厄尔尼诺周期缩短,滞留时间增长呢?尽管对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机制尚在探索中,但从其变化的迹象表明,它决不是天灾。
温室效应引起了气温变化,全球气温上升了0.5℃~0.6℃,引起了全球海平面上升约10~20厘米。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对沿海地区将带来严重危害。主要有海岸侵蚀加强、灾害性风暴潮频率增大、沿海低地将沦为泽国或沼泽、海洋资源遭受损失、河口地区盐水入侵等。
人类活动已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将波及许多方面,气候的反复无常打破了原有的气象规律,增加了各地的灾害。如今发生的各种各样灾害,都可以从人为方面去查找原因。
有关大自然的报复的文章
赤潮就是海藻类等海洋浮游生物在短期内迅速繁殖并聚集蔓延,导致海水变红或黄,同时散发出怪异恶臭的海洋现象。1983年,因为赤潮的侵袭,福建沿海渔业损失计百万元。1986年底,福建东山岛居民因食用含赤潮毒素的海鲜,发生一起136人中毒的罕见恶性事故。日趋严重的污染使海水中贮存了大量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促进和刺激了海藻的繁殖。......
2023-11-22
在四条腿的动物中,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可以说是绝对“冠军”。在非洲考察野生动物的科学家说,清晨和傍晚,常常看到猎豹腾云驾雾一般追击猎物。猎豹奔跑的速度,动物学家作过较为准确的科学测定。在非洲草原上,它长距离的奔跑,能跑60~70千米/小时;短距离就更快,可达130~140千米/小时,比一般汽车快多了;如果在丛林地带奔跑,它的速度要慢一些。目前生活在非洲的猎豹大约有3个亚种,亚洲有1个亚种。......
2023-11-22
核桃仁是著名的干果,与榛子、腰果、扁桃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干果。我国不仅盛产核桃,而且是核桃的故乡。核桃是胡桃科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宽阔,枝叶繁茂。由于乱砍滥伐等人类经济活动的破坏,核桃的野生分布区的面积日渐缩小,已经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
2023-11-22
距今250万年左右,我们的家园里出现了一位重要的新成员名叫“能人”的猿人。这种缓慢的环境变迁的作用在我们家园的一隅保存下了一些原始的哺乳类,像鸭嘴兽、针鼹等,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生命进化的中间环节。寒冷的冰期,以及冰期末期的海平面上涨,对我们家园的居住者,无疑是一场大的灾难。如果世界真的是按罗伯特·里佩托所说的那样继续变化,我们的家园,我们富饶而美丽的家园,我们全人类的朋友——动植物共有的......
2023-11-22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大气对红外辐射不透明性能力的增强,从而引起由温度较低、高度较高处向空间发射有效辐射。......
2023-11-22
绿色消费环保袋我们青年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未来的命运。青年,有责任,也有优势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开创我们人类共同的未来。近20年,中国经济以每年近10%速度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中国青年一向以热情、智慧、勇气、理想、创造力和意志而著称于世,有着提高生活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关心人类未来的强烈愿望。中国青年理应成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一支主力军。......
2023-11-22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稀有的珍贵动物。目前,它是全世界最珍贵的动物。大熊猫大熊猫成熟得较慢。除野生大熊猫外,我国的一些较大的动物园里,饲养有大熊猫50只左右。另外,北京动物园人工授精繁殖大熊猫已获成功。动物园和动物表演中最受欢迎的动物也是熊猫。这也是世界范围内人工授精成功的第一只大熊猫。第一只人工育活的大熊猫叫“争争”。......
2023-11-22
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所以臭氧层犹如一把保护伞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因此,臭氧的高度分布及变化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臭氧层就成为地球一道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强烈的紫外线伤害。然而,近10多年来,地球上的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人类制造了大量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使地球南北极的臭氧层受到破坏。臭氧层空洞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2023-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