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权威文物管理机构、博物馆的鉴定专家以及许多著名艺术家的弟子、家属,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鉴定权威。鉴定权威很容易在市场形成权威效应。权威效应,是指地位高、有威信者的言行容易引起公众重视,即人贵言重。权威效应在社会中普遍存在,谁一旦拥有了代表权威的头衔,便能让很多人顺从。权威效应主要源自不安全心理,人们普遍认为,做事听从权威人物可以增加保险系数。在权威效应下,普通人很容易停止独立思考,轻信盲从。......
2023-08-30
问:“孔子正名①。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此意如何?”
先生曰:“恐难如此。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我就先去废他,岂人情天理!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圣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辄能悔痛真切如此,蒯聩岂不感动底豫?蒯聩既还,辄乃致国请戮。聩已见化于子,又有夫子至诚调和其间,当亦决不肯受,仍以命辄。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辄乃自暴其罪恶,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而必欲致国于父。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悟仁孝之美,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必欲得辄而为之君。于是集命于辄,使之复君卫国。辄不得已,乃如后世上皇故事,率群臣百姓尊聩为太公,备物致养,而始退复其位焉。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②,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①正名:使名分恰当。出自《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孔子认为,为政治国必须先有恰当的名分,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格遵守等级秩序。
②“君君”句: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臣父子都要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www.chuimin.cn)
陆澄问:“孔子正名。朱熹说孔子是‘上要告知天子,下需告知诸侯,废除公子辄而拥立公子郢’。是吗?”
先生说:“恐怕不是这样解释。哪有别人对我恭敬有礼,让我执掌政权,我却要先把他废除的道理?显然不符合人情天理。一定是全心全意地听从孔子的教诲,并把国家委托给他,孔子才会愿意帮助辄治理国家。卫辄已经为孔子的品德高尚,心灵至诚感化了,明白不孝顺父亲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所以卫辄定会痛哭着亲自跑去把他父亲迎接回来。卫辄能如此真切地痛改前非,蒯聩怎会不被他彻底感动,更何况父子之爱本来就是人的天性?把父亲接回来之后,卫辄想要把政权交还给父亲,并请求父亲让他以死谢罪。蒯聩被儿子的行为彻底感化了,并且又有孔子在当中诚恳调解,他是绝不会再接治理国家这副担子,反而命令辄继续治理国家。蒯聩与众大臣百姓们也都表彰辄仁孝的美德,于是请示天子,昭告诸侯,一定要卫辄担任国君。他们一起请求辄,让他担任卫国的国君。卫辄不得已,便像后世帝王那样,率领众大臣和全国百姓尊奉父亲为太上皇,然后,辄才恢复了他的国君之位。这样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各人恪守自己的身份,名正言顺,天下便一举可治了。孔子所谓正名,或许就是如此吧!”
王阳明在这里解读“孔子正名”的事迹,肯定了孔子的正名做法,实际上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名正言顺”出自《论语·子路》中:“名不正则言不顺。”意思是说,名分正当,其言辞才合于道理。名分合宜、国家就平治;名分不正国家就混乱。在孔子看来,社会大混乱的崩溃是由于名实混乱所造成的。事务能否有成效,礼乐能否兴盛,刑罚是否适中,人民能否治理好,关键就在“正名”,要做到君、臣、父、子都严守礼制、名分。
有关传习录的文章
那些权威文物管理机构、博物馆的鉴定专家以及许多著名艺术家的弟子、家属,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鉴定权威。鉴定权威很容易在市场形成权威效应。权威效应,是指地位高、有威信者的言行容易引起公众重视,即人贵言重。权威效应在社会中普遍存在,谁一旦拥有了代表权威的头衔,便能让很多人顺从。权威效应主要源自不安全心理,人们普遍认为,做事听从权威人物可以增加保险系数。在权威效应下,普通人很容易停止独立思考,轻信盲从。......
2023-08-30
独立前法国殖民主义统治30多年,1946年4月17日独立,大马士革成为首都,这一天被定为国庆日。从此,大马士革获得了新生。大马士革有“古迹之城”的称号。大马士革是叙利亚的经济中心。早在阿拉伯帝国及奥斯曼帝国时代,大马士革就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商业中心。大马士革是叙利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国家机构和政府部门均设置于此。在巴拉达河西岸,以卡辛山为中心,是大马士革的新城区。......
2023-08-16
晋文公名叫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杀死了当时在位的晋怀公后,做了国君,就是晋文公。晋楚两国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他们这样一方面是表示遵守当年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承诺,向楚王表示谢意;另一方面有意以退为进,疲惫敌军,选择有利时机和地势同楚军决战。晋文公趁机召集诸侯,举行会盟,当上了霸主。......
2023-08-30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首创天下为公的人。孔子热情歌颂公天下的大同世界,而且认定大同世界是理想社会,并毕生为之奋斗。孔子无情地揭露家天下的罪恶,并指出家天下是战争的根源。孔子的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他的政治主张是天下为公。孔子无情地揭露了家天下的丑恶本质:家天下为一家一姓所私有,王位世袭,父传子,兄传弟,成为常法。孔子热情歌颂公天下,也热情歌颂了公天下的领导人五帝。......
2023-11-16
合营公司董事会由17名成员组成,其中12名由中方委任,5名由港方委任。董事会每季度举行一次会议,每月举行一次董事会执行委员会议,对公司重大问题进行高层决策。董事会、执委会的会期只有一天。董事会成员预先要阅读专为会议准备的文件。董事会分析这种情况后,提出要财务部门对长期债务问题进行研究,作出管理方案。在核电工地,在合营公司,董事会的决议具有至高的权威。......
2023-12-06
宋仁宗朝,另有一位宰相范仲淹,文武兼备,既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文学家,一生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集中概括了他的襟怀和品德。范仲淹被召回朝廷,任右司谏。范仲淹所到之处,下令开仓赈济灾民,减免赋税,使无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保住了性命。范仲淹上书劝谏,反对这样做。范仲淹下令但令其去,不得追击。时任谏官的欧阳修等推重范仲淹,认为他有宰相之才。......
2023-07-21
战乱中,邪马台国脱颖而出,联盟周围30余小国形成了辐射日本列岛的政治中心。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终身没有结婚。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大率是中央派到各小属国的检察官,大倭是管理全国集市的官吏,大夫是主持外交事务的官员。《魏志·倭人传》记载,邪马台国已经拥有一支维护女王统治秩序和对外战争的军队。在魏国的政治援助下,邪马台国最终保住了王权,加强了对各小国的控制。......
2024-01-20
已经怀孕的相妻后缗从墙洞中逃归母家有仍氏,生下少康。夏桀集天下珍宝美女于其中,过着荒淫的生活。自启继禹位,父子、兄弟相传的王位继承制终于固定下来。夏朝建立标志了中国“家天下”的首创,也是中国历代兴治盛衰乱亡的一系列链条之第一环。古书把夏启继承父位,当作由“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
2023-08-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