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责无旁贷:一个难以忘怀的申报历程

责无旁贷:一个难以忘怀的申报历程

【摘要】:2016年8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发布了《关于请组织申报大数据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决定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方向组建国家工程实验室。通知发布第二天,也就是2016年8月27日,我们就正式成立了国家工程实验室申报工作组。申报期间,杨宗凯教授的腿受伤了,但他坚持要对申报工作进行面对面地指导,从整体思路到每一处细节,跟工作组一遍一遍地反复推敲、打磨。

2025年8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发布了《关于请组织申报大数据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决定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方向组建国家工程实验室。这是落实国家大数据领域相关战略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提高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和转化水平,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的一项重大举措。

这个通知让一直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我们十分兴奋,虽然深知实验室建设任务艰巨,但是我们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也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建设任务。通知发布第二天,也就是2025年8月27日,我们就正式成立了国家工程实验室申报工作组。工作组里既有杨宗凯、王珠珠等教育信息化领域领军人才,也有以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为主的一批青年学者。

从这一天开始,到2025年11月1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答辩结束,申报工作组度过了炼狱般的66天,没有周末,没有中秋节,没有国庆节,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加班。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很多年轻人都扛不住了,接二连三地病倒,不严重的带病坚持,严重的到医院取点药后立马归队。(https://www.chuimin.cn)

申报期间,杨宗凯教授的腿受伤了,但他坚持要对申报工作进行面对面地指导,从整体思路到每一处细节,跟工作组一遍一遍地反复推敲、打磨。有一次他拄着拐杖过来,电梯坏了正在维修,他忍着疼痛爬了四层楼参加讨论。这一幕深深地感动和激励了工作组的每一位成员。

怀着迎头赶上时代发展、奋力实现使命担当的决心和信心,得益于我们华中师范大学近十年来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杨宗凯教授领衔的团队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大数据领域所具有的平台优势和技术、理论、实践发展等方面的长期积淀,特别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和数据科学交叉研究基础与实力,我们最终战胜了多个实力强劲的对手,获得组建我国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殊荣和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