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土地》由三人表演,其中一人扮土地神,戴土地神面具,左手持手杖,右手持蒲扇,身着长衫;一人扮土地儿子,头戴草帽,穿着滑稽,无一定规则;另一人扮土地儿媳,旦角装饰,手持彩色方巾和纸扇。以上各种表演形式,均是在“打新春土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相同的是,都要出现各种土地神的形象,唱法也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按其表演内容安排角色,角色多少不定,唱的内容也各有不同。......
2025-09-29
二人转是中国东北的一个流派,是当地民间歌舞。它通常由两个人表演,一个男演员和一个女演员,两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二人转非常受欢迎,因其幽默的对话和对人物的刻画,使其超过了旧的舞蹈和歌曲。
近些年由二人转走出的演员和它风趣、淳朴的表演风格正以“戏剧小品”的形式活跃在全国的电视晚会及文艺舞台上,其中许多优秀演员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
1.四功一绝
“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以“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度动作。
2.表演形式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
(1)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https://www.chuimin.cn)
(2)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
(3)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3.扮装种类
传统二人转的旦角装束分为两种正装和月装。正装即戏曲装,旦角需要在额前贴片子,还需要挂顶花和偏凤,后面要带线尾子等,有些还需要在戏服上加水袖,如“穆桂英”装即仙姑头。不需要戴顶花,而是戴假发套,后面可以用模仿真发的假发套,例如胡玉娘。
二人转下装的化妆分为三种,即小生装、丑装、武生装。
相关文章
《打土地》由三人表演,其中一人扮土地神,戴土地神面具,左手持手杖,右手持蒲扇,身着长衫;一人扮土地儿子,头戴草帽,穿着滑稽,无一定规则;另一人扮土地儿媳,旦角装饰,手持彩色方巾和纸扇。以上各种表演形式,均是在“打新春土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相同的是,都要出现各种土地神的形象,唱法也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按其表演内容安排角色,角色多少不定,唱的内容也各有不同。......
2025-09-29
单支曲表演的孟姜女题材内容,与“送寒衣”民俗有关。“孟姜女送寒衣的情节,当是唐代新发展,即在时代流行的捣衣、送衣主题之上,让孟姜女作了曲中主人。”笔者在上海图书馆古籍室搜集到一则“孟姜女宝卷”的说唱文本,以“孟姜女过关唱歌”为主题,流传在江苏扬州一带地区,时间大约在清末至民国初年之间,至今在民间仍有此类演唱流传,可作为这类单曲类的代表作品。另一支单曲表演,是香火戏中保存的孟姜女说唱。......
2025-09-29
或许正源于这种非常便利的舞台形式和便于操纵的杖头木偶,杖头木偶戏也成为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类偶戏形式。随着杖头木偶戏班规模的增大,民间演出杖头木偶也会使用形制较小的人戏舞台。杖头木偶戏表演湖南杖头木偶的传统舞台比较讲究,通常用三十六根竹、木质地的棍搭成八尺宽、九尺高、七尺深的台架。......
2025-09-29
崔 琦 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华曲艺学会理事、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曲艺团演员。创作并发表相声、快板、单弦、小品、杂文等600余篇,多篇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曲艺是一种表演形式,跟戏曲的区别在哪儿呢?这就是戏剧和曲艺不同的地方。里面就提到了许多关于相声的表演方法。......
2025-09-30
“安顺唱书”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闲暇时用方音朗诵散流在当地的唱本自娱,不时吸引一些人围坐聆听,逐渐形成一种能唱者捧书照本宣科,爱听者趋附聆听的十分随意的演唱方式”外,还有一种主要的“地戏式”演唱方式。而“安顺唱书”的文本和表演形式中则体现出一种复杂的“历史社会记忆”之“遗存”。......
2025-09-29
并联式分配结构是从电缆入户端开始,不论房间的近或远,每间屋均布一根同轴电缆,这样虽然增加一些同轴电缆,但由于每一个用户终端盒互不影响,而且可根据房间的近远合理分配每个用户终端盒的信号电平,保证每间房屋的有线电视信号电平基本一致。布线时有两点必须要牢记,一是有线电视信号经过同轴电缆、分支器或分配器均会有衰减。......
2025-09-30
关索戏为云南傩戏的特色剧种之一。演唱关索戏只在每年春节期间,一般大年初一在本村祭典活动,正月初二开始到阳宗坝子巡回演出,至正月初五,最长演到元宵节。关索戏没有专门的戏班子,只是农民业余演出。关索戏中二十个角色中有两位女性,即鲍三娘和百花公主,均由男性装扮。关索戏只在白天演出,夜晚不演,而且要每天太阳落山前全部演完并且把面具送回寺里神坛上。关索戏多为武戏,无专业班社,艺人父子相传,一成不变。......
2025-09-29
可知阳戏属还愿傩戏类型,其中以酉阳阳戏较具代表性。酉阳阳戏流传在四川东南部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土家族和圭家族苗族自治县及其邻县涪陵、丰都、武隆、忠县、万县、垫江等地。因阳戏表演时艺人戴面具扮饰人物和不停跳打动作,故又称“鬼脸子戏”、“跳戏”。......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