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运动竞赛计划的制定实用

运动竞赛计划的制定实用

【摘要】:比赛时间是制订竞赛计划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综合平衡使各种比例关系协调统一,可有效提高竞赛计划的整体性。

(一)运动竞赛计划的制订程序

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各层次运动竞赛计划必须自上而下地制订。最高层次的全国体育运动竞赛计划,由国家体育总局有关业务部门和各单项运动协会根据我国体育运动发展方针、竞赛制度和国际比赛活动的规律,以及国内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制订,经全国体育工作会议讨论确定后颁布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乃至各地(市)、县体委及各级单项运动协会,则根据上一级竞赛计划,并结合本地区本项目的实际需要,逐级制订本地区的运动竞赛计划并组织实施。这样才能保证各级竞赛活动紧密衔接,更好地协调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使整个竞赛系统具有统一性和计划性。

(二)运动竞赛计划的制订步骤

1.收集信息

对运动竞赛系统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以便科学地确定竞赛目标与任务。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1)国家在计划期提出的体育战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

(2)上级竞赛活动的有关安排;

(3)运动训练的实际需要,包括运动训练水平、人才状况及发展规划等;

(4)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各方面实际需要,如促进有关项目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群众对有关项目竞赛表演的观赏需求,以及社会各部门、单位、企业等对有关运动项目竞赛的需求等;

(5)国家、地方、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财政力量;

(6)国家和地方的运动设施、场地器材和有关生活设施的建设情况;

(7)相关项目裁判员的水平与数量;

(8)竞赛管理干部的数量和水平等。(www.chuimin.cn)

2.明确运动竞赛的目标

制定运动竞赛目标,要以全国体育运动竞赛的总体部署及各项体育方针、政策为依据,并使运动竞赛目标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一般来说,我国运动竞赛系统各层次的目标主要包括:促进运动技术水平提高,检查训练效果;选拔、组织参加上一层次比赛的队伍;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等几个方面。

3.拟订竞赛安排的具体方案

运动竞赛目标确立之后,就应着手拟订每项竞赛的具体方案,使竞赛目标落到实处。竞赛的具体方案,主要从比赛形式、比赛时间、比赛地点和承办单位,以及比赛规模等方面加以考虑:

(1)确定比赛形式。运动竞赛种类很多,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确定适宜的竞赛形式。竞赛形式的确定,一般要综合考虑组织竞赛的任务、竞赛范围、参赛者的年龄和竞赛项目数量等。

(2)确定比赛时间。比赛时间是制订竞赛计划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赛时间的确定,主要应考虑上一级竞赛活动的日程、比赛的传统时间、比赛地的气象规律、各类竞赛所需时间及节假日因素等。

(3)确定比赛地点和承办单位。各类比赛举办地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运动竞赛的效果,应当缜密考虑安排。选择比赛地点时,应考虑场地设施与交通、接待等条件,以及举办地群众的项目兴趣倾向和欣赏水平。此外,还要注意优先安排该项目的重点布局地区,考虑到举办地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是为准备参加重大比赛而组织的低一层次比赛,还应力图使比赛地与未来重大比赛地点的环境、气候、时差等各方面条件相适应。

(4)比赛规模的控制。为了提高竞赛效益,应对竞赛规模进行控制。控制比赛规模,应以确保完成比赛任务为前提,严格控制参赛资格和人数,特别要重点控制比赛工作人员的数量。此外,还要注意妥善掌握接待规格和安排比赛礼仪,力求庄重、简朴。

4.综合平衡,确定方案

综合平衡是运动竞赛计划制定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竞赛计划科学性的必要程序。通过综合平衡使各种比例关系协调统一,可有效提高竞赛计划的整体性。

运动竞赛计划综合平衡主要包括竞赛规模与国家(地方)经济及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平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竞赛比例的协调平衡;竞技体育各类项目竞赛、重点与非重点项目竞赛比例的协调平衡;成人与青少年竞赛比例的协调平衡;国际、国内(各级)竞赛衔接的协调平衡;竞赛经费,参加人数,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协调平衡;竞赛安排的指导思想与计划具体体现的协调平衡,以及竞赛类别、形式的协调平衡等。经过综合平衡后所确定的较为合理的竞赛组织方案,也就是正式的运动竞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