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岗位应聘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岗位说明书准备佐证材料。递交书面申请后及时询问确认面试时间。课堂活动走进儿童福利院,我们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一、活动目标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关注儿童,传递爱心,培养社会责任感。......
2023-11-17
(一)勤工助学的概念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
学校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并为学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学机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优先考虑。
(二)勤工助学的意义
1.勤工助学实现了“济困”的功能
目前,大学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由支配的,勤工助学能够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展示其价值,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报酬;同时勤工助学能帮助贫困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已成为学校实现“济困”的重要手段。
2.勤工助学锻炼了当代学生的思想品格
当下,“90后”“00后”大学生普遍害怕吃苦,缺乏服务精神和团队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因此,通过勤工助学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艰辛,懂得什么是责任和担当,明白什么是感恩和奉献,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形成劳动光荣的观念,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团队中学会面对激烈的竞争,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培养危机意识。同时,在长期的勤工助学实践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劳动意识和职业道德,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以后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3.勤工助学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通过勤工助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及内省能力可得到进一步提高。从校内岗位到校外岗位,从懵懂跟从到独立选择,从忐忑上岗到独当一面,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明显提升;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规则,调整自己的预期,改进自身不足,契合社会需求,团队意识、自律能力、心理素质明显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提高。另外,通过勤工助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也得到了增强。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边学习边实践,不仅可以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扎实与稳健,同时还可以从专业出发去扩展专业相应的特长,增强个人能力。
4.勤工助学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勤工助学引导带动学生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职员,从兼职到就业创业,开阔了视野。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经过长期实践已趋于理性,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身边的各种资源,寻求资源的更佳配置,谋求更大的发展。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容易迸发出创新想法和创业激情,结合团队管理、项目运作、人际管理、目标管理等,进入一个融会贯通、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所想所为的新境界,创新创业能力大大提升。(www.chuimin.cn)
5.勤工助学促进了学生就业
勤工助学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全方位提升,帮助他们储备优质就业和自主创业所需要的身心素质和技能。
(三)勤工助学的政策要求
1.活动管理
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向学校提出勤工助学的申请,接受必要的勤工助学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再由学校统一安排到校内或校外的岗位上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校不得安排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以及超过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健康的劳动。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学校同意,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
2.时间安排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不应当影响学业,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
3.劳动报酬
学生参加校内固定岗位的勤工助学,其劳动报酬由学校按月计算。每月40个工时的酬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适当上下浮动。学生参加校内临时岗位的勤工助学,其劳动报酬由学校按小时计算。每小时酬金原则上不低于8元人民币。学生参加校外勤工助学的酬金标准不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具体数额由用人单位、学校与学生协商确定,并写进聘用协议。
4.权益保护
学生在开始勤工助学活动前应当与有关单位签订协议,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学生在进行校内勤工助学前,应当与学校的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服务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学生在进行校外勤工助学前,应当与代表学校的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服务组织、用人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三方协议书。协议书应当明确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及争议解决方法。
有关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的文章
勤工助学岗位应聘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根据岗位说明书准备佐证材料。递交书面申请后及时询问确认面试时间。课堂活动走进儿童福利院,我们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一、活动目标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关注儿童,传递爱心,培养社会责任感。......
2023-11-17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现代化,党和国家对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经历了以下3个时期。198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对劳动教育考核有明确标准和要求的教育文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层面首次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我国的劳动教育步入了“快车道”。......
2023-11-17
(二)劳动的分类按照劳动的复杂程度,我们可以把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两大类。体力劳动是指以人体肌肉与骨骼的劳动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的劳动为辅的人类劳动。一般的人类劳动由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与生理性劳动按照不同的比例关系组合而成。......
2023-11-17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出后,各国普遍重视并积极实践。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其实就是终身学习。(二)终身学习的特点1.终身性终身性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只有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才能终身就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现代劳动力市场的一条基本规律。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个体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1-17
助学中心本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精神,以资助经济困难生、帮助学生自立自强为目的,设立了一系列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体现了国家和学校对学生的深切关怀。为了使学生对各岗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方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学岗位,对校内勤工助学固定岗位介绍如下。同时负责协助各勤工助学小组的日常考核、督促和申报工时等工作。......
2023-11-17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法规,教育部、人事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连续出台了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许多传统行业在短期内受到一定冲击,加速了行业的新陈代谢,导致一定时期内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供需结构性矛盾较突出。......
2023-08-24
他最骄傲的,是自高考结束通过勤工助学,独立承担了自己所有学费。随着国家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勤工助学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时而又满意地就业或更好地创新创业。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勤工助学行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自己未来走向社会奠定一定基础。......
2023-11-17
陶行知把劳动教育视为“在劳力上劳心”的实践活动。该定义从以下几方面明确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必须成为与德智体美并行的教育。劳动教育特质的时代化。劳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劳动教育的实施要科学规划,做好设计,依据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