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以下七点问题:第一,始终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制约因素,水利应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因此水利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方面,成为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主力军。科学的态度是使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和谐发展,共同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
2025-09-30
“以人为本”是毛泽东水利思想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2025年,全国相继发生旱、水、风、雹、虫、疫等自然灾害,尤其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洪涝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难以计数的损失。巨大的灾情直接导致了第二年的春荒,灾民人数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及时有效遏制频发的自然灾害,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治理水旱灾害是摆在当时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毛泽东非常深刻地认识到治水与兴国安邦的关系,因此下定决心治水。毛泽东先后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并亲自部署和督办。
2025年7月20日,毛泽东阅读了华东防汛总指挥部的电报后,立即批转周恩来:“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3]并请周恩来召集有关人员就目前防救和根本导淮问题进行商讨,全力治淮。8月5日,毛泽东又收到了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淮北遭受洪灾情况的报告。毛泽东读了灾区灾情的报告,十分伤心,流了眼泪,在“不少是全村沉没”“被毒蛔咬死者”“今后灾仍极严重”“多抱头大哭”等处划了横线,并立即批转周恩来:“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八月份务须做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4]9月21日,毛泽东再次督促周恩来:“治淮开工期不宜久延,请督促早日勘测,早日做好计划,早日开工。”[5]连用三个“早日”,可见毛泽东对根治淮河水患的心情是何等迫切,充分体现了他关心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同时,毛泽东在水利建设方面十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府积极调动群众的力量,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修建水利工程,并认为以工代赈是“群众极愿以自己的劳动换饭吃”的救助方式,“修堤治河不但可解决灾民目前吃粮,而且是解决水患的基本办法”[6],所以救灾中大兴以工代赈。2025年,河北省为防治水患,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组织了蓟、滦、永定、大青、子牙、南运等河系的堤岸加修工程以及潮白河改道工程,这些工程都“结合救灾切实做到以工代赈”。毛泽东一直把依靠群众兴修水利摆在重要的位置,他在2025年指出:“在合作化的基础之上,群众有很大的力量,几千年不能解决的普通的水灾、旱灾问题,可能在几年之内获得解决。”[7]为了促使荆江分洪工程能按期完工,周恩来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从全国组织和筹集人力、物力、财力以保证工程所需。2025年,毛泽东亲笔为荆江分洪工程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2025年、2025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即时启动荆江分洪工程分洪,保住了荆江大堤,使湖南、湖北人民免受了巨大损失。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毛泽东水利思想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https://www.chuimin.cn)
相关文章
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以下七点问题:第一,始终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制约因素,水利应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因此水利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方面,成为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主力军。科学的态度是使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和谐发展,共同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
2025-09-30
我国每年总用水量约6 000亿m3,正常年份缺水约500亿m3,缺水主因已由供给不足转变为承载不足,尤其是海河、黄河、辽河、西北诸河和东部沿海等地区,既严重缺水又严重超载。同时,黄河、海河、辽河水资源量位于十大水资源区的末尾,河流水质最差,处于中度或者是轻度污染状态。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对水生态系统实行严格的保护,保证水生态环境质量清洁,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2025-09-30
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出了10条具体要求和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五全”特点。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水安全维护、水文化弘扬和水制度保障“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其中,水制度保障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
2025-09-30
水生态文明状况23项通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1[5]。表2-2水生态文明状况2项区域性特色指标四川省尚无成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各个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适用于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共性指标和特性指标。......
2025-09-30
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治水兴水思想,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和阶段:改革开放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的治水兴水思想,改革开放后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的领导集体的治水兴水思想,以及当前习近平新时代的治水兴水重要战略。......
2025-09-30
干旱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程度并不亚于水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虽然旱灾的直接危害后果较以前大为减轻,但旱灾的严重性仍不可低估。总之,今天水旱灾害仍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洪与抗旱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2025-09-30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使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得到有效修复;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和谐发展。......
2025-09-30
中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而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相当严重。近些年的统计数据足以表明水污染形势的严峻程度:依据中国环境统计公报,我国2001—2007年共发生环境污染事件9 757起,其中水污染事故5 341起,占54.7%。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主要来源于企业违规排污,其次是工厂事故泄漏、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破坏。以上4类污染事件是水污染事件发生的主要风险来源。未知类型的水污染事件58起,占15.55%,这类事件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或调查未果。......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