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研的力量,我与教研共成长

教研的力量,我与教研共成长

【摘要】:教研室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特殊机构。首先,中国教研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参谋,发挥着专业智库的作用。

教研室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特殊机构。教研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中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来自教师又不同于教师。教研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传递、宣讲和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政策、指令和要求;收集、反馈基层学校实施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指令和要求的情况和建议,并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指令、要求和基层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基层学校的课程实施和学科教学进行指导和服务。所以教研员要对教育大背景有敏感和准确的认识,对学科教学走向和改革要有宏观问题的敏感度和微观问题的把握力。

刘月霞在《中国教研的价值与使命》中这样描述教研员:当你看到一些人经常走进各个学校的课堂里,坐在后面听课时,十有八九是教研员;当你看到各个学校的教师们聚在一起研究探讨教学问题时,其中一定有教研员;当你看到教育管理部门进行政策咨询和专业问题研究时,其中肯定有教研员;当国家出台新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教学方案时,各地负责政策转化和具体落地实施的也一定是教研员。

首先,中国教研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参谋,发挥着专业智库的作用。教研机构和教研员会围绕课程规划、课程实施、教学改革、考试评价等专业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工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其次,中国教研部门会围绕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带领骨干教师共同进行专项研究,指导区域内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手段的改革,及时解决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小学校及教师排忧解难。第三,中国一些地区的教研部门还会承担区域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评估任务、区域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任务以及编写地方教材和乡土教材的任务。(www.chuimin.cn)

如果要总结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以及在世界范围的独特经验,我认为,非教研制度和工作体系莫属。在60多年的实践中,中国教研队伍创造了很多经验,包括校本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模式,同时也创造了例如课题研究、示范观摩、课例研修、教学论坛、行动研究等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形式,整体带动了区域范围内教师的专业发展,确保了教育的基本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