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可持续发展与规划理论探究:旅游资源游憩的价值

可持续发展与规划理论探究:旅游资源游憩的价值

【摘要】:[17]简而言之,旅游资源游憩价值主要是指景区通过旅游产品和服务直接满足旅游者游憩需求的货币化福利,主要包括景区直接满足旅游者游憩活动需要的休闲娱乐、美学欣赏等各种功能或效用的价值。本书要评估的旅游资源游憩价值是指现实的游憩价值,而不包括潜在的游憩价值,是景区的整体旅游资源对旅游者这个集体产生的整体游憩价值。

(一)游憩内涵的理论解读

游憩(recreation)的释义是“劳累工作后力量和精神的恢复和振作;获得娱乐和消遣的手段”。[15]将“游憩”对应于“recreation”是源于《雅典宪章》的中译。在《雅典宪章》中,游憩与工作、居住、交通被列为城市四项功能。

在国内旅游学术界,“游憩”被认为与“休闲”一样,也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内涵难以界定清晰的概念。Stockdale提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由“休闲”和“游憩”拼成“休闲游憩”,原因是这两个词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组合在一起时更便于表达学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具体而言,就研究范围视角而言,休闲研究不仅研究活动,而且研究时间和人们对待时间、闲暇活动的态度;游憩研究则主要涉及活动和设施,具有规划的含义。就时间维度视角而言,“游憩”是个缺乏时间维度的概念,“休闲”突出了时间维度。就空间维度视角而言,“休闲”和“游憩”的活动载体不同,“游憩”的活动载体更专业化一些,而“休闲”的活动载体则更多元、更宽泛一些。

一些国外学者认为,游憩指一组特别的可观测的土地利用,或者是一套逐项列出的活动节目单,或指旅游、娱乐、运动、游戏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文化等现象。[16]一些国内学者认为,基于游憩主要特征认为游憩已成为生活必要组成部分,其具备一定道德标准并需借助外在载体,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活动形式多样的、多元共融性的状态、过程和体验。一些国内学者则认为,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的各种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国内学者在其著作或论文中也提出了游憩的概念。尽管上述定义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就本质而言,它们都包含闲暇时间、活动空间、满足自我、休闲活动这四个方面,仅仅在活动范围上观点不一。

综上所述,本书对游憩的概念性界定为:个人在其闲暇时间内,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从事的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合法的户外休闲活动。

(二)旅游资源游憩价值的理论内涵建构

国内外学者对于“游憩价值”的概念界定还未形成一致意见,Liston&Hyes的“游憩价值是指由旅游资源环境提供的,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这一定义在国内外的应用率相对较高。但这一定义没有体现出“游憩”,且在旅游资源游憩价值的评估方面难以具备可操作性,因此本书结合“游憩”与“价值”两方面对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进行再界定。(www.chuimin.cn)

诚然,游憩价值隶属于价值的范畴,其具有价值的基本属性,只是在“价值”前多了“游憩”这个限定条件。既然“价值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事物的客观属性对人产生的效应或作用以及人对其的评价”,那么结合上文界定的“游憩”和“旅游资源”的定义,沿着集成式、综合式的研究思路,笔者对旅游资源游憩价值的概念性定义界定如下:

旅游资源游憩价值就是景区依托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休闲活动而产生的货币化效用。

这个概念性定义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依托旅游资源的景区的存在对旅游者的作用或意义,即供旅游者从事游憩活动;二是旅游者对依托旅游资源的景区的效用的评价,即旅游者认为依托旅游资源的景区在为其提供游憩服务方面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亦即旅游者觉得在依托旅游资源的景区进行游憩活动获得了多少“福利”。[17]简而言之,旅游资源游憩价值主要是指景区通过旅游产品和服务直接满足旅游者游憩需求的货币化福利,主要包括景区直接满足旅游者游憩活动需要的休闲娱乐、美学欣赏等各种功能或效用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资源游憩价值在被获取的同时就被实现了,即旅游资源游憩价值是以有旅游者在该处进行游憩活动来实现的,就那些潜在的旅游者而言,景区只具有潜在的而非现实的旅游资源游憩价值。本书要评估的旅游资源游憩价值是指现实的游憩价值,而不包括潜在的游憩价值,是景区的整体旅游资源对旅游者这个集体产生的整体游憩价值。在作用时期方面,旅游资源游憩价值是现阶段(一般为一年)的景区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的游憩价值现值,而不是过去几年的游憩价值历史值或未来几年的游憩价值未来值。

由于旅游资源大多为国家所有而不能直接买卖旅游资源本体,所以旅游资源属于不具有市场直接交易价格的准公共物品,难以用经济学的市场价格方法来直接衡量其经济价值的大小。但是,随着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国外学者最先引入效用价值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探讨旅游资源与环境带给旅游者的福利,并通过旅游者的偏好程度将这种福利货币化,便能够评估出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而且,随着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估研究的深入,国外学者又陆续提出基于旅游者的旅行成本和消费者剩余或者旅游者的支付意愿评估得出旅游资源游憩价值。因此,借助福利计量理论,用揭示偏好法(如旅行费用法)、陈述偏好法(如条件价值法)能够将可间接在市场上交易的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赋予货币化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