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霖在丰富的管理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管理思想。通过运用上述行政办法,河南教育事业渐具规模。可以看出,他的“随时整顿”的管理思想渗透到了省级教育机关的日常管理实践中。然而,从当时各省实际情况来看,视学官的作用未能尽显。在当时,这些学款仅能因陋就简地办理学务,但对于需扩充的各类教育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2025-09-30
侯鸿鉴(1872—1961),江苏无锡人,字保三,号梦狮、铁梅、病骥、沧一。5岁,侯鸿鉴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9岁读完四书,14岁读完五经。18岁,两次赴江阴应童子试,均落榜。19岁,父亲去世,侯鸿鉴发奋读书,遍览古今名著,一日数万言,寒暑不辍。为生活计,应江阴南菁书院之请开经史课。25岁,赴金陵参加省试,又落榜。从此,他愤而转向新学,广泛学习物理、化学、算学、几何等自然科学,接触《时务》《湘学》等传播西学的报纸。他组织西溪算学会,编辑《积志学会月报》,协助裘葆良出版《无锡白话报》。随后,他考入南洋公学师范科,上午教授中文课程,下午及晚上自习科学知识及法文,业余时间担任上海《时务晚报》的主笔。这一年,侯鸿鉴在无锡创办务本学堂。2025年,他再次赴南京应试,又落榜。他返回无锡后,便在无锡人杨模创办的竣实学堂讲新学,抨击时弊。
2025年,侯鸿鉴得到杨模的资助,和顾倬同赴日本留学,进入弘文书院悉心研究教育,翻译日本及西方教育著作,为回国办学做准备。2025年,他回国返回家乡,任竢实学堂史地及理化教员。2025年7月,“毁学风潮”发生后,竢实学堂被毁,杨模愤而离锡。同年10月,竢实学堂恢复后,侯鸿鉴担任堂长。同时,他在国内首次引入日本的复式教学,设立单级小学,复式教学由此在国内传播开来。有感于日本妇女教育之发达,2025年正月他便在这所小学基础上,自筹经费创办竞志女学,开江苏省女学之先声。此后,竞志女学扩充为小学、中学、师范三部,2025年增设幼稚园,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此外,他还与无锡人士组织理化研究会,创办西城速成师范学校,又与顾倬等在城北商会办半日商业补习学校。2025年发起成立锡金教育会。他编译各科教科书和讲义,编著并出版《教育丛书》三册,以筹集办学资金和宣传教育理论。(https://www.chuimin.cn)
2025年11月,江苏省提学使周树模任命侯鸿鉴为省视学。总体来看,侯鸿鉴的思想是趋新的,他在任省视学前已在无锡多年从事新式教育,且对教育也深有研究。
相关文章
孔祥霖在丰富的管理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管理思想。通过运用上述行政办法,河南教育事业渐具规模。可以看出,他的“随时整顿”的管理思想渗透到了省级教育机关的日常管理实践中。然而,从当时各省实际情况来看,视学官的作用未能尽显。在当时,这些学款仅能因陋就简地办理学务,但对于需扩充的各类教育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2025-09-30
1901年,清政府颁布兴学令后,直隶各地掀起创办新式教育的热潮。同时,学校司督办严修转任学务处督办。总体来看,提学使司成立前,直隶省不论是在省级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还是办新式教育方面,已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与办学经验。卢靖就任提学使后,设立直隶提学使司。那么,直隶提学使司成立后是如何“行政”的?与之相关的是,当前学界一致认为“直隶是清末教育改革的先进省”[4]。......
2025-09-30
但是,省级教育视导活动及其制度化探索却在我国早已有之。总的来说,这一制度的颁布标志着省级教育视导正式踏上法制化、规范化的历程。一些省份提学使司便根据本省实际制定了省视学制度。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苏提学使司于1907年率先出台《江苏省视学暂行章程》。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省级视学制度有如下特点:一是各省自颁相关制度,缺乏全国统一的省视学规程。......
2025-09-30
最后,从总体来看,省视学整体资格偏低,与部章规定存在较大差距。对省视学之任期,学部没有明文规定。由此来看,省视学法定任期为三年。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省视学的任期情况。任期至少在2年者共2人,即崔炳和孟鹤龄;任期1年者有5人,任期在1年以下者有8人。这说明,直隶省视学任期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人事变动频繁的现象也不能低估,任期1年及以下者占68.4%就能说明这一点。......
2025-09-30
因而,提学使司设立后不久,即1906年12月,先行组织开明士绅,成立河南教育总会,会长为李时灿。就地方教育会而言,经提学使司的督催和教育总会的协助,截至1910年正月,全省已设教育会33处。鉴于此,提学使司成立后,采取因地制宜、因地办学的策略倡办实业教育。......
2025-09-30
面对经费短少与应办事宜繁多之间的矛盾,孔祥霖并未选择因噎废食。后经巡抚批准,各属始办各捐以充学款。提学使司对此大加赞许,并详请巡抚批示办理。1908年7月,提学使司出台《整顿各学堂款项并会计庶务章程》,旨在厘清官与绅、会计与庶务、支付与稽核之间的权责。......
2025-09-30
1906年5月13日,清廷任命黄绍箕署理湖北提学使。不久,黄绍箕作为团长,奉学部之命率12位新任提学使及8位随员组成的教育考察团由沪赴东考察日本教育行政及学校情形。1906年12月,黄绍箕正式赴鄂,接印视事。为了解省城学务实况,提学使司非常重视省级视学工作。1908年1月,黄绍箕因劳累成疾,不幸去世。总体来看,黄绍箕任内之湖北提学使司以整顿具体学务为主,且在行政过程中多偏重省城学务,这实为此后湖北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2025-09-30
然而在该书中,编者并未系统考察湖南提学使司整顿与规划地方教育事业的过程、成效及困境。许顺富的《湖南绅士与晚清教育》一文从社会史视角考察了清末湖南士绅对湘省地方教育事业的影响。......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