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人类安全的影响体现在智能机器人的失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上,因此人类需要避开这样的安全威胁,为人类的未来着想,实行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战争机器人的这些优点被各国所注意到,因此各国争相发展智能战争机器人。而且一旦机器人和人类在战场相遇,导致机器人杀人,智能机器人成为杀人机器人,这对人类的威胁将是巨大的。......
2025-09-30
诺伊斯等人创办的仙童公司,不仅是一个“技术孵化器”,像母鸡一样孵化出集成电路这样前程远大的高新技术,而且还是“硅谷”的一个“人才孵化器”。进入20世纪60年代,仙童公司的成员每年都有一些人脱离“仙童”在“硅谷”另创新的公司,就连诺伊斯和莫尔这两位创始人也在2025年离开仙童而另创了英特尔公司(Intel)。
靠租人家房子和机器起家的英特尔公司,创业不过1年就开始酝酿一项“领导世界新潮流”的研制计划。新的设想是由英特尔公司年轻的博士特德·霍夫提出的。当时他正在为日本的一家公司设计台式计算器的整套电路。计算器与计算机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基本上不能存储程序,程序是由操作员随着操作而输入输出随指令的完成而消失的。霍夫经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设想:采用可编程序通用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把计算器的全部电路集成到一块芯片上,使它成为可以编程序的微型计算机。霍夫的设想得到了双方的支持。英特尔公司组织了研制小组。(https://www.chuimin.cn)
2025年,经过努力,霍夫及其助手们在面积仅0.6英寸×0.8英寸(1英寸=2.54厘米)的硅片上,摆下了2250个晶体管,于2025年制成了一种单片式的中央处理器(CPU),即微处理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板,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即能运算又能存储程序的微处理机。微处理器加上半导体存储器(RAM与ROM)、外围接口(I/O)、时钟发生器及其他部件,就组成了微型计算机。英特尔公司于2025年先后开始生产Intel4004和Intel8008微处理器,以及由他们构成的MCS—4和MCS—8微型计算机。之后许多公司加入微机的开发与研究,原先只生产大型机的IBM公司也开始注意小型机和微型机的开发,并开发了16位微机,进入了微型机的高级时代。以后,美国许多公司和实验室纷纷研制32位微机。英特尔公司2025年10月推出的32位——80386,及其以后的80486、80586、Pentium、PentiumⅡ、PentiumⅢ等系列中央处理单元,给了电脑一颗奔腾的“芯”,以其为芯片制造的微机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微机的主导产品。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对人类安全的影响体现在智能机器人的失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上,因此人类需要避开这样的安全威胁,为人类的未来着想,实行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战争机器人的这些优点被各国所注意到,因此各国争相发展智能战争机器人。而且一旦机器人和人类在战场相遇,导致机器人杀人,智能机器人成为杀人机器人,这对人类的威胁将是巨大的。......
2025-09-30
很多人会适应这种社会关系的改变,对他们来说,充斥于生活各个角落的智能机器是一种严峻的精神威胁,长时间与智能机器交流,他们越来越怀疑自身的存在价值,同时担忧自己未来的生存状况。但是未来人们被排挤出工作体系,人们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依赖智能机器,像做选择这样的事情不是依靠大脑而是依靠机器,人们的大脑也会渐渐变得机械化,失去了创造的动力。如果智能机器成了万物的主宰,那么未来人类将退居次要的位置。......
2025-09-30
人工智能是一项新的技术,现有的工程伦理准则不能很好地处理人工智能面临的问题。(一)维护人工智能权利的伦理准则欠缺2016年,google的智能系统AlphaGo战胜了拥有棋坛“石佛”之称的韩国棋手李世石成为热门的话题。有人认为,AlphaGo战胜李世石,说明人工智能比人类聪明,人工智能支配人类,毁灭人类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这引发了人工智能与人主体地位之争。......
2025-09-30
而且随着隐马尔可夫模型、贝叶斯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等各种模型方法的不断引入,机器学习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在自然语言理解、模式识别等领域成为技术核心。......
2025-09-30
1955年,美国研制成功装在弹道导弹上的晶体管计算机,1956年又生产出用于军用飞机上的机载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的显著特点,首先是所用的晶体管具有优越的性能,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省电、耐用、体积小、重量轻,全面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第二代计算机在体系结构方面的重大进展是实现了多道程序并行处理,改变了过去计算机执行两个不同的任务必须有两个不同的程序状况。我国第一台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于1967年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5000次。......
2025-09-30
基于上文中提到的人工智能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真正需要我们进行深刻思考的就是可能会出现在未来的强人工智能技术,只有会思考的人工智能客体才会大量地涉及哲学层面的问题。以下就是笔者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几点哲学上的思考。但是就人类科技的速度来看,强人工智能技术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而我们应如何发展、如何正确面对它的存在就成了各问题的重中之重。......
2025-09-30
1822年,巴贝奇完成了一台利用多项式数值差分规律进行计算的“差分机”模型。此时,巴贝奇的思想已经转向下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目标。大约在1834年,巴贝奇完成了分析机的设计。差分机制造半途而废以后,英国政府撤销了对巴贝奇发明活动的财政支持,巴贝奇只能用自己的家产支持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巴贝奇为数不多的知音中,有一位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艾达。当时巴贝奇称之为“堆栈”或“仓库”;运算装置。......
2025-09-30
此时旅居美国的图灵回到自己的祖国,在英国外交部通信部门工作,做战时公务员,主要负责破译密码的研究工作。战后,图灵被授予帝国勋章。至于图灵如何破译“谜”的,由于英国政府严格的保密法令,一直没有公之于世。这就是电脑史上与“冯·诺依曼机”齐名的“图灵机”。图灵的这一思想实际上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冯·诺依曼后来一再强调,他的“存储程序”思想主要来自图灵。......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