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福寺占据着整个开化坊的南半部。关于开化坊荐福寺的组成,文献中有一些记载。惭将多误曲,今日献周郎。寺院由诸多不同的院落构成,每个院落又建有殿堂、廊庑等建筑,一些建筑上还绘制有壁画。可知荐福寺内有净土院、菩提院、律院、西南院等院落,还有武则天亲书的飞白体寺额和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张璪和毕宏绘制的壁画。可知寺内有中宗敕立的翻经院,此即义净荐福寺译场。......
2023-11-08
北宋《长安志》等文献记载,塔院(荐福寺浮图院)建于荐福寺南部的安仁坊西北隅,院门北开,正与寺门隔街相对。根据考古实测,安仁坊东西562 米,南北544 米。近年考古发掘和勘探又发现:唐代安仁坊西北角的坊墙遗迹在今小雁塔西北的友谊西路南侧、朱雀路东侧;安仁坊的横街遗迹在小雁塔南部的今清代荐福寺大殿与慈氏阁之间。结合这些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推测唐代荐福寺塔院东西约280 米,南北约270 米,小雁塔位于安仁坊西北隅塔院的南北中轴线上(图七)。
图七 唐代大荐福寺、荐福寺浮图院及所处里坊在现代西安位置示意图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制图)
根据西安文物考古地理信息系统测量,清代荐福寺的东院墙大致位于安仁坊的南北中线一带,可知唐代荐福寺塔院与清代荐福寺的北部、中部的范围基本相同。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布局为前塔后殿,以塔为主体,这种格局是唐以前寺院的主要布局形式。已发掘的位于唐长安城新昌坊的青龙寺塔院遗址的早期遗存即是如此。[47]唐初建寺以殿为主,塔则降为次要地位的做法已经成型。例如慈恩寺塔建于西院,荐福寺塔建于别院,对于寺院而言,塔院成为附属建筑。
近年的研究推测,唐代荐福寺浮图院内部是以荐福寺塔为中心的塔院式布局,北门应是荐福寺塔塔院的主门,在塔院的四周可能有回廊(图八)。[48]从唐代刘得仁《慈恩寺塔下避暑》“古松凌巨塔,修竹映空廊”[49]诗句,可知大雁塔原有周围回廊。[50]据考古发掘实测,隋唐长安青龙寺塔院晚期的回廊遗址周长440 米,回廊所围成的塔院,南北长132 米,东西宽98 米,形成一座十分规整的长方形伽蓝院落。[51]这些同时期长安城内其他寺塔布局相关记载和考古发现,也是判断唐代荐福寺塔院布局的重要参考。(www.chuimin.cn)
2010 年元月,在小雁塔北部约40 米处的小广场地面大约1 米之下,发现了一条南北向的唐代道路遗迹,其东西宽约2.10 米,南北勘探长度在30米以上。该道路为一土路,有因常年踩踏而形成的路面,大致位于唐代荐福寺塔院的南北中轴线上。结合《长安志》浮图院“院门北开,正与寺门隔街相对”的记载,推断这条土路是当时荐福寺浮图院与大荐福寺往来的主要道路。
图八 唐代荐福寺浮图院推测复原平面图
(王龙飞:《唐荐福寺浮屠院布局初探》,《建筑与文化》2018 年第7 期)
从环境面貌来看,小雁塔的地势优越,基台宽阔,塔身高大,塔院周环,是规模宏伟的唐代长安城中一处重要景观建筑。1962 年整修前实测时,不计已不存的塔刹和顶部两层的残损,塔高45.85 米,西临长安城南北轴线——朱雀大街,耸立于“九四”高坡上的“凡一十五级,高三百尺”的巍峨塔身,使小雁塔在长安城中的立体效果更为突出,成为当时长安城内重要的景观建筑。难怪唐代诗人徐夤《忆荐福寺南院》有“忆昔长安落第春,佛宫南院独游频”[52]之语。透过唐人“高塔六街无不见,塔边名出只吾师”[53]“平地塔千尺,半空灯一笼”[54]的诗句,可以想见当年长安城中荐福寺塔高耸天际的景象。
有关1965年西安小雁塔整修工程报告的文章
荐福寺占据着整个开化坊的南半部。关于开化坊荐福寺的组成,文献中有一些记载。惭将多误曲,今日献周郎。寺院由诸多不同的院落构成,每个院落又建有殿堂、廊庑等建筑,一些建筑上还绘制有壁画。可知荐福寺内有净土院、菩提院、律院、西南院等院落,还有武则天亲书的飞白体寺额和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张璪和毕宏绘制的壁画。可知寺内有中宗敕立的翻经院,此即义净荐福寺译场。......
2023-11-08
文物保护标志方面,2013 年在小雁塔遗产核心区、缓冲区四周埋设了遗产界桩,2014 年申遗成功后院内设置世界文化遗产标识。2018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小雁塔北门前方、原西安市人民政府所立的青石保护标志碑一侧,新立汉白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保护标志碑。5 月,国家文物局给陕西省文物局复函,原则同意小雁塔保护规划。......
2023-11-08
1961 年3 月4 日,国务院发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其中第四条规定:“文化部应当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分批报国务院核定公布,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日,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64,属于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类,[11]由此开始了小雁塔修缮和保护工作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时期。......
2023-11-08
1961 年小雁塔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的维修又提上日程。在草拟方案时,遵照古建筑修缮原则,在保护建筑的原来形制、原来结构、原来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方面都特别注意。文化部特别指定由中国古代建筑的泰斗梁思成先生拍板定案。小雁塔的加固维修严格遵照了古建修复原则,成功地使历经一千三百多年风雨剥蚀、多次地震损坏后岌岌可危的千年古塔继续巍然屹立,且“老当益壮”,特别是能......
2023-11-08
2014 年慈氏阁修缮工程是小雁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最大的一次古建修缮工程。这一时期对小雁塔遗产区环境进行了两次较大的环境整治,改善和提升了小雁塔周边的面貌。这次整合使得清代荐福寺范围的大部分及其西侧的唐代朱雀大街遗迹划入小雁塔的开放景区,遗产周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023-11-08
荐福寺是奉敕以英王府改建,所需资费和人力皆由官府供给支持。但是二十多年后的景龙年间,另辟荐福寺浮图院修建荐福寺塔用的则是宫人募集之钱。又据政和六年《大荐福寺重修塔记》碑载,“实景龙中宫人率钱造立”。其中,宫人规模庞大且身份复杂,主要由宫官、女师、乳母、宫尼女冠、掖庭、教坊宫人等构成。荐福寺塔实际上是景龙年间利用宫人募捐之钱建造。在此背景下,宫人率钱营塔祈福,荐福寺成为不二首选。......
2023-11-08
小雁塔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过程中,遗产地管理规划、系统化监测和预防性保护、科研合作是较为重要的举措。2014 年小雁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遗产地的游客量明显提高,每年均保持在100 万以上。(三)科研合作科研是各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推动力。......
2023-11-08
据北宋《长安志》“大荐福寺”原注:文明元年,高宗崩后百日,立为献福寺,度僧二百人以实之。[5]又据《唐会要》卷四八记载:文明元年三月十二日,敕为高宗立为献福寺。二月,太后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立豫王李旦为皇帝,即唐睿宗,改元文明。据文献记载,荐福寺为“高宗崩后百日”所立,而有学者认为“超过了百日”。......
2023-11-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