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 年3 月4 日,国务院发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其中第四条规定:“文化部应当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分批报国务院核定公布,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日,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64,属于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类,[11]由此开始了小雁塔修缮和保护工作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时期。...
2023-11-08 理论教育
1961 年3 月4 日,国务院发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其中第四条规定:“文化部应当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分批报国务院核定公布,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日,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64,属于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类,[11]由此开始了小雁塔修缮和保护工作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时期。...
2023-11-08 理论教育
2014 年慈氏阁修缮工程是小雁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最大的一次古建修缮工程。这一时期对小雁塔遗产区环境进行了两次较大的环境整治,改善和提升了小雁塔周边的面貌。这次整合使得清代荐福寺范围的大部分及其西侧的唐代朱雀大街遗迹划入小雁塔的开放景区,遗产周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023-11-08 理论教育
1961 年小雁塔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的维修又提上日程。在草拟方案时,遵照古建筑修缮原则,在保护建筑的原来形制、原来结构、原来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方面都特别注意。文化部特别指定由中国古代建筑的泰斗梁思成先生拍板定案。小雁塔的加固维修严格遵照了古建修复原则,成功地使历经一千三百多年风雨剥蚀、多次地震损坏后岌岌可危的千年古塔继续巍然屹立,且“老当益壮”,特别是能...
2023-11-08 理论教育
综上,小雁塔是唐代景龙年间荐福寺浮图院所立的佛塔,原名荐福寺浮图,或称荐福寺塔,明清以来俗称小雁塔。但这只是佛教典故的使用,而并非小雁塔的正式得名。唐代大、小雁塔建立之初,其名分别为“慈恩寺塔”“荐福寺塔”。推测在上述历史环境下,因西安南郊有两座雁塔,为便于区别,遂有大、小雁塔之称。这些证据说明,小雁塔之名是大约明代以后出现的对荐福寺塔的俗称。...
2023-11-08 理论教育
荐福寺是奉敕以英王府改建,所需资费和人力皆由官府供给支持。但是二十多年后的景龙年间,另辟荐福寺浮图院修建荐福寺塔用的则是宫人募集之钱。又据政和六年《大荐福寺重修塔记》碑载,“实景龙中宫人率钱造立”。其中,宫人规模庞大且身份复杂,主要由宫官、女师、乳母、宫尼女冠、掖庭、教坊宫人等构成。荐福寺塔实际上是景龙年间利用宫人募捐之钱建造。在此背景下,宫人率钱营塔祈福,荐福寺成为不二首选。...
2023-11-08 理论教育
荐福寺塔是唐代密檐式高层砖砌佛塔建筑的重要代表,但其在唐代本是荐福寺安奉佛舍利的宝塔。相传公元前486 年,佛祖释迦牟尼在印度拘尸城涅槃后,附近八个国家的国王各自分得一份遗骨舍利,建塔供养。一般认为建立小雁塔是为了贮藏义净西行带回的佛经佛像,实际上,它也是安奉佛舍利的宝塔。瘗埋舍利的佛塔形式传入中国后,吸收了中原陵墓制度的一些做法,而有所变化。...
2023-11-08 理论教育
文物保护标志方面,2013 年在小雁塔遗产核心区、缓冲区四周埋设了遗产界桩,2014 年申遗成功后院内设置世界文化遗产标识。2018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小雁塔北门前方、原西安市人民政府所立的青石保护标志碑一侧,新立汉白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保护标志碑。5 月,国家文物局给陕西省文物局复函,原则同意小雁塔保护规划。...
2023-11-08 理论教育
近年的研究推测,唐代荐福寺浮图院内部是以荐福寺塔为中心的塔院式布局,北门应是荐福寺塔塔院的主门,在塔院的四周可能有回廊(图八)。[51]这些同时期长安城内其他寺塔布局相关记载和考古发现,也是判断唐代荐福寺塔院布局的重要参考。图八唐代荐福寺浮图院推测复原平面图从环境面貌来看,小雁塔的地势优越,基台宽阔,塔身高大,塔院周环,是规模宏伟的唐代长安城中一处重要景观建筑。...
2023-11-08 理论教育
明初荐福寺基本还是保留着宋代以来以塔院为寺院的格局。明代荐福寺最重要的一次重建是正统年间由番僧勺思吉主持,在原塔院基础上扩建寺院,基本奠定了今天荐福寺的布局。通过重建,荐福寺规模扩大,殿宇森严、金碧辉煌,古刹重兴。明末,在荐福寺小雁塔的北部增建“地藏禅院”,禅院以地藏殿为正殿,白衣阁是地藏禅院南门。...
2023-11-08 理论教育
1979 年7 月,正式组建西安市小雁塔保管所,具体负责小雁塔文物保护管理工作。1980 年后,小雁塔保管所建立了完善的国保单位文物记录档案。(三)文物展示与利用小雁塔对外开放后,为配合旅游参观,开展了陈列展览和宣教接待工作。此后,跨年敲钟祈福成为小雁塔一项富有传统特色的节庆活动。1980 年,小雁塔正式开放的当年,游客量达3 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达9000 多人。...
2023-11-08 理论教育
清代康熙九年至三十一年间,化主僧心奥在主持重修荐福寺寺院的同时,还对小雁塔进行了补修。[15]一般认为小雁塔底层的包砖是明代维修时所形成,但结合上述《补修荐福宝塔碑记》的记载来分析,我们推测应是清康熙年间补修宝塔时所包砌。对照1906年小雁塔基座北面的照片,并无维修的迹象。光绪三十二年,日本建筑史家关野贞考察荐福寺小雁塔,留下了晚清小雁塔的记录和图像。...
2023-11-08 理论教育
小雁塔经北宋时修缮,损弊皆复,后寺僧得以小雁塔所在的原塔院延续为荐福寺。五代、北宋、金仍称京兆府城,元先后称安西路城、奉元路城。唐代荐福寺的寺院、塔院在经历了唐末、五代战乱后,到北宋时,仍然都保存下来,只是更名而已。这是小雁塔历经唐末、五代、北宋、金、元至明宣德时“宝塔见存”[4]、游人不绝的证据。塔身上二、四、五、七等层北宋时游人砖刻题记则说明当时小雁塔的楼板、楼梯是完好的。...
2023-11-08 理论教育
由于开化坊、安仁坊皆位于皇城之南,本来仅开东西二门,但据北宋《长安志》卷七载,荐福寺寺院与浮图院沿第七横街开门,隔街南北相对。图五大雁塔、小雁塔在唐长安城位置示意图从地形上来看,隋唐长安城选址在渭河南岸的龙首原南麓和秦岭北麓之间,城内有西南、东北走向的六条岗阜,当时称为“六坡”(图六)。冈原之间多有低洼地带,开化坊荐福寺东院的放生池,则是在三、四冈原之间低洼地带形成的湖泊。...
2023-11-08 理论教育
明代成化末年和嘉靖三十四年等多次地震中,小雁塔塔顶坠毁,塔身开裂,但塔危而不圮,民间由此产生“雁塔神合”的说法。“雁塔神合”的传说最早见于明嘉靖三十年,即农历辛亥的王鹤题记。但碑文关于小雁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的说法不足为信。后两次地震均小于4 级,其影响似乎不足以撼动小雁塔使之“神合”。...
2023-11-08 理论教育
民国时期,荐福寺寺院已被侵占,“殿宇房舍悉为军用,佛像毁灭”。至6 月,战况愈演愈烈,陕军驻守的荐福寺据点竟三失三得,成为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当时人们将胡的司令部习称为小雁塔,胡的办公室就在小雁塔院内慈氏阁一带,藏经楼是“高参室”,大雄宝殿是大礼堂,四合院为“交际处”。[21]新中国成立后荐福寺佛像已“毁灭殆尽”,仅在小雁塔底层中心有一残损的佛像,小雁塔地宫内填满了民国时的生活垃圾。...
2023-11-08 理论教育
小雁塔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过程中,遗产地管理规划、系统化监测和预防性保护、科研合作是较为重要的举措。2014 年小雁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遗产地的游客量明显提高,每年均保持在100 万以上。(三)科研合作科研是各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推动力。...
2023-11-08 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