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倒立运动健身法:祛病、增血流量

倒立运动健身法:祛病、增血流量

【摘要】:一般来说,倒立对大多数慢性病都有好处,有健身祛病的作用。人体若长时间的直立或从事各种运动后,脑部的血流量会相对减少,从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缺血。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短时间的倒立,则可以迅速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消除大脑疲劳,因此,倒立是一种特殊的健身和休息方式。有关专家临床经验证明,身体倒立运动对神经衰弱、精神紧张等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经常倒立,会使体形更健美。3.双手倒立健身法。

倒立就是头朝下、脚朝上的直立,与我们头上脚下的姿势相反。生理学家认为,经常直立者易患内脏下垂、痔疮、直肠淤血、脑供血不足等疾病,也常发生脚肿、腰酸背痛等现象。倒立能使处于紧张状态的肌群和韧带得到充分放松,消除脑力疲劳,使人心神安定,精神舒畅,对患有神经衰弱的人很有好处。有位科学家指出:“倒立5分钟,其功效相当于睡2小时。”一般来说,倒立对大多数慢性病都有好处,有健身祛病的作用。倒立是目前大热的瑜伽基本姿势,早就被体育界、武术界、医学界所实践和证明有益健康,在美国、印度、日本、英国、瑞典、德国都很流行。

人体若长时间的直立或从事各种运动后,脑部的血流量会相对减少,从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缺血。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思考问题时,由于大脑过分紧张,脑血管会处于持续的收缩状态,因此伏案写作、阅读之后会感到头晕脑涨、耳鸣目眩、脑神经疲劳及视力模糊等现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短时间的倒立,则可以迅速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消除大脑疲劳,因此,倒立是一种特殊的健身和休息方式。

长时间直立会给人类带来多种疾病,如痔疮就是人们长时间站立或坐位,压迫肛门使其血循环不畅通而引起的。直立还容易导致人体胃、肾下垂。直立也是造成脑贫血的原因,为了改善脑部血液供应,就需要加大血压,这样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等疾病,如果大脑长期供血不足,还会引起部分脑细胞坏死而导致痴呆症。

人在倒立时,因为体位发生了变化,身体的肌肉张力立即全反射性地进行新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体位。倒立时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去适应各种反射,有些反射可以使肌肉放松。例如倒立时引起的正翻反射,改变了肌肉张力,使一部分站立时紧张的肌肉放松,从而得到休息。另外,身体倒立时,由于肌肉、骨骼系统之间的反射作用,对内脏和神经系统产生了积极的生理影响,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能,使视觉、听觉、记忆、睡眠等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有关专家临床经验证明,身体倒立运动对神经衰弱、精神紧张等具有较好的疗效。

人在生活中身体大多是直立着的,人的内脏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产生下垂的负重作用。而倒立适应自然规律和人的生理系统运行规律,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和各种条件下的支配传感能力,坚持倒立锻炼可以使大脑和血液循环得到复杂条件下的充分适应,有利于人的智力提高。同时,经常倒立,会使体形更健美。

倒立锻炼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在室内极易开展,除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高度近视、发热等疾病的患者及孕产妇外,男女老少都可以进行。经过较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后,靠墙进行倒立锻炼,就可以达到全身放松的效果。倒立锻炼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www.chuimin.cn)

1.肩肘倒立健身法。锻炼者由直角坐姿开始,前后滚动,收腹、举腿、翻臀,两臂用力撑地,接着向上舒展双腿,与此同时,两手撑于腰部两侧,两肘内夹,成肘、头和肩支撑的倒立姿势,躯干挺直向上成“│”字形,下颏抵胸,腹式呼吸,呼吸须均匀平稳。开始锻炼时,每次可进行15秒钟左右,然后可逐渐增加到2~3分钟。每练1次后,休息半分钟再练。如此重复3~5次。最后两腿落地,坐于后脚跟,上体前屈,额部着地,两臂前伸,全身放松。这种倒立锻炼方法比较容易做,适合于各种年龄的人。

2.头手倒立健身法。锻炼者由蹲姿开始,两手与肩同宽撑地,接着用前额上部在两手前撑地,然后两腿蹬直提臀,成倒立姿势。每次练习15秒钟左右,休息半分钟后再练。可重复练3~9次。此法适宜青少年

3.双手倒立健身法。此法是利用双手着地支撑全身成倒立姿势,难度比头手倒立法要大些。此法适用于能轻松地掌握头手倒立达5分钟以上的青少年。

需要提醒的是,开始练倒立时要请人协助,实在难以完成的不要太勉强,注意手部不要受伤。倒立最好在饭前做,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如前后左右转动几次头颈,做前屈下腰等。初时以每次维持5~10秒钟为宜,动作自如之后,可以逐渐延长时间。由于倒立会致眼内压增高,所以,青光眼、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或视网膜血管病患者不宜进行,以防出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