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职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中职学生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摘要】:中职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由于事先有这样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产生心理负担,限制能力的发挥,结果常常不令人满意。这种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人一样”等。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自卑是人生成功之大敌。自古以来,多少人因自卑而深深苦恼,多少人为寻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寻觅。

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阿德勒认为:人类都有自卑感。当我们年幼的时候,因为看到别人长大而自卑;当我们年长的时候,却因为发现别人比我们更富有而自卑;当我们富有的时候,因为看到别人比我们更年轻力壮而自卑。这样看来,自卑其实是不可怕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卑也是推动一个人不断自我完善的动力。但是,如果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自卑,而不愿进行自我突破的话,那么自卑就是非常有害的。

中职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

1.缺乏成功的经验 成功的经验是直接影响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因素,挫折和失败的体验是导致自卑感形成的重要原因。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的需要、期望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但是新的目标总是以已有目标的实现为基础。如登山,一个人登上1000m的高度就要向2000m进发,如果1000m高度尚未达到,甚至几经挫折,那么这个人首先想到的高度就只能是1000m,或者还会低于1000m。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自己的需要和期望也就变得越高,自信心也就越强大。反之,若一个人几经努力都失败了,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在挫折中难以自拔,形成自卑感。因此,对于自卑的人来说,首先要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状况的“抱负水平”,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不能实现高目标就会经常体验到挫折感。因此中职学生一定要从小事做起,增加成功的经验,特别要确保首次努力的成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www.chuimin.cn)

2.缺乏客观的期望和评价 每个人都喜欢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来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较低,特别是较了解自己的人(如父母、老师)对自己期望和评价过低,就会影响本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对自己的低估。有不少中职学生之所以缺乏自信,有较强的自卑感,往往与父母、老师、社会舆论等的偏见有关。

3.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自信心 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经常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完成它。不同性格的人对自己的估计是不一样的。如性格内向、胆小谨慎的人往往夸大外部困难而低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自己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产生心理负担,限制能力的发挥,结果常常不令人满意。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进一步印证自卑者的消极的自我认识,他们会认为“看,我预计得多准”,这样就使得自卑感成为一种固定的消极自我暗示。这种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4.生理、心理缺陷,窘迫境遇 有的中职学生因为生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如生理残疾、身患疾病、身材矮小或肥胖、相貌丑陋等)而感到自卑;有的中职学生因为心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如智力水平较低、能力较差、性格古怪、脾气暴躁等)感到自卑;还有的中职学生则因为恶劣的生活境遇(如经济贫困、家人职业地位受歧视等)感到自卑。中职学生中后一类自卑表现者比较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