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解决西部县域教师矛盾的艺体教师培养案例

解决西部县域教师矛盾的艺体教师培养案例

【摘要】:实施“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依托“行政+学会+基地”的培训模式,建立教研室、学会、基地学校三方合作互补关系,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共享,填补县区教师无培训基地的空白,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新模式。建立了主动参与、高效开放、满足教师自主性选择学习需要的甘州区音体美教师常态化培训体系,为区域教师培训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范例。

立足区域实情,依据问题导向,甘州区探索“以县为主”的教师培养培训模式,运用“高端引领”“能力提升”“岗位练兵”多种策略的“组合拳”,找到破解西部地区教师结构性矛盾的路径和方法,建立了一套区域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建成了区域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开发了区域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建成了区域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实现了中小学教师区域内培训的新突破。

实施“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依托“行政+学会+基地”的培训模式,建立教研室、学会、基地学校三方合作互补关系,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共享,填补县区教师无培训基地的空白,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新模式。(www.chuimin.cn)

坚持满足农村美育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依托“十百千”青年教师美育素养提升培训,利用3~5年时间,培养学科骨干300名,对35岁以下2000名农村青年教师进行美育素养提升专项培训。参训教师均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实现培训合格教师全部兼职相应学科,所有音体美专业教师“归位”,破解了区域内教师总量达标,但结构不合理、部分学科缺乏专业教师尤其是音体美课程教师资源短缺的结构性矛盾。这种跨学科、自主式、梯次型的培训,完成了短时间内参训者由“一专一能”的单一型教师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的转变。参训教师助力农村艺术教育,指导学生社团活动,丰富了农村学校美育内容,推动了教师的成长,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基地校从师资能力、设施设备、办学品位上均有提升,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建立了主动参与、高效开放、满足教师自主性选择学习需要的甘州区音体美教师常态化培训体系,为区域教师培训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