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目前已有一些教育新技术能够帮助老师开展合作学习。虽然两种算法都能正确判断某个正整数是否为素数,但两者在解题的效率上相差极大,尤其对于大的测试数据而言差异非常明显。基于新技术下的合作学习过程,学生根据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以小组的学习目标来引导和促进学习的互助、合作氛围,以小组的总体成绩来评价每个成员的成果。这些“差异”,一度给课程正常实施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四)平等新技术下的合作学习倡导......
2023-11-03
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运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J.Dewey)。1916年,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批判性地指出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只是让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并且提到了“做中学”理论,认为儿童应当从“经验”中学习[4]。1933年,杜威提出了探究法的模式,为探究学习的正式提出奠定了基础。
1964年,美国教育家、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施瓦布(J.J.Schwab)首先正式使用“探究学习”一词,所以,“探究”的思想虽然早就有,但是通常把施瓦布作为首先提出“探究学习”的人[5]。这时恰逢美国的“教育现代化运动”,许多同时代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对探究学习理论做出了贡献。
表3-1 探究学习的发展历史
(www.chuimin.cn)
探究学习在我国的研究尚处于初始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探究学习相关的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以接受学习为中心的传统的学习与教学方式。199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宗旨就是要进行学习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式。2001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理科各科的课程标准。《标准》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探究活动的具体建议;另一方面,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有关当教学策略遇见新技术的文章
幸运的是,目前已有一些教育新技术能够帮助老师开展合作学习。虽然两种算法都能正确判断某个正整数是否为素数,但两者在解题的效率上相差极大,尤其对于大的测试数据而言差异非常明显。基于新技术下的合作学习过程,学生根据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以小组的学习目标来引导和促进学习的互助、合作氛围,以小组的总体成绩来评价每个成员的成果。这些“差异”,一度给课程正常实施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四)平等新技术下的合作学习倡导......
2023-11-03
一般评估教学资源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生情况与学习环境以及以往该资源使用后的评价等几方面进行考量,而对于新技术教学资源的评估亦如此。表2-1“动画设计”教案节选以“学习任务单”为例,对照流程图,看看这项教学资源的评估与构建。不能说这一稿的“学习任务单”一定是最终稿,教学资源可能因为教学策略调整、学生情况变化、课堂使用反馈等因素而再次修改。......
2023-11-03
探究学习非常注重学习过程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它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知识的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尽可能地像科学家那样,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体验发现知识、再创知识的创新过程。提出怎样的问题,用何种形式提出问题,是让探究学习提升效果的重点。在探究学习中,情景设定十分重要,“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原动力,要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有合适的情景。......
2023-11-03
新媒介下对知识的呈现优势首先在于其能做到的全方位立体空间化,然而新媒介时常只是作为信息环境,未能更有效地作用于人的发展。新技术对于知识呈现最大的优势在于为知识可视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知识可视化呈现的优势具体表现为:知识呈现更加生动。也就是说知识表征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抽象的语言,加速其思维的发生,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如介绍万维网的发展采用图5-4的可视化呈现策略,引发学习者思维的无限拓广。......
2023-11-03
教育领域中影响最大的新兴技术研究与预测报告是《地平线报告》。《地平线报告》每年从七大类主题中选出六种代表性技术来概括技术促进教育的重大趋势。《地平线报告》较为全面综合地将近五年来发展迅速并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技术做了梳理,起到了较为理想的趋势指向作用。......
2023-11-03
由于新技术本身具有时效性,与具体的时代背景相关,因此很难选择一种通用的分类标准对新技术进行分类。但是依据这些维度,依然很难对新技术进行合理的分类。以“人体感官”为标准,目前的绝大部分新技术归属于视觉型媒体和交互型媒体;以“媒体的物理性能”为标准,几乎所有的新技术都归属于计算机类媒体;以“教学媒体发展”为标准,新技术归属于现代教学媒体。如果所有的技术都归属于同一类别,那么分类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2023-1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