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敖昌群:交响序曲《纪念》创作背景及表现

敖昌群:交响序曲《纪念》创作背景及表现

【摘要】:交响序曲《纪念》以参观重庆红岩纪念馆为创作契机,但其内涵表现却超越了题材本身。《纪念》的结构含着呈示—展开—再现的合理框架,却无法纳进任何既在的传统曲式,也很难给予新的命名。终于,铜管乐的齐声呐喊,撕裂黑云,震撼山岳,完成了核心素材的呈示。第一段落是弦乐与铜管乐的冲突和搏斗。很快,铜管乐闪光地蹦跳着,挟起乐队,急速地将音乐推向顶点,利落地结束全曲。

交响序曲《纪念》以参观重庆红岩纪念馆为创作契机,但其内涵表现却超越了题材本身。乐思伸延到对整个民族解放史的回顾、追念,涵盖着对人类历史和现实发展的深切思考。在音流乐韵间揭示出民族解放历史的曲折和艰辛,更有力地张扬了浸含在其中的伟岸人格、崇高气节以及为理想和真理奋斗不息的献身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馈赠。

《纪念》的结构含着呈示—展开—再现的合理框架,却无法纳进任何既在的传统曲式,也很难给予新的命名。我们只能说它大致是由核心音调生发的四个不同情绪部分组成的独特有机体。

第一部分:核心音调的呈示及自然延伸变化。一开始,核心音调就由低音弦乐器奏出,浑厚、庄重、肃穆、深沉——徐徐拉开历史的帷幕。(见例1)

例1

弦乐各声部以复调交织推进,很快形成一个小小浪头。独奏大提琴奏出激动的独白,犹如一位老者,急切地想倾诉满腹沧桑。终于,铜管乐的齐声呐喊,撕裂黑云,震撼山岳,完成了核心素材的呈示。

双簧管和单簧管轮流奏出的冷凝短句,逐步将音乐引向平静。须臾,弦乐奏出以下行音程为主的波形新主题。(见例2)

例2

这是核心音调的自然延伸变化,情绪、性格与呈示段一脉相承。大提琴激动的独白两度咏出,和呈示段交相呼应,将前后串成相近情绪色调的段落。这里,弦乐始终扮演主角,音乐浑厚多思,奠定了整部作品凝重、深沉的基调。

小号和长笛急促的三连音,开始了展开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有三个段落。第一段落是弦乐与铜管乐的冲突和搏斗。起初,弦乐以密集音程惴惴不安地与小号、长笛急促的三连音及圆号逼人的音型对峙、交锋。经过一连串紧张音响的存积,弦乐转到低音区,反复奏出强有力的切分音型和不屈的长音,与铜管乐狂暴的吼叫形成尖锐的对抗。(见例3)

其间,纵横都含着核心材料的影子,使我们窥见核心素材如何似血脉般注入作品的肌体。定音鼓穿插在搏斗中恐怖地敲击,添染了不祥的悲剧意味。(www.chuimin.cn)

在长笛固定音型伴奏下,弦乐奏起减缩的核心素材,此起彼伏,引出赋格段。(见例4)

例4

该主题充满活力,核心材料构成答题,赋格声部不断加进,逐步汇成密集的强大音流,犹如千军万马向着旧世界猛烈冲击。

紧接的雄浑、激情的广板,将音乐推至全曲的高潮——这一部分的第三段落。这部分以复调思维为主,这里出现的和弦叠置式旋律,使听众获得意外的新鲜感和表现力。(见例5)

例5

音乐充盈着巍巍浩然正气,浸透着铮铮铁骨之魂,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闪射出耀眼的光芒,惊天动地。

作品的第二与第三部分之间,是一段长长的过渡。当安魂曲般的缥缈音响传来,人们都虔诚地为升天的忠魂默哀、祝福,音乐一片寂静。当弦乐重新奏起下行音程为主的波形主题时,人们的思绪回到行进的历史之中。乐曲进入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的局部再现。独奏大提琴与乐队交替起伏,人们继续追寻历史并不断地思索、激动、探寻。

最后,是第四部分——尾声。一阵急速沸腾的号角鸣奏的音潮,透出明朗、向上的新气质。此刻,作曲家似乎走出历史,站在了现实的方位上。突然的静伏和大提琴短短的独白,使核心音调贯穿呈现,历史又在心头瞬息闪过。很快,铜管乐闪光地蹦跳着,挟起乐队,急速地将音乐推向顶点,利落地结束全曲。

作品获全国第八届音乐作品(交响音乐)评奖创作奖。

(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