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乐章交响曲》创作于1986年,该作品具有20世纪先锋派的现代作曲技法风格,受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风格的影响,其和声结构、配器织体、构思理念具有高度的严密性、哲理性和开放性,是一部高度抽象的先锋主义和泛调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的作品。《两乐章交响曲》从表面上看是两个乐章,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三个乐章的结构。......
2023-11-03
交响序曲《纪念》以参观重庆红岩纪念馆为创作契机,但其内涵表现却超越了题材本身。乐思伸延到对整个民族解放史的回顾、追念,涵盖着对人类历史和现实发展的深切思考。在音流乐韵间揭示出民族解放历史的曲折和艰辛,更有力地张扬了浸含在其中的伟岸人格、崇高气节以及为理想和真理奋斗不息的献身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馈赠。
《纪念》的结构含着呈示—展开—再现的合理框架,却无法纳进任何既在的传统曲式,也很难给予新的命名。我们只能说它大致是由核心音调生发的四个不同情绪部分组成的独特有机体。
第一部分:核心音调的呈示及自然延伸变化。一开始,核心音调就由低音弦乐器奏出,浑厚、庄重、肃穆、深沉——徐徐拉开历史的帷幕。(见例1)
例1
弦乐各声部以复调交织推进,很快形成一个小小浪头。独奏大提琴奏出激动的独白,犹如一位老者,急切地想倾诉满腹沧桑。终于,铜管乐的齐声呐喊,撕裂黑云,震撼山岳,完成了核心素材的呈示。
双簧管和单簧管轮流奏出的冷凝短句,逐步将音乐引向平静。须臾,弦乐奏出以下行音程为主的波形新主题。(见例2)
例2
这是核心音调的自然延伸变化,情绪、性格与呈示段一脉相承。大提琴激动的独白两度咏出,和呈示段交相呼应,将前后串成相近情绪色调的段落。这里,弦乐始终扮演主角,音乐浑厚多思,奠定了整部作品凝重、深沉的基调。
小号和长笛急促的三连音,开始了展开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有三个段落。第一段落是弦乐与铜管乐的冲突和搏斗。起初,弦乐以密集音程惴惴不安地与小号、长笛急促的三连音及圆号逼人的音型对峙、交锋。经过一连串紧张音响的存积,弦乐转到低音区,反复奏出强有力的切分音型和不屈的长音,与铜管乐狂暴的吼叫形成尖锐的对抗。(见例3)
其间,纵横都含着核心材料的影子,使我们窥见核心素材如何似血脉般注入作品的肌体。定音鼓穿插在搏斗中恐怖地敲击,添染了不祥的悲剧意味。(www.chuimin.cn)
在长笛固定音型伴奏下,弦乐奏起减缩的核心素材,此起彼伏,引出赋格段。(见例4)
例4
该主题充满活力,核心材料构成答题,赋格声部不断加进,逐步汇成密集的强大音流,犹如千军万马向着旧世界猛烈冲击。
紧接的雄浑、激情的广板,将音乐推至全曲的高潮——这一部分的第三段落。这部分以复调思维为主,这里出现的和弦叠置式旋律,使听众获得意外的新鲜感和表现力。(见例5)
例5
音乐充盈着巍巍浩然正气,浸透着铮铮铁骨之魂,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闪射出耀眼的光芒,惊天动地。
作品的第二与第三部分之间,是一段长长的过渡。当安魂曲般的缥缈音响传来,人们都虔诚地为升天的忠魂默哀、祝福,音乐一片寂静。当弦乐重新奏起下行音程为主的波形主题时,人们的思绪回到行进的历史之中。乐曲进入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的局部再现。独奏大提琴与乐队交替起伏,人们继续追寻历史并不断地思索、激动、探寻。
最后,是第四部分——尾声。一阵急速沸腾的号角鸣奏的音潮,透出明朗、向上的新气质。此刻,作曲家似乎走出历史,站在了现实的方位上。突然的静伏和大提琴短短的独白,使核心音调贯穿呈现,历史又在心头瞬息闪过。很快,铜管乐闪光地蹦跳着,挟起乐队,急速地将音乐推向顶点,利落地结束全曲。
作品获全国第八届音乐作品(交响音乐)评奖创作奖。
(文治)
有关当代中国器乐创作研究(上卷)作品评介汇编的文章
《两乐章交响曲》创作于1986年,该作品具有20世纪先锋派的现代作曲技法风格,受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风格的影响,其和声结构、配器织体、构思理念具有高度的严密性、哲理性和开放性,是一部高度抽象的先锋主义和泛调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的作品。《两乐章交响曲》从表面上看是两个乐章,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三个乐章的结构。......
2023-11-03
但音乐表演本身,在较为精确的记谱法出现之前,只能以师徒相授、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承。由此可见,印刷术成为推动音乐传播的第一个里程碑。一切的技术条件,为音乐的传播再次安上了助推器。这只是新的记录手段和传播方式对古老的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变革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音乐的呈现方式、呈现内容也受到巨大的影响。......
2023-07-30
二非理性主义的表现主义在这样一个总标题之下,我们纳入了现代一些最具人本主义倾向的哲学-美学流派。他和叔本华一起摧毁了西方美学的理性主义、科学精神和游戏态度的根基,使东方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在西方审美意识中畅通无阻。冯·哈特曼也是叔本华的信徒,但与尼采相比,他更接近于德国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他试图在自己的美学中找到叔本华和黑格尔之间的中介,但就连他也指责黑格尔的理性主义。......
2023-12-07
当电影的时长有了突破后,必然出现分场景和故事段落上的区分,而不同的场景和故事段落对音乐风格的需求存在差异性。虽然时长只有10多分钟,但《火车大劫案》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西部片,影片分为14段,每一段都是由一个镜头拍摄下来的完整事件中的一部分,不但有“绑架”“救人”“追逐”“枪战”等不同内容的画面,而且还包含一段警察们跳舞娱乐的场景,这往往需要不同风格的音乐。......
2023-07-30
显然,只有跨入到纯音乐阶段,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音乐动画对音乐的表现,恰恰是一种视听双重作用的结果,无论是采用何种形态,都为听觉上的音乐附加了视觉上的注解。此外,从音乐的理解和思维的层面上看,像《幻想曲》这样,对著名的古典曲目进行动画演绎的做法显然比采用即创音乐的难度要大得多,因为在每个人心中,这些曲目的“音乐模式”已经建立,动画中展示的全新视觉传达无疑是对固有思维的挑战。......
2023-07-30
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作于1991年,由天津交响乐团在天津首演。《对花》的主题采用的是河北沧州地区的同名民歌。第三章《黄土悲欢》包括《女娃担水》《夫妻逗趣》《走绛州》《兰花花》四首乐曲。第六章《太行春秋》包括《走西口》《闹元宵》《爬山调》《看秧歌》四首乐曲。该作品在首演时原名为《中国民歌主题二十四首管弦乐曲》,后被列入作曲家《中国风》交响音乐系列的首篇,并因此改名为《炎黄风情》。......
2023-11-03
姚盛昌创作于1993年的这部交响音乐史诗是一部佛教题材的大型作品。第一乐章《菩提树下》以管弦乐队与合唱团表现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炼成佛的事迹。第二乐章《白马东来》歌颂的是天竺高僧竺法兰与摄摩腾乘一匹白马将佛教传入中国的事迹,也表现了中国人民喜迎佛教进入中土的心情。第三乐章《地藏菩萨颂》是对佛教传说中地藏菩萨的形象刻画。......
2023-11-03
在上述视觉运动的基础上,电影学者们又分析了来自于声音体系中的运动,即在摄像机的画框之外,通过声音同样可以产生运动,体现节奏,而音乐恰恰是重要的表现运动的手段之一。......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