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间仙子:江苏盐城湿地珍禽保护区的真实故事

人间仙子:江苏盐城湿地珍禽保护区的真实故事

【摘要】:说起江苏盐城国家级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人们就会想到一首好听的歌,叫《一个真实的故事》。徐秀娟,1964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镇的一个渔民家庭。北风一阵紧过一阵,再有一个寒潮,丹顶鹤都要南飞盐城,到他姑娘所在的保护区过冬了。每每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都会走得远远的,不能面对这样的真实。

说起江苏盐城国家级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人们就会想到一首好听的歌,叫《一个真实的故事》。

其实,这首歌极其简约。舒缓的音乐响起,几句旁白: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简单的几句,告诉人们这样一件事(在这首歌中,丹顶鹤还是白天鹅并不重要),而歌词更为简单: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有来过……

配上风的诉说、白云落泪与丹顶鹤的轻轻飞过……音乐也不是当年的流行风,为什么能感天动地,家喻户晓,甚至风行几十年?

因为真实。

真实才有力量。

那是个过于“向钱看”的年代,还有这么个女孩,为了环保事业,不要金钱,牺牲了生命……如同一枚金币坠落在一个寂静无声的空间中的大理石上,那震撼人心的声响,不仅体现了金币本身的质地,更是的绕梁余音……之后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顶层设计,肯定了这个女孩的奉献。

这个女孩就是徐秀娟。

徐秀娟,1964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镇的一个渔民家庭。徐秀娟的父亲徐铁林是扎龙保护区的管理员,后来承担丹顶鹤人工繁殖与驯养工作。徐秀娟跟着父亲当起了饲养员,勤学苦练,很快成了能手,她饲养的丹顶鹤成活率为100%。

1986年春,应盐城邀请,徐秀娟带着扎龙保护区赠送的三只丹顶鹤蛋,南下到了盐城自然保护区,筹建鹤场,并实现了低纬度下丹顶鹤孵化首次成功。1987年9月16日,为寻找两只飞不回来的白天鹅而溺水身亡……

1987 年 9 月 18  日中午, 徐铁林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鹤场里守候着一只生了病的丹顶鹤。这个季节,鹤容易生病,而病情又容易反复,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好让它们安全过冬。北风一阵紧过一阵,再有一个寒潮,丹顶鹤都要南飞盐城,到他姑娘所在的保护区过冬了。更多的鹤走了,失落感油然而生。想到身边的鹤去了姑娘那里,到了姑娘身边,也有欣慰。

这个时候,乡里的邮递员过来,说江苏盐城来电报,告诉他秀娟病了。

“病了?”徐铁林像是没在意。

他想着的仍然是病中的丹顶鹤,当回过神来,接过电报,“秀娟病危,速来”这六个字映入眼帘时,脑门一炸,他有一种不祥预感,是什么病如此危急呢?他抓住鹤棚立柱,没让自己倒下。把手里的事情交给别人后,急忙回家,带着两个儿子徐秀峰与徐建峰,上了南下盐城的火车

当到了盐城自然保护区……

撕心裂肺的场景谁也不愿意去回忆。

9月23日,盐城在自然保护区为徐秀娟举行了追悼会,荒凉滩涂一下子来了近千人,有新洋港街上的居民,有滩涂小区的渔民,有保护区附近的农民,也有为鹤而来的游人,围在徐秀娟遗体旁泣不成声……多少年后,当我问及当时景况时,当地还这样说:东北的一个姑娘,千里迢迢来到我们黄海边,为了养鹤,把命丢了,对不起人家……

在处理后事时,当地人以为徐铁林要带走女儿。鹤场建好了,鹤也饲养成功了,却把命搭上了,怎能让她灰飘东北?这里也应该是她的家啊!可又不知道怎么跟徐家人说这事。其实,徐铁林已经看出了盐城人的心意,说:“留在这里吧,当年去盐城保护区时,她是那样的毫不犹豫,现在怎能将她带走?”

在场的人泪流满面。

保护区在鹤场不远处的高地上为徐秀娟选了块墓地,并打算坐南朝东北,向着她的故乡

徐铁林又说:“向着东南吧,向着鹤场,那是她的希望……”

永远的守望

1986年9月26日,徐铁林父子三个泪人般离开了伤心之地。回家,走上屯子时,徐铁林就叮嘱两个儿子,先不对妈妈说。一路上,徐铁林除了伤心,想的就是怎么对妻子说这事,到家后,大儿子借故往地里走,小儿子徐建峰才15岁,见到妈妈后也想走开,可没有走出门口就嚎啕大哭,面对煎熬得变了形的妻子,徐铁林的眼泪一下子也涌了出来。其实,从他们父子三人进门那一刻,从三张憔悴的脸上,徐夫人就知道女儿没了,她只是让他们告诉她是不是真的……

徐家的天从此塌了一角。

生活得继续下去,徐铁林与妻子还是走进了鹤场。有时徐夫人望着鹤或抱着鹤走神,流着眼泪,徐铁林知道她想娟子了,劝她:人死不能复生,不去想了。不能复生就不想了?徐夫人更多的时候,不作声,有时会呛上两句:不是从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当然心狠。接下来,夫妻俩就坐在鹤场哭一阵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但对徐铁林夫妇来说,没有徐秀娟的日子里,总有个影子罩着。 (www.chuimin.cn)

冬天到了,当丹顶鹤腾空南飞时,他们就想,这些鹤去姑娘那儿过冬了,望着丹顶鹤一只只飞走,一脸无奈;春天,当丹顶鹤在他们家上空盘桓,然后滑翔落入滩涂时,他们就想,丹顶鹤是从姑娘那儿回来了,也没有笑意。经年累月,有时他们会无意识地去搂搂饲养的丹顶鹤……每每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都会走得远远的,不能面对这样的真实。如此赞美之音,对于他们来说,像是娟子隔世旷远的呼救……听众与读者或许也会流泪,可这泪与徐家人的泪是不一样的,与徐秀娟父母的泪更有天壤之别。

1989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徐秀娟为革命烈士。

1997年,徐秀娟牺牲10周年纪念,她的妈妈才第一次南下,来到她的墓前,久久不愿离去……也就在这一年,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从部队退伍,在择业时,他毅然决然地走入扎龙保护区的鹤类繁殖中心,从事丹顶鹤的人工繁殖与饲养工作,从普通员工一直干到中心副主任……

徐秀娟的墓就在海堤边上。

这道海堤是20世纪60年代筑的,过去是沿海通道,北起连云港,南到启东的沙陀角。自然保护区建成后,这段海堤大道变成了保护区内循环干道,堤上的树木不知换了多少茬,仍然密匝成荫,迎着海风,微驼着背。过了堤西去,有一条河,四丈多宽,南北走向,是筑海堤取土时形成的,叫复堆河。徐秀娟就是在这条河里遇难的。多少年过去了,现在仍有人跑到那小河边看看,或在海堤上瞭望……

当年高潮位时,海水可推到海堤的堆坎,现在不复返了,东去30里才出现潮涧带。

徐秀娟墓的北边有一条河,东西向,横在海堤上。这条河原来是一个很细小的水冲子,是大海涨落潮时形成的,站在海堤上,能让人看到潮起潮落景象的,只有这条沟了,涨潮时,盈溢到岸,落潮时,干涸见底。这小河原来没有名字,保护区成立后,就叫作界河,河南是保护区的,河北是农民的承包田。

界河南岸,与徐秀娟墓隔着一条滩涂小道,有三间平房,泥墙,芭茬子,苫茅草。屋的西头拖着间小屋,也是茅草屋,当地人叫它“石刀柄”,是烧饭的地方。这是20世纪80年代当地农村居住风格。这几间房原来不在河边,在离鹤场不远的地方。后来,保护区综合治理,那地方不能有房子,但又舍不得拆了,因为这是徐秀娟生前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地方,里面所有的物品都是她使用过的。于是,保护区人就想到了搬迁,将几间小屋搬到了这界河边、墓地旁。这也使徐秀娟纪念得相对集中,便于游客参观与凭吊……

保护区核心区北界河

小草屋:徐秀娟故居

冬天,丹顶鹤从北方来时,经过徐秀娟的墓地上空,都会鸣叫。春天,丹顶鹤离开盐城保护区时,都盘桓于此,迟迟不肯离去。

2016年7月的一天,保护区刮起龙卷风,挨着小屋的一棵树齐腰折断,如果砸下来,小屋就塌了,可树硬是扭了个结,垂在小屋的后檐,如今倒挂成景,向着界河水面生长。

这正应了道家之言: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我们现在无法弄清楚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是解承强作曲,陈富与陈哲填词,还是陈富、陈哲作词,解承强谱曲了。这其实并不重要。1988年,原国家环保局邀请广东与北京等地流行歌曲作者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歌曲创作。主办方特别介绍了被誉为全国第一位环保烈士的盐城自然保护区养鹤姑娘徐秀娟,为寻找一只白天鹅而落水身亡的事迹。参加创作座谈会的作曲家解承强与词作家陈富、陈哲为之感动,并激发了灵感,三个人一拍即合,为徐秀娟写了一首赞歌。

1990年,广东歌手朱哲琴以《一个真实的故事》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一曲成名,唱响全国,也开始了她不一样的人生。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总政治部歌舞团演员甘萍也以《一个真实的故事》获中央电视台MTV大奖,并带着这首歌,随文化部“97中国风”访问香港……

在解承强、陈富、陈哲、朱哲琴、甘萍的职业生涯中,《一个真实的故事》已经成了他们的代表作。有人说,是他们宣传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帮助了环保事业,他们有的已经是自然保护区的形象大使。而他们却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感染了他们,是徐秀娟成就了他们……

2014年4月19日凌晨,为救护雏鹤,徐建峰前往湿地丹顶鹤巢区……雏鹤安然无恙,可他因摩托车失控,翻入水沟,不幸身亡,年仅43岁。

2018年5月5日,徐秀娟的侄女徐卓,走上中央电视台,参加《朗读者(第二季)》,讲述了徐秀娟及他们家三代人,为了丹顶鹤,为了野生动物保护,怎样坚守的故事,让人流泪,怎么听都像讲故事。

是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徐卓是东北大学毕业生,学的是野生动物保护专业,学校曾想保送她读研,可她放弃了,回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做了一名守鹤人。

2015年,中央芭蕾舞团以徐秀娟的故事为原型,编创并排演了芭蕾舞《鹤魂》,以芭蕾舞的艺术化语言,讲述了人与鹤休戚与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关系。为了精准把握《鹤魂》之魂,创作团队几度到盐城湿地保护区深入生活,到鹤场,到滩头,到芦苇丛中,观察丹顶鹤的生活习性、驯养员的日常护理、丹顶鹤与人的和谐相处,感受人与鹤共生环境的曼妙、“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迷人意境

2015年9月23日,也就是28年前盐城人为徐秀娟在保护区举行葬礼的这一天,《鹤魂》在北京首演,以奔放的激情、欢快的音乐、羽化的服饰、灵动的舞蹈,再现了徐秀娟短暂人生的诗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