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以社会教化为重点的传播理念-研究辑刊成果

以社会教化为重点的传播理念-研究辑刊成果

【摘要】:而由于私学教育的门槛远比官学教育低,能够受教育的群体范围远远超过官学,能够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最基层的普通民众中广泛传播。此外,封建统治者经常会有意识地将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各种文字及口述形式对民众进行宣传教化,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朝廷训俗和聚民读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宣讲教化方式。朝廷还经常颁布各类社会教化类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遵循。

在整个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对社会核心价值的传播与践行都高度重视,封建统治阶级将社会核心价值的内容有效地融入整个官学、私学、科举制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整个教育体系之中,确立了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权威地位和意识形态功能,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中国古代官学制度,是由封建政府组织兴办的一种主要教育形式,其根本目的便是选拔未来的各级官吏,为朝廷培养可用的人才。自汉代起,儒家所尊或经儒家整理阐释的六经便成为朝廷选用官吏的主要标准,无论是中央的太学或是地方的郡国学皆如此,此后历朝历代的官学内容虽有变化,但都是以体现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书籍为主要教育内容,封建统治者们都一直在努力追求将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有效地渗入到官学教育当中,而实践证明,这一手段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官学教育在封建专制思想的形成与传播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私学教育虽然是一种民间组织,但正是因为如此,私学机构想要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认可与发展,其在教授内容上必然需要积极迎合当时统治者的思想,因此大多数私学教授的内容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积极融入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为政治阶级服务的根本目的。而由于私学教育的门槛远比官学教育低,能够受教育的群体范围远远超过官学,能够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最基层的普通民众中广泛传播。(www.chuimin.cn)

此外,封建统治者经常会有意识地将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各种文字及口述形式对民众进行宣传教化,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朝廷训俗和聚民读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宣讲教化方式。封建社会封建时代的普通大众文化水平不高,多不识字,无法阅读书面材料,因此直接宣读讲解便是最有效的告知其统治阶级思想的手段。朝廷还经常颁布各类社会教化类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