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商务同人消费合作社感言:结束与收获

商务同人消费合作社感言:结束与收获

【摘要】:根於這樣的見解,我對於商務印書館總館同人所籌辦的消費合作社與商務專修夜校曾抱着無窮的希望,以爲這正是中國勞動者努力於經濟與教育計劃的發創,而可認爲勞動者一種新的醒覺。然而,事實上,商務專修夜校,因勞動動主持者的放任,成爲變質的教育機關;而消費合作社又因爲長期的意氣的糾紛而宣告結束了。

關於合作運動的理論與實際,我是一個十足的門外漢;這次商館同人消費合作社的結束,本不想多所論述;但因爲數月來時常參加編譯所幹事會會議,對於這事實的經過稍微知道一二,不無感觸之點;現在想將這感想用文字簡單的表顯出來,以作關心勞動問題者的考慮資料。

在本刊第四期《勞動組合與勞動者教育》一文中,我曾經説過:“一個勞動組合,即工會,應該有它的政治見解、經濟方略與教育計劃;不然,它不僅不配在這偉大的現時代中盡歷史所給與的使命,而且决不配稱爲勞動者的集團。”現在,我覺得在現在的中國局面之下,勞動者集團無論就鞏固本身着想,或就應付環境着想,與其集中力量於政治方面,遠不如集中力量於教育與經濟方面。

一種運動的崛興與成功,都有它的社會的背景;换言之,都含有歷史的必然性。勞動問題所以在近數年來中國發生,所以在近數年來中國的上海勃起,出版業工人所以在近數年來中國的勞動運動中占重要的地位,都自有它歷史的因素。如果我們不明瞭歷史的因素,過度的估量歷史所給與我們的力量,或者在努力一種反歷史的計劃,其結果必然的陷於崩潰或失敗。

這話太抽象了,加以較具體的説明吧。中國自從鴉片戰争以後,在帝國主義之經濟的、軍事的繼續侵略之下,已日陷於殖民地的地位,這是這幾年來大家周知的理論。因爲這個原因,所以掌握上海經濟權的,不是本國的企業家,而是替帝國主義作搜括工具的買辦階級。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勞動運動的重要分子不是受雙重壓迫(帝國主義的資本家)的紡績業、運輸業及其他重工業的工人,而是教育比較充分、生活比較優裕的出版業工人與郵務工人。又因爲這個原因,所以無論那一種的革命勢力,一接近上海,只有兩條路:一是與帝國主義當面的鬥争,一是向帝國主義妥協而投降;而現在是顯然的不容諱言的走了後一條路。我們明瞭了這些政治的、經濟的與社會的現象的本體,則我們對於未來中國的轉變,大概的可以推測。

革命運動不是就此中止,而必繼續的加速的前進,這是無疑的;但是這未來的革命,是否以都市的勞動者爲主力軍,可是一個謎。就我的觀察,未來的革命或者以農民爲主體,都市勞動者至多只能作一種“桴鼓之應”。我疑心將來中國農村會因加速度的崩壞而發生嚴重的革命;那時候的上海或將與農村斷絶關係而成爲另一國土,并且或將因此而逐漸的或急劇的變爲衰落——至少將如廣州對英排貨時候的香港

假使這歷史的預測是對的,則勞動者不努力於教育計劃與經濟方略,以鞏固自身集團的力量,準備未來革命的駕臨,而只是短視的摸索的在現在分崩離析的政治局面下找尋政治的出路,根本是無聊的錯誤的舉動。

其次,請再觀察中國從戊戌政變以來左右翼革新運動所以屢次抬頭而屢次因腐化而失敗的原因。就我的意見,這全由於中國社會組織中的所特有的“游民”問題在那裏作梗。游民富於革命的浪漫性,而同時富於腐化的墮落性。中國革新運動,每次的發難者是士大夫,而士大夫是游民;附和者是中等以上的學生,而學生是游民;推進者是軍隊的中下級軍官與兵土,而他們也仍然是游民。在游民的革命之下,革命所以必陷於腐化,自有它社會的必然原因。在這種游民問題没有相當的質與量的解决,則勞動者集團加入政治的組織,勢必致於被少數人所利用而出賣。就是説有少數熱心勞動運動的人,經不起這環境的壓迫,亦勢必致於變爲不是“官僚”就是“流氓”,而形成“非勞動者之勞動運動的領導者”之畸形的東西。(www.chuimin.cn)

我决不是以爲勞動者集團不應該有政治的見解或政治的行動,但在上述兩種外加的與内在的因素——中國之次殖民地的地位與中國社會之游民問題——没有變動之前,上海的勞動者集團與其投奔於外界的政治主張,决不如先努力於本身的教育與經濟計劃,因爲後二者是集團力量的培植與擴張,而同時就是將來正當的政治行動的認識與準備。

根於這樣的見解,我對於商務印書館總館同人所籌辦的消費合作社與商務專修夜校曾抱着無窮的希望,以爲這正是中國勞動者努力於經濟與教育計劃的發創,而可認爲勞動者一種新的醒覺。然而,事實上,商務專修夜校,因勞動運動主持者的放任,成爲變質的教育機關;而消費合作社又因爲長期的意氣的糾紛而宣告結束了。“新的醒覺”只是我個人主觀的幻覺,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漫漫黑夜中的摸索。

眼看見智識分子捧着外國稗販而歸的“合作運動的理論”向權門去投奔去賣身,而不見一個真爲勞動者合作運動去指導去服務的影子。希望中國革命成功於游民性的士大夫與變質的勞動者之手,這簡直是幻夢中的幻夢而已。

十二月十日

原載《編輯者》193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