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论《野草》与中国古典文学在鲁迅的散文创作中,《野草》无疑具有最浓的异域色调;探寻《野草》的艺术渊源,外国影响往往被置于首要地位。久而久之就给人们带来错觉,《野草》与中国古典文学没多大关系。《野草》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问题至今开掘得很不够。......
2023-11-30
人工培育稻谷开始的时间非常重要。就在历史上的同一时间,在亚洲的另一端,人们也正在开始培育当地的野生谷物——黑麦、大麦、燕麦和小麦。在距今1.1万年到8000年间,“肥沃新月地带”的这些谷物成为人们的主食,这些植物也从野草进化为人工作物,就如同远东地区的小米和大米一样。
在亚洲两端以狩猎采集为生的两群人都渐渐形成了对食用野草(籽)的偏爱,并且越来越依赖于这些植物,最终将它们培育成了农作物。这种情况似乎不仅仅是巧合。无疑,有一种因素连接着人类行为中发生的这种相同的变化——“肥沃新月地带”与长江流域相距4000多英里,但这一因素在两地都发生了作用。而这一因素极可能就是气候变化。
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高峰期,气候寒冷干燥,野生稻只残留在东亚热带较为潮湿的地区。从大约1.5万年前起,随着气候变暖,野生稻开始扩散。并且,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更加速了扩散的进程。一片片长满种子的野生谷物给整个亚洲地区的早期居民提供了可靠并且易于收割的食物来源。在这种有利的气候条件下,野生稻和小米对人们来说,比今天看起来更具吸引力。也许,就如同我们对玉米进行的猜测一样,在人工培育过程中,一些植物的特点会被引入整个植物种群。这些植物一般颗粒较大,侧枝较少,看起来已经很像是一种很好的食物来源,其颗粒也易于收获。
但是,到了1.29万年前的时候,地球进入新仙女木期,这一寒冷干燥的时期持续了1000多年。野生食物来源减少,有可能迫使人们控制这些食物资源,开始培育并种植一些他们赖以为生的野草。就在新仙女木期来临之前,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人口激增。这意味着,在随后的气候恶劣期,人类食物资源面临的压力更大。对西亚的小麦和东亚的大米而言,新仙女木期有可能是一个关键因素,它推动了这两种植物与人类的结合。这种结合关系一直持续到了此后的几百年乃至几千年。谷物作为一种可靠的资源,在人类的食物中,地位更为重要,成了一种主食。于是,下一步就是人工种植。
关于人类历史的这种看法与我们所习惯接受的观点大相径庭。这一过程并非是仅由创造发明推动的各种进步,它充满了各种不幸、变故、紧急情况和运气。在困难时期,人们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适应环境变化。环境的变化使谷物成为主食,然后被人工培育和种植。所以,把人工栽培谷物看作人类因气候恶化的无奈之举而非主动选择好像更为合理。(www.chuimin.cn)
然而,即使西亚和东亚的谷物人工栽培史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但在这片广袤的大陆两端,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却呈现出非常不同的情形。在西亚,农业的出现早于陶器,有一个很长的“前陶器新石器时代”,从1.2万年前一直持续到约8000年前。在东亚,情况则不同。在考古记录中,最早的陶器比农业出现得要早得多。所以,在东亚,没有前陶器新石器时代,却有前新石器时代陶器。陶器出现的时间一次又一次地被人类的考古发现所提前。
日本的绳纹族人以狩猎采集为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形态。他们用的陶器可以追溯到1.3万年以前,很久以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但是,在过去10年里,亚洲地区发现了更早以前人们使用陶器的证据。人们在俄罗斯东部和西伯利亚的考古遗址里发现的陶器,可以追溯到1.4万年到1.6万年以前。经过对中国南部道县一处洞穴里发现的陶器碎片和相关残留物的分析,人们发现陶器出现的时间约为1.5万年到1.8万年前,这确实令人惊讶。这一研究结果于2009年公开发表。之后的发现将陶器出现的时间又推得更早了。2012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宣布在江西的仙人洞发现了陶器碎片,属于约2万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代高峰期。在中国,农业出现之前约1万年,人们就使用陶器了。那么,人们用这些陶罐做什么呢?除了鹿和野猪的骨头,人们在洞穴中还发现了大米化石。甚至在这么久远的冰河时代,除了其他植物性食物和肉类之外,以狩猎采集为生的人们似乎还吃一些野生稻谷。目前还没有关于这些陶器碎片残留物分析结果的报告,但是,那些陶罐碎片外侧有一些烧黑的印记,这显示,这些陶罐曾经被用火加热过。即使我们不知道江西这些人类的祖先吃的是什么,但看起来他们肯定是在陶罐里煮过什么东西。研究这些早期陶器碎片的考古学家声称,淀粉类食物和肉类经过烹煮,可以给人们提供能量。但是我认为,有时候,我们对诸如能量这样抽象的概念关注过多,以至于我们漏掉了烹煮食物的一个明显好处。在冰河时代,天气寒冷,经过一天辛苦的狩猎和采集,人们肯定渴望吃到热食。
研究显示,史前陶器还被用于物品储藏、食物准备(别忘了以前提到过的制作乳酪的陶器)和酿酒。在中国,陶器技术比农业出现的时间要早,也许,它还推动了人类向农业社会的转型——转向一种复杂的、阶级分化的并且更为稳定的社会形态。这一过程的细节有所不同,但是,这一次,我们看到的情况恰恰是把农业推动复杂社会形态发展的过程颠倒了过来[3]。但是,我们还是要谨慎一些,在中国,人们使用陶器好多年以后,才有了定居的社会形态和农业,中间间隔了好几千年。
过去,人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三个特点,即陶器、定居生活和农业。然而,仙人洞陶器碎片的发现,还是将人们旧有的认识击得粉碎。当上山遗址的先民们生活在村落里,用稻谷增加陶土黏性时,他们已经进入了定居状态,不仅靠采集为生,而且还培育作物。但是,在他们之前2000多年的仙人洞,那些制作陶罐的人还是处于游牧状态,以狩猎采集为生。
有关驯化的文章
附 论《野草》与中国古典文学在鲁迅的散文创作中,《野草》无疑具有最浓的异域色调;探寻《野草》的艺术渊源,外国影响往往被置于首要地位。久而久之就给人们带来错觉,《野草》与中国古典文学没多大关系。《野草》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问题至今开掘得很不够。......
2023-11-30
也就是说,截至今天,我们还没有一部在文本上经得住验证的,完全体现鲁迅创作本意的,彻底消灭了硬性手民之误即检字排版误植和编校差错的《野草》读本。鲁迅的《野草》具有版本学、文本学意义的文本只有三个,即《语丝》初刊本、北新初版本和鲁迅“自选”本。也因此,鲁迅去世后重排的各种《野草》单行本,包括收录在几套大型《鲁迅全集》中的《野草》,都只能叫“翻印转排本”。......
2023-11-30
儒家对围棋的态度是变化的、矛盾的。时代不同,儒家学者对围棋的认识不同,对围棋的评价也就不同。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都不看重围棋。孔子像孟子像出身儒学世家,精通儒家经典的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最早认为围棋具有重要意义,并把弈棋与治国以及儒家的仁政思想相联系。受儒学家推崇围棋思想的影响,一些弈论家也认为围棋之道与治国之道,与经世致用之道相通。......
2023-11-21
从人们日常对娱乐的认识看,心情、活动方式两个因素与娱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娱乐的概念与三个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1.休闲;2.游戏;3.艺术。此外,在谈到与娱乐有关的概念时,还有必要谈一下关于“畅”的概念。“畅”,也可译成“心流”或口语中的“爽”。[12]“畅”的感觉,就像我们经常会在完成一个有难度的事情后,会大喝一声“爽”一样,其是一种较高的心理的快乐境界。“畅”实质是娱乐的一个心理因素特点的呈现形式。......
2023-11-03
天台山中尚有茅氏兄弟的遗迹三茅溪。三国时期始平[29]和临海县南乡都出现了寺院,后来的天台山成为佛教天台宗的“根据地”。并且来到此地的宗教都得到适合其时其地与其利的发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开宗立派,著书立说,人物辈出,香火旺盛,宗教人士披荆斩棘开拓出来的传教场所又多为名震海内外的大刹丛林,知名道场,尤其是天台山的山水对于佛道两教均有重大的贡献,影响深远。总之,佛道两教在临海郡从无出现败退的先例。......
2023-07-18
但仅有倾销尚不构成征收反倾销税的必要条件。征收反倾销税或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只能适用于已进入进口国消费领域内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非歧视地进行,应对所有经查明进行了倾销并造成损害的进口货物逐件征收反倾销税。......
2023-11-28
要想消除此类问题,需要研究多值依赖及相关的范式理论。图2—1JPW数据实例表2—3JPW的一个关系2.多值依赖的定义和性质定义2-8:设有关系模式R,U是属性集,X、Y是U的子集。由多值依赖的定义可知,在上述的JPW关系模式中:产品→→零件;零件→→工序。函数依赖和多值依赖是两种最重要的数据依赖。......
2023-11-24
有关社会认知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人们如何对他人、社会团体、社会角色以及人们自身经验作出判断。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有时不完整,有时模糊不清,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复杂的社会认知过程中,我们还要面临大量需要加工的复杂社会信息。这就是社会认知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2023-0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