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曲《浏阳河》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在1974改编的。该曲具有浓郁的湖南民歌风格,其旋律优美、抒情,通过对毛主席的家乡浏阳河美丽景色的描写,歌颂了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打江山、得解放、过上幸福生活的伟大功绩。全曲建立在E徵调式上,节奏稍自由。如果在对旋律的弹奏中仔细分析研究,注意表现,就能表达出亲切的中国风味。......
2023-10-31
(一)对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它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有着必然联系和历史渊源。虽然中国钢琴作品是以复音思维为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冲破了中国传统以线性思维单音体系为主要音乐表现特征的创作手法,但是在实际创作上依然保留着我国传统线性思维中注重旋律的特点,因此,在演奏中也应该强调对旋律的弹奏,这是中国音乐的重要表现特征。中国音乐讲究的是意境和韵味,不像欧洲许多作品那样,更多的是承载了作曲家的个人情感。中国钢琴作品的意境处于客观描摹和写意的状态之中,但作曲家的主观情感则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如果说意境是作曲家对音乐作品的外部感受和体验,那么韵味就是作品所蕴含的风格与魅力。中国音乐的特征在于悠远的内在韵味,韵味是音乐风格特征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学生与作品之间存在着“二度创作”的空间,在作品、演奏、听众的音乐活动模式中,以演奏为主线使作品、演奏、听众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学生既忠实于原作又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个性,这是符合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传神之处主要体现在旋律的线性美和音色的丰富多彩上,韵味的表现则显得独特而神秘。中国钢琴作品蕴含了一种“心随音运、乐隐于形”的美学特征,通过演奏把中国传统音乐的那种“中和、深邃”的品格,“静、虚、淡、远”的意境,“有形有神、形神兼备”的韵味演绎出来,体现出中国人对清雅、高妙意境的追求。
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有效途径就是使用整体演奏的思维。它是一种对演奏整体构想的综合思维方式。整体演奏思维强调演奏中整体结构的层次感,这就要求在钢琴演奏时既重视音乐旋律的走向,又重视和声织体的变化。中国钢琴作品通常以旋律的线性思维为主要表现特点,决定了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强调旋律和织体的流动性,由此构成了中国钢琴作品注重旋律的演奏特征。很多中国钢琴作品都是从单音旋律的古曲改编而成的,因而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注重旋律线条流动和整体结构连贯的特点。中国钢琴作品的复音思维特征,使钢琴学习者必须以整体演奏思维,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的音乐特点,准确地表现作品的音乐风格。
(二)对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教学的意义
加强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教学,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审美素养
钢琴作品有很多是由民间音乐的改编而成的,其中有不少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热情赞颂的作品。例如,王建中改编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等作品,都是以革命圣地延安所在的陕北地区的民歌为素材改编而成的,创作者赋予了这些民歌全新的生命力,成功地表现了抗战胜利和人民革命胜利给整个中华民族所带来的希望。同时,很多作曲家被中国的壮美山河所感动,创作出很多描写祖国美景的作品。黄虎威的《巴蜀之画》,以四川民歌为素材,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把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歌旋律创造性地用钢琴表现出来,像是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幅画卷;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描绘了山林间的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短笛,悠然自然的可爱神态,悦耳透亮的笛声穿过山林,一下子就到了我们的耳边,让我们觉得自己仿佛也置身于这世外桃源之中。所以,中国钢琴作品无论是选材上,还是立意上都是一种民族性的体现,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演奏,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增强学生演奏的自信心,提升表演素养(www.chuimin.cn)
在中国钢琴作品中,有很多都是对民间音乐的改编,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本身就是经过时间和劳动人民所验证的经典之作,如果我们能够用钢琴这种形式展现,给听众以全新的音乐感受,自然会得到他们的肯定和接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贝多芬的《命运》,但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东方红》,当钢琴协奏曲《黄河》将《东方红》的旋律演奏出来的时候,加上背后管弦乐队的伴奏,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对这首作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无论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是刚过不惑之年的中年人,都对《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乐曲非常熟悉,在钢琴演奏时,他们都禁不住地一起哼唱起来。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在演出这些作品的时候,就能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就能得到观众的肯定,自己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建立起来了。
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作为学生艺术教育基础课的教学,就是要求他们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国音乐史与音乐基本知识,能够欣赏钢琴演奏艺术,进而提高表演素养,从而为他们将来拥有丰富和幸福的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有一定钢琴演奏基础、有志从事钢琴教育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该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提高分析、理解及艺术处理的能力,达到可以熟练地弹奏乐曲的目的,进而提高和增强艺术的素质和修养,为今后更好地工作和舞台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钢琴演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仅是学生身体上的运作过程,还是心理上的运作过程,是学生在钢琴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的视觉、听觉、触觉、思维等生理条件反射与学生复杂的生活体验、音乐体验、音乐想象、音乐知觉等因素协调一致共同完成音乐二度创作的过程。在这个复杂的生理、心理综合运作的过程中,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自我认可,对于学生在弹奏中能否出色地发挥出应有的演奏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学生演奏技术水平,提升钢琴素养
每一个学习钢琴的人都应该主动地演奏一些中国钢琴作品。首先,因为中国钢琴作品不仅是作为中华民族音乐优秀成果而存在的,还是中华民族集体审美意识的体现,有着不可比拟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对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学习和表现,是一个音乐人的责任和义务,要将此自觉地传承为己任。
其次,中国的钢琴作品都是中国钢琴界的精英们经过数年的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精品,其中包含着他们对钢琴的学习和理解,对钢琴作品的感悟和情思,有着丰富的艺术实践。我们运用中国式的思维去诠释外国作品,就是一种丰富、充实和创新的过程。
再次,如果一味地让学生练习西方作品,因为学生本身和这些作品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就会与作品之间有陌生感和隔离感,长期下去,很可能使学生对演奏感到厌烦。而如果有计划地、适当地加入一些中国作品,让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会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已经成为每一个学习钢琴者的必修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学习动机迁移的原理,循循善诱地把学生已有的追求音乐艺术的强烈愿望和对其他音乐作品的钟爱之情转化到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上来。比如,可以通过中国钢琴名曲的欣赏,举行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组织中国钢琴作品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从思想上和心理上逐步形成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动机和热爱之情。由于大多数中国钢琴作品演奏难度较大,音乐语汇复杂多变,考虑学生的适应性就成为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区分作品的难易程度,对应调整和安排,以此来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最后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有关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的文章
中国钢琴曲《浏阳河》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在1974改编的。该曲具有浓郁的湖南民歌风格,其旋律优美、抒情,通过对毛主席的家乡浏阳河美丽景色的描写,歌颂了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打江山、得解放、过上幸福生活的伟大功绩。全曲建立在E徵调式上,节奏稍自由。如果在对旋律的弹奏中仔细分析研究,注意表现,就能表达出亲切的中国风味。......
2023-10-31
巴赫不仅写了《二部创意曲》15首,还写了《三部创意曲》15首,二、三部的训练都是为演奏巴赫其他大型复调作品做准备的。复调作品的背谱向来是绝大多数钢琴学生考试前的噩梦,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在背谱阶段没有对各个声部的进出脉络充分了解所致。他用两年的时间,采用现代创作手法与俄罗斯风格相结合,写成了一套《24首前奏曲与赋格》,并由苏联钢琴家尼古拉耶娃首演,被世人誉为现代复调音乐创作的经典作品。......
2023-10-31
比如,在给音量巨大的铜管乐器或打击乐器伴奏时,伴奏者的音量就不必控制得太轻,伴奏者即便像弹钢琴协奏曲一样全力以赴,也不一定能把它们的声音盖住。而在给中提琴、大管、竖琴这一类音色柔和,音量又不太大的乐器伴奏时,就要时刻注意不要弹得太响,以使独奏乐器的声音不被钢琴的声音所淹没。伴奏者还应根据乐曲不同段落音乐表现的需要,调节自己演奏的音量。......
2023-10-31
(一)听觉评价音乐是听觉艺术,钢琴演奏也是如此,听觉评价对于演奏技能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通过听觉对声音的评价以判断弹奏的正误,调控后续动作的进行。另外,为了克服学生的主客观听觉的差异性,钢琴课上最好有现场录音的听辨,可以有效地消除这种差异性。在技能、技巧形成的初期,学生依靠视觉评价控制动作,随着钢琴演奏技能的形成,运动的视觉评价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评价以实现控制。......
2023-10-31
(二)分句与呼吸在钢琴复调作品中,准确的呼吸与分句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巴洛克音乐作品中很少有像浪漫派那样延绵不断的长乐句,也很少像浪漫派那样采用“弱起拍”的分句法,这在分句时要特别予以注意。......
2023-10-31
(二)小组教学小组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组成小组上课,以一位教师对两位或几位学生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学形式。小组课形式必须保证以下两方面的条件之后方能有效地进行。(三)集体教学集体教学是指一位教师面对整班编制的学生进行授课的形式,上课学生的人数可从十几人至几十人。但集体课也有明显的缺点,如为了维持集体课的教学形式,对全班同学统一教学内容......
2023-10-31
钢琴即兴伴奏的练习必须克服一些坏的习惯。即兴能力的养成重在即兴,需要常常面对新的旋律,需要在即时瞬间中酝酿和组合伴奏方案。所以,学生在研习钢琴即兴伴奏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接触新旋律,采用循环的方式,每条旋律每次只弹一至两遍,使每次接触到的旋律都有“新”的感觉。钢琴即兴伴奏要达到真正的即兴境界,事先不做大量的练习方面功课是不可能的。......
2023-10-31
中国钢琴作品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钢琴这种西洋乐器演绎中国音乐文化的经典文本。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够准确地演奏出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总的来说,中国的钢琴作品的演奏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既要考虑钢琴音乐多声交织的立体化,又要注重中国传统音乐突出旋律的线条性,恰当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避免强调立体化而牺牲线条性,或者相反的极端化倾向。......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