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格局工作,下设办公室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调解四个工作小组,构成全县矛盾纠纷大调解领导组织体系。政法各部门共召开专题会议66次,各部门一把手共做出批示43次。......
2023-07-17
到20世纪末,我国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全国还有431个县没有“普九”,已经“普九”的部分地区水平很低、基础不稳,不少地方存在学生因贫辍学、拖欠教师工资、学校危房年久失修、公用经费短缺等突出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农村教育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也存在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解决这些问题,办好农村教育,必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巩固“两基”〔4〕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普及义务教育,仍然是当前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西部地区集中力量打好“两基”攻坚战;中部地区切实抓好“两基”的巩固和提高;东部地区实现高质量高水平“普九”。这里,我要着重谈谈西部“两基”攻坚问题。
国务院决定:到2007年,力争使西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5〕降到5%以下。承担西部“两基”攻坚任务的372个县,国土面积达345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8300多万,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6〕。在这些地区完成“两基”攻坚任务,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并将对推进西部扶贫开发、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完成这一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些地区经济落后、县乡财政困难、教育基础薄弱,地广人稀、生源分散、办学成本高,条件艰苦、人才出去多回来少、合格教师短缺,少数群众观念落后、偏重眼前利益、重男轻女,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特殊需要的教材教具和双语师资力量缺乏等,使得提高入学率、控制辍学率面临着比别的地区更多的困难。中央已经做出郑重承诺,并且下定决心办好这件大事,各地必须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狠抓落实,讲求实效,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和浮夸虚报。一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工作规划,设立专项经费,认真组织实施,每年督促检查一次。二是县级政府要负起主要责任,发扬扶贫攻坚那种“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精神,真抓实干,锲而不舍,注重实效,财政再紧张也要确保教育投入。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要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7〕,动员和帮助贫困家庭农民子女入学。三是广大教师要怀着对“老少边穷”地区群众的深厚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四是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特殊问题,如兴办寄宿制学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养、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总之,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如期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
已经实现“两基”的中部地区,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和教育基础薄弱,不少是粮食主产区和农业人口大县,财政比较困难,巩固提高“两基”的任务相当繁重。各地要保持和发扬当年实现“两基”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中央将给予必要的支持。(www.chuimin.cn)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思想,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拓宽教育服务领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满足农村人口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当前,深化农村教育改革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推进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成人教育以农民技能培训为重点,两者都要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切实培养能真正服务于农村的各类人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8〕手段,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在我国广大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同农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将长期存在。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积极发展公办教育,同时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三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办好农村学校,关键是要有好校长、好教师。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的质量,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进能出、富有活力的教师管理制度。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西部任教,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通过定向招生等方式培养乡村教师,切实解决“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学校缺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不稳定的问题。四是推进“农科教结合”〔9〕和“三教统筹”〔10〕的综合改革。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要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在今后几年有一个较大发展。这里,我要强调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问题。城市和农村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更积极、更有效地为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特别是为西部地区培养输送合格教师。要扩大城市各类职业学校面向农村的招生,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一定要让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有书读、有学上,和城里孩子同在蓝天下成长进步。发达地区城市应进一步做好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
农村教育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各地要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改革,推出一批有效服务“三农”的办学新典型,创造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新经验。
有关温家宝谈教育的文章
2018年以来,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格局工作,下设办公室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调解四个工作小组,构成全县矛盾纠纷大调解领导组织体系。政法各部门共召开专题会议66次,各部门一把手共做出批示43次。......
2023-07-17
6坚决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云南在地震带,地震说来就来。有不明真相的人写信给中央领导,中央领导专门安排调研组深入调研,国家审计署也专门对云南布局调整工作进行审计,省里有关领导提出要停止搞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但他这种精神和品格又感动了中央领导和国家审计署领导,他们对云南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真实情况了解后,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云南这项工作。......
2023-12-01
在初步实现“两基”的基础上,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主要做了三件大事。完成了“两基”攻坚这一历史性任务,我国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衡量义务教育公平性的主要标志,就是均衡发展。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消除,但我们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不能动摇。一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2023-10-31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岗位上,蒋先玲恪尽职守,肩负起全校本科教学管理的重任,成为学校“双肩挑”干部,并干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作为区人大代表,蒋先玲参加北京市朝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她的“第二把火”是推动通识教育改革。她认为大学教育既要注重专业成才,更要强调精神成人。此项改革受到其他高校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蒋先玲教授与2008级研究生毕业合影......
2023-08-20
他上任后,命忽必烈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以汉法治理汉地,于河北邢州、河南、京兆三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忽必烈秉承蒙哥之旨,派脱兀脱、张耕为邢州安抚使,刘肃为商榷使前往治理。1253年,忽必烈取得关中为分地后,于此展开治理整顿。其目的就是要打击忽必烈在两地的势力,夺回陕西、河南等地的财政大权。......
2024-04-22
修复性作物主要有三叶草、紫花苜蓿、红豆草、土豆、甜菜根和大头菜等,而谷物类都属于消耗性作物。同样的道理,第五年要再种一茬修复性植物,比如红豆草;接着再种最后一茬谷物,比如燕麦。可用于轮作的作物多种多样,轮作的周期也可长可短。......
2023-10-21
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推进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2023-08-15
累计投资500余万元,硬化厂区6万多平方米,经过三轮验收评分,神山乡辖区内各企业均已达标,企业内部环境已取得较大提升。神山乡所涉及的21条进企路全部硬化完成,按照县政府规定的统一立面整治标准,对道路两侧及企业路两侧的立面进行了集中整治,立面整治面积3.4万平方米。......
2023-07-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