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真人,我们可以讲讲晋代的大名士阮籍。这一切,阮籍看在眼里,特别厌恶。阮籍的母亲去世后,有一次他在晋文王的宴席上纵酒吃肉,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阮籍在一旁饮酒吃肉,神色镇定自若。其实阮籍才真是个孝子。这种礼节实在没有什么道理,阮籍才不管这一套哩。每次嫂子回娘家,阮籍总要帮她提包袱送很远。......
2025-09-30
白居易有一首诗抒写自己关于辨别真伪的人生体验。他说在历史上,忠与奸、愚与智常常被人弄颠倒了,把奸雄当成了圣人,把智者当成了笨蛋,诗题叫《放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底事”就是“何事”的意思。第一二句非常尖锐地问道:早晨还装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的样子,到晚上却被人戳穿是假的,古往今来什么样的怪事没有出现过,但有谁能预先识破真伪呢?有谁能事先从麒麟皮下发现马脚呢?唉,伪君子从古到今都少不了,可是能辨伪的太少了。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臧生指春秋时的臧仲武,此人足智多谋,当时人们称他为圣人,孔子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臧仲武根本不是什么圣人,而是凭自己的实力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宁子指春秋时卫国大夫宁武子,周王朝解体后天下大乱,宁武子为了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经常在人前装疯卖傻,人们以为他真的是个呆家伙,只有孔子才真正理解他,说:“宁武子在国家太平时便聪明,在国家昏暗时便傻气。他那聪明有人赶得上,那傻气却是没有人赶得上的。”臧仲武奸狡而诈圣,宁武子明智而装呆,各自都用假象掩盖了自己的本质。然而可悲的是,世人只爱臧仲武这样的假圣人,却嗤笑宁武子这样的大智者。(https://www.chuimin.cn)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草丛中的萤火虫虽然发光,可它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珠虽然又圆又亮,但它并不是珍珠。世间的许多事情有点像草间的萤火和荷叶上的露珠,很容易以假乱真,蒙骗世人的耳目。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燔柴”就是用柴烧出大火,“照乘”是一种贵重的明珠。假如不用燔柴大火来作比较,怎么能判定萤火虫的光亮不是火呢?不用照乘明珠放在露珠旁边对比,怎么能识别荷叶上的露珠不是明珠呢?诗人说对比是辨别真假的重要办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诗人在另一首诗中告诉人们另一种辨别忠奸的办法:让时间去检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每一个人都会露出原形。诗的前半说: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视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得七年期。
诗中说给人们提供一种解决疑惑的方法,如果对一个人摸不准,用不着用龟甲占卜,用蓍草卜卦,让时间去考验他就行,真玉烧三天也烧不坏,是不是豫章木要等它长了七年后才知底细。一个人伪装一天两天容易,伪装一月两月容易,要长期伪装得不露马脚就困难了。
相关文章
说到真人,我们可以讲讲晋代的大名士阮籍。这一切,阮籍看在眼里,特别厌恶。阮籍的母亲去世后,有一次他在晋文王的宴席上纵酒吃肉,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座。阮籍在一旁饮酒吃肉,神色镇定自若。其实阮籍才真是个孝子。这种礼节实在没有什么道理,阮籍才不管这一套哩。每次嫂子回娘家,阮籍总要帮她提包袱送很远。......
2025-09-30
老子同样也看到了这些现象,他认为要保持自己的天性,就要做到虽然明知圆滑的好处,自己却甘于诚实;虽然懂得谄媚会给自己带来利益,自己仍然照样挺起胸膛来做人;虽然知道在众人面前抛头露面会扬名四海,自己还是坚持默默地耕耘;虽然明白富贵荣华使人羡慕和尊敬,自己却安于过一种贫贱卑微的日子;虽然也知道美味佳肴好吃,自己还是津津有味地吃粗茶淡饭。做人又应该像白玉,不管埋在什么地方都不改变自己洁白的本性。......
2025-09-30
“大巧若拙”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大智若愚”,已经成了一种民族的智慧,它和“无为而无不为”一样,是老子独特的反向思维的典型例子。这种不用机巧的巧妙,不用智慧的智慧,使老子成为中国大智若愚的典型。老子是一位崇尚自然诅咒智巧的先驱,而《老子》却是一座装满了智慧机巧的宝库。......
2025-09-30
老子早就指出过追逐外物必然丧失自己的本性,“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声音使人听觉失灵,丰美的食品使人舌不知味,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贵重稀有的物品使人去偷和抢。因此高尚的人只求安饱而不逐声色,拒绝物质的诱惑而保持内心安足的生活。”我们今天的生活,只知拼命攒积金钱财富,只注重动物性的满足发泄,全部身心都沉浸在财富的追逐中,都浸泡在放纵感官肉体的快乐里面。......
2025-09-30
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天然,指万事万物没有人为因素的那种状态,也就是说自然与人为造作相对。河神和我们一样分不清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一天他跑去问北海神:“请问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人为?”真性情存在于内心,神采便洋溢在脸上,这就是自然。将自然的天性用于人事,侍奉父母则孝敬,对自己的祖国便忠诚。......
2025-09-30
总在提倡大公无私,就是因为有的人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假如人人都能公而忘私,那么大公无私就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品德。等到伯乐一出现,到处吹嘘自己善于养马,马的天性便遭到了破坏。木匠又站出来说:“我会削木,使弯的像钩,直的像绳。”......
2025-09-30
“其政闷闷”是老子所提倡的一种领导方法,同时也是他的一种政治理想。“闷闷”和今天“苦闷”的意思不同,它是指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其政闷闷”是指政治环境宽松和谐。最好的领导是清静无为的,从不轻易发号施令,但下属各自忠于职守,尽力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办好,等到大功告成了,人们还不知道这是头头的功劳,大家甚至忘记了有头头的存在。......
2025-09-30
不过,司马迁最终还是倾向于认为老子是春秋末年的人,孔子还曾向他求过学。下面是关于老子的模糊肖像,只是对《史记》中老子传的临摹——老子出生在春秋时期,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老子虽然很有学问,不过他的学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他肯定不会像今天有些学者那样,为知名度不高而苦恼,更不会为著作的署名问题,与别人上法院去打官司。......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