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政府主导战略: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资源与产业开发研究

政府主导战略: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资源与产业开发研究

【摘要】:采取政府主导战略,确定川藏地区节庆旅游鲜明的旅游形象,突出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资源主体的特色。

政府主导战略,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能力,通过产业政策手段积极引导、规范旅游市场主体的行为,从而使旅游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最优或是接近最优状态,实现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3]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由节庆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由于旅游景观、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具有不可移动性,尤其是具有依托性、综合性的特点,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消费需求,要求旅游相关的行业和部门必须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其次,旅游产品具有跨地域性,客观上要求政府积极协调、开发旅游市场,构筑一个利益共享、相得益彰的区域合作的大旅游区;最后,旅游业是一个包含面广、关联度高、综合性强的经济产业,它渗透到众多行业和部门之中并与之融合。如果只由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抓旅游,很难在短时期内见效,因此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发展旅游的整体合力,这些都必须依靠政府的行为才能完成。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形象宣传更多的是依靠川藏地区的整体形象,单个地区或单个企业是难以直接完成的,同时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造成区域内相似的节庆旅游产品的恶性竞争,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得到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政府领导下的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配合。因此,要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发展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业,主要途径有如下五点。

4.2.1.1 制定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战略,完善旅游发展体系,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发展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首先就必须在构建四川、西藏两地协同创新发展的平台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整体发展战略,而不能各自为政。由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和关联性较强,要想最大限度地促进川藏地区共同发展节庆旅游产业,最佳的选择就是由四川和西藏两地政府主导两地的节庆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因此,需要川藏两地的政府部门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共同研究制定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格局与空间分布、产业化开发的重点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方案,并在资源配置、建设投资方面予以规划。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是一个大产业群的核心,涉及许多行业、部门和地区,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关系,并给予资金支持。需要加大政府主导的力度,科学制定节庆旅游产业政策,调整优化节庆旅游产业结构,促进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川藏地区的支柱产业。

4.2.1.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整体竞争力

川藏地区受经济水平落后和自然条件差的影响,旅游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不仅影响了其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还严重制约了其节庆旅游业的发展。例如,西藏阿里地区近20 年来的旅游发展基本上呈粗放式,目前是西藏全区唯一一个不通沥青路面的公路的地区,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一些景点根本就不通公路,严重影响了旅游产品的提升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川藏地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已对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就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其主要接待服务大部分集中于中小城镇和各级政府所在地,而很多重要的旅游景区却集中在边境县(市),且离县城及主要交通要道较远。加之交通条件差,很多景区无接待设施,游客的安全、卫生都无法保证,尤其是那些自然景观相对集中的边境县更是如此,其面临的突出问题都是交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我国,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始终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不管是政府直接投资,还是制定相关政策以吸引民间投资进入,都离不开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所以针对川藏地区的基本情况,两地政府应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倾斜,尤其是在交通条件的改善方面,要积极加大航空和旅游景区与国道、省道之间的陆路交通的建设步伐。在基本建设投资和贴息资金中,要按照一定比例将资金用于川藏地区的重点旅游设施建设。凡以改善贫困地区经济为目的,以贫困乡、村、户为项目实施和受益对象的,开发旅游资源,修建旅游基础设施,新建旅游企业均可向政府申请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并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4.2.1.3 加大全区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和促销力度

川藏地区的节庆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如果各个地区都各自为战,独立进行宣传,则会在市场上形成川藏地区节庆文化旅游存在多个形象而没有核心旅游形象的混乱局面,同时也会增大各个景区、旅游地的宣传成本和难度。采取政府主导战略,确定川藏地区节庆旅游鲜明的旅游形象,突出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资源主体的特色。统一规划和包装,灵活运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多种宣传手段,通过制作民族节庆旅游宣传品、举办民族节庆旅游产品的展销及文化知识竞赛、邀请进行实地考察等方式,形成统一的市场销售网络。确定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的主题形象后,通过市场调研及市场细分,确定不同产品的目标市场。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采取不同的促销策略。针对日本、美国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等主要境外市场,多运用现代化手段,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适时加强联合促销,扩大市场份额。针对国内民族节庆旅游产业发展日渐成熟的趋势,采取旅游新闻发布会、旅游说明会、国内旅游交易会等多样化促销形式,吸引国内游客,努力改变“等客上门”、依靠“地接团”被动生存的局面。在政府主导下,加强与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合作、包装、策划,打响主题创意鲜明、整体形象突出的“大川藏旅游区”概念,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使“大川藏旅游区”的知名度得以全面提升。时刻关注市场变化,了解消费者最新需求,以调整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品的市场适应性,提高其整体经济效益。(www.chuimin.cn)

4.2.1.4 加强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工作

节庆旅游人才的兴旺是节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节庆旅游人才的培养单靠某个企业、某一地区很难完成,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节庆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四川、西藏近几年在大力培养节庆旅游人才,但是目前两省区的节庆旅游产业仍然缺乏高素质的人才,能够从事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的人才更是稀缺。针对这种情况,应在以下三方面加强川藏地区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要建立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的人才教育平台和专家库,打造两省区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并且吸纳知名节庆旅游专家、民族文化研究者、环保学者等组成旅游顾问班子。借助他们建立旅游智囊团或专家库,开展决策可行性研究。所聘专家应既掌握国内外节庆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又了解川藏地区的具体情况,将理论素养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外地专家与本地专家相结合。专家库成员既要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熟悉情况、跟踪研究,又要适时增补。二是要建立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的人才协同培养平台,加大培训力度,建设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行业管理队伍、旅游企业管理队伍、旅游服务人员队伍。三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优惠措施,营造良好的节庆旅游人才成长环境。推进旅游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加强职业规范和道德教育,实行持证上岗和等级考试制度。

4.2.1.5 正确处理发展节庆旅游业与保护人文和生态 环境的关系

川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人文资源,决定了大规模旅游开发必将带来不可忽视的冲击,而川藏地区的人文和生态环境又是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需要避免川藏地区节庆旅游开发给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从经济学“公地悲剧”的理论出发,平衡川藏地区节庆旅游开发和保护关系的最佳责任人只能是政府。因此需要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做好川藏地区节庆旅游开发与保护人文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川藏地区节庆旅游开发中,要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正确处理好发展节庆旅游业与保护当地环境的关系。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居民与发展节庆旅游的关系,不要人为地搬迁与自然环境非常协调的居民住户,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原则,防止对人文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除了要对人文和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川藏地区旅游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体系的建立还不够完善,因此在节庆旅游业的发展初期,还必须通过政府主导的行政管理手段进行指导、协调和干预。

总之,实施政府主导战略,特别是在川藏地区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能够卓有成效地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发展节庆旅游产业的合力,推动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业尽快走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