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缺失是制约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根本出路是打破传统模式依赖,突破既有机制的禁锢,构建适应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机制。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
2023-10-28
宁世群(1990)按照节日的内容,将藏族传统节日划分为宗教性节日、生产性节日、藏历年节和文娱性节日等四类。[13]林继富(1991)认为包括苯教和佛教在内,宗教文化对藏族民间群体意识和精神的影响深远,藏族的节日源头可能表现为宗教活动。[14]旺宗(2008)以拉萨地区的节日民俗作为研究对象,从节日的分类和特点,节日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民俗文化内涵,对民俗生活的作用,节日文化未来发展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和分析。[15]王德和(2010)研究了四川凉山州甘洛县尔苏藏族传统的“渣卓”节日文化,发现“渣卓”“布渣卓”和“拉巴”是三个相互联系的民俗节日,其所形成的节日文化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祭拜天神等本地民间信仰文化特质,并提出对这些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研究与保护,有利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16]李玉琴(2012)通过对四川甘孜州的新龙县“十三”节和丹巴县“香古”年这两个传统年节的对比研究,发现两个地方性年节因节庆地域的不同、历史和民族文化发展背景的不同而自成体系,同时又具有不少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两地藏族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17]黄林(2013)以四川甘孜康定“转山会”、甘南“香浪节”以及西藏的“雪顿节”和“望果节”为例,对藏族地区节庆中的休闲习俗进行了介绍。[18]扎西尼玛(2013)对藏历新年的演变及传统习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从藏历十二月初直到新年初五的整个活动流程和活动内容。[19]杜莉梅、马汉钦(2001)指出在所有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有赛马活动,赛马常以母题的形式在节日中显现。[20]丁玲辉(2007)认为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是以传统节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传统节日是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传承载体。[21]冶青措(2009)认为藏族的传统节庆旅游活动是展示藏族艺术的舞台,是传承和弘扬藏族艺术的盛会。[22]曹娅丽、邸莎若拉(2013)通过考察拉萨雪顿节中的藏戏表演,发现藏戏表演得以延续与传承的根基便是节日传统的传承,雪顿节等节庆旅游活动已经成为藏戏遗产保护的载体。[23]旺宗(2013)以西藏堆龙德庆区望果节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藏族的传统望果节和现代望果节,认为现代望果节呈现出组织形式一体化、宗教仪式简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参与娱乐现代化以及导向综合性等特点。[24]岗措(2015)从藏族分布的不同地域出发,梳理分析了藏族民俗节日在地域上的主要特点,包括相同的节日内容在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时间安排;藏区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自然形成了牧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差别,因此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俗节日。[25]王新平(2015)以藏区节庆中的常见仪式活动“煨桑”为对象,研究了该仪式的起源、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认为该仪式的形式和内涵是认识藏族宗教信仰、思想观念和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26](www.chuimin.cn)
有关川藏地区节庆旅游资源与产业开发研究的文章
目前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缺失是制约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障碍。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根本出路是打破传统模式依赖,突破既有机制的禁锢,构建适应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机制。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的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
2023-10-28
作为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与普通旅游产品类似,主要由三类要素构成。此类要素是构成整个旅游者体验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旅游者实现旅游行为、获得旅游体验的主要平台。......
2023-10-28
现有的相关文献根据川藏地区的节庆旅游资源特色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针对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显起到促进川藏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对川藏地区节庆旅游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①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② 过于侧重对于川藏地区传统节庆旅游活动的内涵研究,对节庆资源的开发研究不够。......
2023-10-28
从全球节庆旅游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较为单一的节庆旅游活动正在逐渐失去旅游吸引力,多元化的节庆旅游活动以及相关的传统旅游要素共同构成的节庆旅游产品才是今后节庆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目前,将节庆旅游活动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的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产业,必须将节庆旅游产业的多元化作为今后的主要发展原则。从主办者的多元化来看,节庆旅游活动的主办者可以是政府主办、企业主办、社团主办、社区主办,各类节庆并行不悖。......
2023-10-28
关于节庆旅游目前尚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概念界定模糊不清,存在相互包容和混用的情况。从国内的相关研究来看,对节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较大分歧,主要表现在对“事件旅游”“节事旅游”“节庆旅游”等概念的探讨上。戴光全也把广义的节庆等同于节事,认为狭义的节庆专指各种节日。......
2023-10-28
卞利强、洛桑通过研究藏族传统节庆中的民族体育活动,包括赛马、斗牛等,指出一方面传统节庆是产生民族传统体育的土壤,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在节庆旅游活动中延续,体现出节庆旅游活动与传统民族体育活动之间的互动影响,以及传统的体育歌舞活动在藏族民间的文化认同、社会整合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效应。康巴藏区节庆体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2023-10-28
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的前提是协同培养目标的定位。川藏地区节庆旅游人才协同培养涉及政府、高校、企业、研究院所、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
2023-10-28
林丽花等将西藏节庆旅游活动纳入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论证了开发西藏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及可以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开发方面要做好宣传策划工作,稳步扩大客源市场,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营造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氛围。[38]蔡小叶、唐兵飞通过对西藏山南地区藏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提出要将生产、服装、节庆、人生礼仪、饮食、居住与建筑等文化内涵统一在“体验式生态旅游”这样的旅游模式下进行开发。......
2023-10-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