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选择理性思考的教育思考方法

选择理性思考的教育思考方法

【摘要】:选择恰当的收尾方式。这样的结尾,就属于封闭式的,具有确定性的教育思考。开放式结尾就是在文章末了不给出明确的解答,或者只给出部分解答,引发读者的联想和自我反思。俗话说,编筐织篓,重在收口。前面的文字虽然在理论上算是一种回答,却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写的多了,思考的多了,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对于任何文章来说,结尾都是升华主题的“点睛”之处,教育叙事亦是如此。一篇教育叙事,无论故事写得多么精彩,反思多么到位,若没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便成不了一篇成功的教育叙事。接下来,我想就如何写好教育叙事的结尾,谈谈自己的感受。

选择恰当的收尾方式。教育叙事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教师对某个教育故事进行研究后的成果展示,所以它的结尾具有发布“研究成果”的功能。因而要在结尾告诉读者,你最终有什么样的主张和建议。通常来说,教育叙事的结尾有两种方式:一是封闭式结尾,二是开放式结尾。

封闭式结尾就是在故事终了,给读者一个明确的回答,一个清晰的教育主张。我曾经写过一篇《有意义与有意思》,说的是儿子生日那天,儿子想马上吃生日蛋糕,而我则想给他留下一张照片,便阻止他吃,结果弄得儿子哇哇大哭。就这件事,我从自己的“追求意义”和儿子的“在乎意思”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最终得出了一个明确的主张:“任何事情都有‘度’,一旦‘有意义’被过度关注之后,事情就会变得没有意思。而对于教育来说,一旦没有意思了,‘有意义’也就无从谈起。”这样的结尾,就属于封闭式的,具有确定性的教育思考。开放式结尾就是在文章末了不给出明确的解答,或者只给出部分解答,引发读者的联想和自我反思。这样的结尾,往往只有在无法获得结论,或者结论很难概括全面时才会使用。我的一篇文章《谁在杯子上加了一个盖儿》,最后的结尾是两个问句:“其实我想问的是,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又是谁在杯子上加了一个盖儿?”接连反问,虽未直接道出自己的见解,却可以引导读者获得无数个迥异的答案,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收笔。

收笔要出乎常人意料。俗话说,编筐织篓,重在收口。可以说,一篇教育叙事的质量,就是由最后收笔水平的高低来决定的。教育叙事在收笔时,一般要用顺理成章的神来之笔,抖出一个谁也料想不到的见解,具体的标准有两个,即:说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达到“不循常人思路,出乎常人意料”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反思要深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寻常人想不到的结论;二是视角要独特,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位置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独特的视角看到的风景也一定是独特的。

怎样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结尾?这是我最常被别人问到的一个问题。前面的文字虽然在理论上算是一种回答,却不是最有效的方法。那么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坦白地回答,没有。好文章不是教出来的,最优秀的游泳健将肯定不是靠背诵游泳技能背出来的,只有下水,才会游泳,只有经常游泳,才有可能成为游泳高手。如果非要回答一个方法的话,那就是多读、多思、多写、多悟、多观察。多读一些别人的优秀文章,多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教育叙事。写的多了,思考的多了,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学会用别人的嘴巴说话。有的时候,故事写完了,反思却不好进行,更无法获得理想的教育主张。有一些意思想表达,却又感到无能为力,自己的语言严重匮乏,根本表述不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从一些老师的求助情况来看,很多人写作就是卡在了这个地方。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我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选择请别人来替我说话。请谁?名人大家的经典语录,流传甚广的经典故事,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点明主题、升华主张。我曾经写过一篇《没有你想得那么复杂》,在写完一个年轻班主任过分紧张于学生的一举一动的故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很准确的反思路径。这时候,我记起了一个“请喝可乐”的故事,便把它引入我的文章中,让这个小故事帮我讲完了我想讲的故事。一位年轻老师曾经让我帮忙看一篇文章,写的是自己外出借班参加讲课比赛,不忍让一个“笨蛋”学生伤心而坚持让她参加了讲课比赛,课堂上,这个学生为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讲课进行得并不顺利,但他毫不后悔。文章的结尾原本很普通,却因为加了狄金森的一句诗而点亮了主题,那句诗是: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当然,这些故事和名句的信手拈来,得益于我们的读书——阅读一定是可以促进我们的写作的。

其实,写作本无法,条条框框多了反而会束缚自己的手脚,成为一种羁绊。我讲这些的目的,是希望老师们掌握一些叙事写作的基本原理,了解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倘若能够帮你少走些弯路,那就是最值得欣喜的事情了。

附:

除非,你拐个弯

临近考试,我想用实物投影仪给学生展示单元试卷的标准答案,却怎么也找不到多媒体展台的钥匙。

问学生,学生齐答:“好几天没有见到钥匙了,班主任已经调查过,就是找不到。”

钥匙是不会自己跑的,一定有人给挪了个地方。

“那真遗憾,答案只能手写了,费时费力的。”我做出很无奈、很痛苦的样子。

教室里掠过一点淡淡的同情。“就是呀,要是有钥匙就好了。”很多人这样说。

“唉!”随后是一阵叹息。

我用余光瞄了瞄早就“心仪”的小家伙。果然,有丝压抑不住的幸灾乐祸浮在他脸上。

“津伯,老师请你帮个忙好吗?”(www.chuimin.cn)

“干吗?我又没见钥匙。”

“不是找钥匙。是请你帮老师把答案抄在黑板上。”

“我写字不好,你找别人吧。”

“别人都不如你写得好,答案也不多,才四五张纸,抓紧写的话也就一节课的时间,要是写不完下节课接着写,帮帮忙!”软话里透着一股强硬,意思是你别无选择。

“那——我想想哈。我还是给你找钥匙吧,或许能找到。”

四下瞅了瞅,“老师你看,钥匙不是在那里吗?”

那瞅里,都有点装腔作势。

顺着手指的方向,我看到钥匙静静躺在高高挂在黑板上方的音箱上。

可以肯定,钥匙自己一定跑不到那里。但,只能笑笑。

“谢谢你,帮我取下来吧!”

桌子、凳子摞在一起,他身手敏捷,看起来很熟练,将钥匙顺利拿下来。

“挺熟练的呀!”

“是!哦,不是!”

他笑,我也笑。只不过他挠着头,我没有。

既然把钥匙藏在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就有他感觉很充足的理由;既然好几天都不愿意说出来,就不会在我的课堂上拿出来。

除非,你拐个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