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强调了帝王受命易姓、报告成功“必于泰山”,足见泰山被认为是“万物交代之处”、主万物之生的思想根深蒂固。历代有作为帝王的封禅、祭告泰山,无不遵循这一传统观念而进行。泰山主生的观念率先引发了古代帝王的封禅活动。东方主生观念还深度影响了古时的传统礼制。总之,由古老“五行学说”形成的泰山主生观念,是导致先民朝拜泰山、帝王祭祀泰山的主要原因。......
2025-09-30
泰山的壮丽景色与宗教地位,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学士攀登游览的名胜之地。在饱览壮观的山川美景之后,他们大多会触景生情,感慨万端,赋诗题名,刊石留念。现存泰山及泰山周边的历代题记、题名达数百种,如岱顶的“一览众山小”、“天颜咫尺”、“五岳独尊”、“晓日观沧海”等,大观峰摩崖上的唐代刘仁愿题名、颜真卿题名(无存)、道士董灵宝投龙设醮题名和宋代、明代的大量游客题名等,桃源峪、避风崖、斗仙岩等处的唐宋题名等。从中可以发现大量古代著名历史名人的踪迹。这里还有大批歌颂泰山风景与历史的诗歌文章被刻写成碑石、摩崖保留下来,充实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如岱庙中的环咏亭石刻,就收集了历代文人咏颂泰山各处风景的诗歌,刻成“九十五碣”。这些题记、题名,散布在泰山的各处景点内,其文字内容与自然景色相辅相成,或说明景点的自然特色,或介绍景点的历史掌故,或抒发游览的真情实感,从而引发后来者的心神共鸣。它们不仅是简单的历史文化记录,而且深深地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充分表现了泰山的人文文化,从而成为泰山景观中密不可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各地名胜之中,多有相似的石刻题记,如桂林、浯溪、华山等等,但是很少有像泰山题记这样,能具有如此丰富的内涵与如此悠久的历史。它与泰山名胜的风景地貌实现了有机结合,是可贵的人文历史景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泰山刻石昭示着书法艺术不断创新的活力。传承、创新、发展是书法艺术的嬗递规律,三者辩证地统一于书法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换言之,书法艺术就是在不断传承、创新、发展,再传承、再创新、再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进程中得以存在、延续和发展的。传承是向由传统积淀而成的“土壤”汲取营养的过程,创新则是书法艺术实现“新跨越”、“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既是传承和创新的目标指向,又为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外部条件。纵观泰山刻石所表现的书法艺术,可见秦汉的雄浑与稚拙、魏碑的博大与雄强、晋人的潇洒与飘逸、唐代楷草的谨严和豪放、宋人书品的重意、明人丹书的尚态以及清中晚期的碑体复兴等,基本上涵盖了中国书法的传承、创新、发展历程。可以说,每个时代的泰山刻石都有鲜明的艺术追求和独有的艺术特色,中间既是一个传承关系,又是一个创新关系。攀登泰山,随着峰回路转的一步一景,领略沿途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每一位游客惊叹之余,都会受到深刻的启迪,萌动不断探索的创新欲望。这在当今的竞技社会,具有重要的激励意义。(https://www.chuimin.cn)
相关文章
都强调了帝王受命易姓、报告成功“必于泰山”,足见泰山被认为是“万物交代之处”、主万物之生的思想根深蒂固。历代有作为帝王的封禅、祭告泰山,无不遵循这一传统观念而进行。泰山主生的观念率先引发了古代帝王的封禅活动。东方主生观念还深度影响了古时的传统礼制。总之,由古老“五行学说”形成的泰山主生观念,是导致先民朝拜泰山、帝王祭祀泰山的主要原因。......
2025-09-30
因黄巢未派兵追剿唐僖宗,亦未消灭关中唐廷禁军,致使唐僖宗得以喘息转圜,遂调兵遣将,组织反攻,同时笼络沙陀族酋长李克用出兵相援。黄巢残部退守泰山一带,同年七月败亡狼虎谷。不久,黄巢从子黄皓率余部续举义旗,号“浪荡军”,向南用兵。黄巢义军流动作战期间,曾多次用兵齐鲁,剑指泰山周边,并最终败亡于此,在泰汶地区留下许多屯兵遗址及其传说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引发后人无尽的遐想和多重的思考。......
2025-09-30
在旅游市场细分化的趋势下,旅游景观设计要求根据所在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植物、地形等资源,结合特殊的人文资源,创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观,从而实现人们“换个环境”的旅游目的。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中,独树一帜的热带景观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设计师运用极其丰富的景观手段营造了万花筒般奇妙的世界,是迪士尼旅游成功的关键。......
2025-09-30
解构主义反映在景观建筑作品上,其特点是赋予建筑各种各样的形式内涵,与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的秩序、整齐简单划一的形体设计倾向相比,解构主义建筑师常常采用各种散构和分离的手法,把习以为常的事物颠倒过来。景观建筑是一个城市面貌和景观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其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它的存在恰好成为解构主义在设计领域影响的主要对象。解构主义正是极力反对这种整体性,它拒绝综合,崇尚分离,主张冲突、破碎,反对和谐统一。......
2025-09-30
书界公认,泰山刻石肇于《秦泰山刻石》,是现存最早的泰山第一书刻,镌写着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由此见证泰山书法艺术的开端。《秦泰山刻石》原立岱顶,几经移位后,最终置于泰安岱庙博物馆保存至今。两刻据考均为丞相李斯所书。《秦泰山刻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与《秦琅琊刻石》并称稀世珍宝。对于李斯小篆和《秦泰山刻石》,历代史家、书家、书法理论家评价甚高,推崇备至。......
2025-09-30
孔子思想扎根泰汶地区,还得力于分布泰山周边弟子们以儒家道德为标准的立身行事。其中的曾参、有若、冉耕、林放、子路等人,均以老师的道德品行为榜样,积极践行儒家精神,从而使泰汶地区的儒学文化色彩更加浓厚。孔子在总结弟子们的特长时,把冉耕列为德行优秀者之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从其说:“孔子以为有德。”孟子在评论孔门弟子时,则把冉耕列为德行的首位。孔门弟子践行儒学于泰汶地区,是孔子行走泰汶的继续和延伸。......
2025-09-30
历史景观的管理是对遗产使用和安全的管理。保持历史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护景观的多样性、可识别性和活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同时要求持续的管理,以恰当的政策提供整体性保护的框架,以确定承载力的方式定义历史景观可接受的变化。历史景观保护政策的形成必须听取公众的建议,保护机构必须和地方公共团体、个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2025-09-30
泰山刻石书法的源头可追溯到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陶器上的象形文字。[1]现存泰山刻石虽然没有发现象形文字,但书界一致认为大汶口出土的象形刻纹,系中国书法艺术的渊源之一。据现代学者研究,原始社会晚期的岩画符号、陶器刻划符号以及八卦符号等,均被认为与汉字的起源有联系。......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