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失守后,国民党军队退到黄河以南,留下八路军在华北坚持开展独立的游击战。八路军只有一个连,战士们分散在十多公里的广阔地带上,从四面八方向日军袭击,不时改变射击位置。这两种战术,八路军经常使用于游击战。八路军在敌后积极地开辟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在延安设立的后方总部留守处,在这年12月改编为八路军留守兵团,萧劲光任司令员。日军的围攻部队在南北军城会合,发现目标再次消失。......
2023-12-07
夜幕渐渐拉开,畏怯夜战的日军开始收缩战线,退出前沿阵地,就近入村宿营,只留少数兵力警戒主要交通线和道口,对守军实施包围监视,企图次日再度合击,重复昨天的战事。八路军首脑机关则早已决定利用日军的弱点,实施夜间隐蔽突围,转移到外线寻机作战。
但八路军能否成功突围,依然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数千人的夜间行军,极易暴露目标,受到攻击。
陆房山外的各个路口相继燃亮了熊熊篝火,值守日军头顶钢盔、手持长枪,在火光中来回游走,张望四方,机警的军犬敏锐地窥视着原野,监听着风吹草动。 自视高明的尾高龟藏在部署夜阵时,显然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即燃放篝火不仅暴露了军事目标,而且缩短了人、犬的视线,百米开外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清楚。篝火所起的作用,无非是便于近距离观察和为自己提气壮胆。这一笨招,是日军围困对手常用的套路,正好为八路军实施夜间突围指明了方位。
多勇少谋的尾高龟藏没有在陆房东南方向的路口点火设哨,故意留出一个破绽,入夜后则在小汇河沿岸布下重兵,妄图诱骗八路军中其奸计,实现伏击目的。 日酋的“小儿科”岂能瞒过八路军指挥员们的火眼金睛?在686团指挥所里,代团长张仁初和政委刘西元仔细观察着周际的敌情。张仁初指着东南方向说:“老刘,你看,那边没有火堆。”刘西元顿时警觉起来,东南方向明明有一条通往山外的土路,又有枯水季节的河道可行,为什么没有火光呢?是敌人的疏漏吗?不,尾高龟藏定是另有图谋。想到这里,刘政委作出了判断:“圈套,准是圈套。”张代团长接上说:“对。敌人企图让我们从这条路走,中他们的埋伏。”两位久经沙场的团首长不谋而合,相见略同。[38]
115师师政治部副主任黄励按照司令部提前商定的方案,部署了分路突围的具体行军路线。原计划大部队分三路行动,出发时根据实际情况又变为四路:第一路为师、团机关,由686团护卫,在代师长陈光、参谋处长王秉璋的率领下,向西南方向转移,翻过岈山,进至东平无盐村一带;第二路为师政治部、辎重营、通讯营等,在师特务营的掩护下,由政治部副主任黄励带领,经下庄(今属安临站镇)向南,跨越泰东公路,渡过大汶河,抵达无盐村;第三路为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等党政机关及国民党肥城县政府人员,由津浦支队、泰安(西)独立营和田家滨旅余部护卫,在鲁西区党委书记张霖之的带领下,向南经前、后寨子(今属肥城市安驾庄镇)一侧,过泰东公路、大汶河,抵达汶上五区南陶城(今军屯乡南陶村)一带;第四路为师供给部等非战斗人员,由冀鲁边7团护送,在供给部部长邝任农、政委彭显伦的带领下,向南经鸠山、琶山东侧,过泰东公路、大清河(汶河东平段),抵达东平南城(今彭集街道南、北城子村)一带。除上述四路大军外,还有一路是山纵6支队2团2营的两个连,在营长张杰的带领下,先进至老树峪一带与张北华司令员所在的支队司令部会合,然后向西南突围,进至榕花树村一带,向段君毅所带的6支队3团靠拢。
突围大部队之所以向南而行,首因是罗荣桓政委所在的东汶支队、115师政治部宣传部长陈明率领的汶南支队、山纵6支队1团以及宁阳独立营、东平独立营等地方武装在汶河以南地区活动,便于掩护接应;次因是南线战事不甚激烈, 日军并未将鸠山、琶山、望鲁山一线作为进攻重点,估计有隙可乘,容易突破;又侦察得知,10日晚封锁汶河的日军战斗打响后已经撤防前移,这就为突围部队涉过汶河排除了障碍。实践证明,陈光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至于战后有人抱怨陈光起初就应该坚持走南路,不该中途北返,被迫打这一仗,徒增伤亡。对这些有违军事常识的非议,陈光一笑了之,不与理会。审时度势,灵活应变,是一个指挥员必备的素质和坚守的底线,一些地方干部哪里懂得这些呢?只会不负责任地瞎嚷嚷,乱发无知议论。
师部决定:突围行军一律避开大道和村庄,“如隐蔽突围不成,则强行突围。”[39]并提出了严格要求:一是部队轻装前进,丢掉所有无关紧要的重负,就地掩埋辎重军品和重武器;二是带好弹药、电台、银圆和重要文件,确保万无一失;三是妥善处理好伤员,轻者随行,重者就地安置;四是部队一律枪上刺刀,压满子弹,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准备战斗。严令各路突围人员必须坚决服从命令,不得自由行动,不得发出响声和亮光,并规定了联络信号和注意事项:人人左臂缠上白色毛巾,作为夜行军的识别标志;战马一律勒口、坠尾、套蹄,防止嘶鸣和踏响;炊事员则须紧扎炊具,杜绝急行军途中碰撞出声。
这一天是农历己卯年三月二十二日,正值月黑星繁、幕色浓重之际,又有春夏之交的山野薄雾笼罩,为突围部队隐蔽行军提供了天然条件。
一线部队接到师部的突围命令后,迅速撤出阵地、收拢集结,进行了简短动员,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同时埋锅造饭,让煎熬了一个白天的战士们吃饱喝足,恢复体力。临行前,686团1营2连连长龚玉烈在检查准备工作时,还让整装待发的战士们逐一蹦跳,听验是否发出了铁锹、武器、弹药的碰撞声响。
晚10时许,待侦察兵归队报告了沿途无敌情的消息后,各路突围部队悄无声息地隐身夜色中,朝着篝火方向摸去。为了迷惑敌人,担任后卫任务的686团2营派出数支小部队,四处骚扰敌军,制造守军仍在陆房一带的假象。部队出发时师直骑兵连(仅剩半个连)派出9名骑手,3人一组,向东面的济兖公路方向佯动,边策马打枪,边扔手榴弹。这样一来,闹得日军紧张万分,仓促鸣枪放炮,不时军犬狂吠,营地躁动,但却难以判断虚实,开展有目标的军事行动。
作为686团首长的张仁初和刘西元,对护卫师部突围的任务高度重视,行军前进行了认真研究、周密安排。二人一致认为,作战部队兵员少、武器差、弹药缺,强突硬拼必定造成较大伤亡,应该设法插缝穿隙钻出敌人的包围圈。他们请来了熟识当地山川道途的簸箕掌村农民郝京贤作向导。在他的引导下,刘西元率686团1营和特务连作前卫,师、团机关居中,张仁初率第2营殿后,沿着沟壑小路,悄声向西南方向疾进。战士们鸦雀无声,蹑手蹑脚,一个紧跟一个地摸黑迅走,两眼紧盯着前人胳膊上的白色毛巾,生怕迷失方向,掉队落伍。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趁敌人尚未发现突围部队的行踪前,神不知鬼不觉地穿透敌人的包围圈,尽快到达目的地。行军中不时有人失足摔倒,但都没有发出大的声响,一个个赶紧爬将起来,全然不顾伤痛,一步不落地紧随其后。每过一个村庄,前卫部队就派出警戒兵力,埋伏于村边的麦田,监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突围部队离日军的篝火游哨最近时,只有300米左右,但日军却被腾腾燃烧的火光迷住了眼睛,竟未发现数百米外疾行如飞的千军万马。
师部一路行至岈山老鹰嘴下,只见峭壁陡立,遮天蔽空,伸手不见五指,难以分辨道路和深沟。多亏向导郝京贤稔熟地形,引导队伍一声不响地攀上了老鹰嘴。刘西元、王六生后来撰文回忆道:“好不容易绕到一条小沟处,我们跳过几具横倒的敌尸,沿着山坡悄悄地爬上去,快到山崖口时,忽听得日本兵喝一声:‘答累嘎(哪一个)?答累嘎?’我们没有吱声,那哨兵‘叭叭’开了两枪,子弹擦着头皮飞过。此刻,前面‘轰’地一声,不知谁愣头愣脑地回击了一个手榴弹。这下日本兵醒悟了,山上传出哇啦哇啦的喊声,急促的哨声,还夹杂着军犬的叫声……敌人不知向什么方向去了。我们的队伍在飞快地奔走。由于夜黑,师直属队的人员有些掉队了,前面的部队只好在原地等候。大家侧耳谛听山上的动静,生怕遇上日军,不多时,沟里影影绰绰上来一支队伍。大家连忙上好刺刀朝前摸,到近前一看,却是掉队的人员跟上来了。原来在过悬崖时,他们听见前面枪响,灵机一动,把几根绷带吊在树桩上一个个滑到沟底,向沟外摸来。当翻过岈山时,我们看到炮弹爆炸的闪光映红了陆房周围起伏的山岭。原来日军被我们留在陆房的小部队迷惑住了,以为一一五师还在他们的包围之中呢。这下,我们心中松了口气。哪知随即又传来一阵杂乱的‘得得’声。贴地一听,‘啊!’敌人的骑兵追来了。我们就地趴下,摒住呼吸,一动也不动,战士们握着打开保险盖的手榴弹,等待日军靠近。起伏的麦浪盖在我们身上, 日军骑兵哗哗地从我们身边过去也没发现。”[40] 12日拂晓,师、团机关这一路突围部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顺利抵达东平县东平无盐村。负责袭扰敌人的小股部队和骑兵小分队,完成任务后也于12日凌晨撤回,天亮后归建。师部通讯营到达无盐村后,立即架设电台,分别向八路军总部和罗荣桓政委报告了胜利突围的消息。
与此同时,津浦支队护送的鲁西、泰西党政机关,请牛家庄村民孙树发作向导,机警地躲过日军的监视哨,越过枯水季节的大汶河,于12日凌晨抵达目的地;冀鲁边7团护送的师直后勤等非战斗人员,在当地向导(姓名不详,返回途中被敌杀害)的引领下,顺利到达指定地点。山纵6支队2团2营奉686团命令,也按照预定计划实现安全转移。
向南突围的四路大军,只有黄励带领的第二路不太顺利。可能事情紧急未找到合适向导的缘故,中途因路径不熟而出了一些偏差。该路大部虽然在特务营的掩护下突了出去,但却丢掉了一部分机关人员。这些丢掉的人员,其中一部分在师部通讯科长张维的带领下从红山口向南突围成功,还有一部分途中被日军发现冲散。据时在115师保卫处受训的张魁三后来回忆:“我们直属队沿一条大沟,向东南冲去,被敌人发现,机枪、小炮,一齐朝我们打来,火力很猛,被迫退了回来。我们保卫队受训的一部分人,突了出来,上了望鲁山,又向东南走,到了龙岗石(今属肥城市安驾庄镇),在那里呆了一天。还有许多逃难的群众,和我们在一起。”[41]这部分人两三天后,才与大部队会合。除此之外还有突围中掉队的200多人,被负责接应的汶南支队、宁阳独立营收留,之后武装护送至无盐村一带归队。
5月12日这天,115师代师长陈光在无盐村与匆忙赶来的政委罗荣桓会面,二位首长像久别重逢的战友,握手互慰,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在这之前,罗荣桓得知115师主力部队及地方党政机关被围的消息后,由于失去电台联系,为此分外焦虑。直到罗荣桓政委见到胜利归来的陈光代师长,才抚平了那颗忐忑的心。5月13日,罗政委在无盐村115师师部召开干部会议,总结陆房战斗时说:“一一五师东进以来,陆房战斗是最大的一次,也是最艰苦的一次。我们是被迫作战,但由于全体指战员英勇战斗,各部队密切配合,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的合围,对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有重大的意义。”[42]
然而,部队和党政机关却蔓延着各种不同的议论,对陆房反围战的评价贬褒不一,莫衷一是,有的甚至微词“指挥失误,处置不当”。为进一步统一党政军民的思想认识,不久在望驾村(无盐村附近,今属东平街道)举行的祝捷大会上,罗荣桓政委特意安排陈光代师长总结了此战的成功经验,而罗荣桓则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陆房反围战胜利的重大意义:“第一,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合围计划,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有力地支援了山东及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斗争。第二,保存了我军的有生力量,尤其是保存了师部领导和师直大批领导骨干,这对于以后我军的发展壮大,对开辟和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三,保卫了当地党政机关干部,也是我军入鲁后,以劣势兵力和装备战胜日本侵略军合围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赢得了泰西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军的信任,进一步扩大了我军的政治影响,极大地鼓舞了泰西、鲁西地区的人民群众。打开了这一地区的抗日局面,奠定了根据地的抗战基础。陆房战斗的胜利是一一五师在地方党政军民的积极支援和配合下取得的,是泰西抗战史上的一曲凯歌。”[43]
尽管罗荣桓充分肯定了陆房反围战的重大意义,很快就平息了各种异议,但作为此战最高指挥员的陈光,心里一直为伤亡300多名指战员而纠结不已,曾一度情绪低落,难以释怀,后经罗荣桓的开导、鼓励,才卸下思想负担,重振精神,一身轻松地投入战斗。这一情形,在《罗荣桓年谱》一书有所披露。另外,陈光夫人史瑞楚临终前留下遗言,嘱其子女逝后葬于陆房革命烈士陵园,永远陪伴在那场惨烈战斗中光荣牺牲的英灵。史瑞楚的举动,含有替夫还愿的意味。想必陈光生前念念不忘那些英勇献身的战友,在夫人心目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为鼓舞抗日军民的战斗士气,115师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赖可可根据罗政委的讲话精神,满怀激奋之情,写下了一首《庆祝陆房战斗胜利》歌词:
伟大的战绩,
十年来的光荣。(www.chuimin.cn)
陆房残酷的战场上,
粉碎了敌人扑灭我们的迷梦!
不怕敌人的合击与围攻,
更不怕敌人猛烈的炮火轰。
钢铁一般的意志,
怎样也不能动摇,
冲!冲!
没有个人的偷安,
只有英勇的冲锋!
胜利的突围,
党艰苦培养的成功。
我们应当欢呼——
万岁!
我们的存在,
就是敌人灭亡的丧钟![44]
歌词由115师政治部宣传部所属的宣传队宣传员牛元福谱曲,旋律优美动听,音调高亢激越,立即唱遍泰西大地、汶水南北,鼓舞着千千万万抗日军民前仆后继,奋勇向前。
与八路军突围后的欢欣鼓舞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军合围计划流产后的沮丧、恼怒和疯狂报复。5月12日早8时, 日军的百余门大炮再次咆哮,对陆房四周的山头狂轰滥炸,一夜惊魂未定的日军,在督战队的驱使下重新发起了进攻。遭受重大创伤的日军攻击部队,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从四面八方向陆房周边的各个山头攻击、包抄。因为在昨天的大战中,他们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屡屡受挫,伤亡惨重,真正领教了八路军的强大威力,饱尝了异国山地作战的苦头。然而,这次的日军冲锋却没有受到任何阻击,直到占领了制高点,仍未见八路军的踪影,一时满腹狐疑,惊讶叫嚷:“八路军飞上天去了!”[45]敌人百思不得其解,昨天还是屡攻不破的钢铁阵地,今天却山在人空,难道八路军真的插翅飞走了?尾高龟藏得报合围扑空的消息后,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一冷酷现实。他亲赴陆房一带查验,面对这个被戏弄的尴尬结局,不得不承认合围计划的彻底破产。然而, 日军却刻意屏蔽了这一败绩,以致二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出版的战史图籍中不见只言片语的记载。具有权威性的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一书,其中谈到日军在泰西作战时,就未言及此事。这与整个侵华日军瞒报或少报战损实情有关。不过,纸里包不住火。据肥城闯关东的人回乡时称,驻东北的日本人每逢提起“鸡冠山战斗”,都是一副谈虎色变的恐惧表情。由此可见陆房反围战的巨大影响。
失去对手的日酋恼羞成怒,下令手下军士肆意屠戮当地百姓,以泄战败之恨。“他们抓来一批手无寸铁的老乡,严刑拷打,气急败坏地吼道:‘快!快说,八路的哪里去了?’‘飞了!’老乡气冲冲地说,‘飞上天了!’毒打、威吓,始终未问出丝毫情况。”[46]随即丧心病狂地大开杀戒。据肥城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调查:“在东陆房、西陆房、刘(家)村、大董庄、黑峪、牛(家)庄、东界首、西界首、孟(家)村、李(家)村、赵(家)村、下庄等十五个村(均属今安临站镇),我被残害群众一百二十六人,烧毁房屋无数。”[47]可谓惨绝人寰,穷凶极恶。这就是日本军国主义所谓“大东亚圣战”的赫赫“圣绩”,其反人类罪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由于日军始终没有探清八路军的虚实,害怕中了伏击,施暴后于当日上午慌忙撤出陆房山区,垂头丧气地各自退回防地。其中返回东阿的一路日军,在途中又遭重创。平阿基干大队在大队长姜渭河、山纵6支队民运科长兼教导员张伯源的指挥下,于5月13日在东、西柿子园(今属东平梯门镇)设伏,痛击败退的日军,毙伤11人,打得敌人落荒而逃,基干大队则毫发未损,全身而退。
有关泰山文化举要:全2册的文章
太原失守后,国民党军队退到黄河以南,留下八路军在华北坚持开展独立的游击战。八路军只有一个连,战士们分散在十多公里的广阔地带上,从四面八方向日军袭击,不时改变射击位置。这两种战术,八路军经常使用于游击战。八路军在敌后积极地开辟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在延安设立的后方总部留守处,在这年12月改编为八路军留守兵团,萧劲光任司令员。日军的围攻部队在南北军城会合,发现目标再次消失。......
2023-12-07
按照墨菲定律,该名员工会因此落下不务正业的罪名,更有甚者会影响今后的前途。“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也印证了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指出了人类的困境,人性的弱点或所遇的悖论,它的指向往往是物极必反后的方向或出常人意料之外的方向。......
2023-12-01
人的整个生命,基本上就是一个不断“欲望”的过程。贪得无厌,是以破坏别人正常的生存为基础,这种“欲”,也是应当批判和制止的。可如今,原本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却变成了“损不足以奉有余”,强者通吃,将财富无止境地收拢到自己的口袋里,对欲望完全丧失了掌控能力,人类已经彻底沦为了欲望的奴隶。心灵小憩无欲则刚,欲炽身亡。......
2023-12-06
实例三挑起竞争欲这是卡耐基名著《人性的弱点》一书中的一个片断,讲的是一个总裁如何挑起人们的竞争欲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故事,现摘抄如下:有一天,查尔斯·史考勃手下的一位工厂经理来向史考勃讨教。他第一次走进工厂并没有做任何演讲,也没有和大家促膝谈心,而是在地上写了一个“6”字,以此来激起下一班工人的竞争意识,这是一个有效地利用思维惯性力中的成功欲、荣誉欲、表现欲、竞争欲来激励生产的好方法。......
2024-03-14
35斯巴达克起义“我敢打赌,拿长剑的能胜。”天亮时分,他们逃到维苏威火山,并安营扎寨,斯巴达克被推选为起义领袖。斯巴达克先后打败了罗马的两支追兵。斯巴达克突破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继续北上。斯巴达克起义阿尔卑斯山高耸入云,终年积雪,气候恶劣,大队人马要想翻过山去困难重重。斯巴达克在大海边与海盗谈妥,由海盗用船把起义军运往西西里岛。6万多起义奴隶壮烈牺牲,斯巴达克和上万名起义军也被团团围住。......
2023-11-29
既然大家争先恐后地利用官势发财,胡雪岩自然不会落后。而这个大数目,正是依托着左宗棠的帮衬,利用好左宗棠的官势而得来的大钱财。不仅如此,为了能好好地利用左宗棠的官势帮助自己,胡雪岩更是事无巨细均要操心。可以说,这正是因为利用了左宗棠的官势,才能让胡雪岩取得真正的成功。......
2023-12-02
长辈是你晋升的梯子想成就大事的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借助他人之力,扩充自己的大脑,延伸自己的手脚。号称“卧龙”的诸葛亮是荆襄一带的士族首领,具有相当强的号召力。这是用人的两个基本原则。黄兰阶能够官拜道台,是以左宗棠这个大长辈为背景,让总督这个小长辈给他升了官,实在是棋高一着的鬼点子。长辈是指在层级组织中职位比你高且能帮助你晋升的人。多位长辈的共同提拔,可产生显著的效果。......
2023-12-01
2019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前六位的是崇左市、南宁市、来宾市、柳州市、河池市、百色市。截至2020年5月底,广西桑园种植面积达309.61万亩,农民养蚕363.14万张。2019年,柑橘种植面积55.49万公顷,占全区水果种植面积约41.5%;产量1 124.5万吨,占全区水果总产量的52.5%;产值约458亿元,占全区水果总产值的54.4%。广西土地条件、气候条件适宜木薯生长,是全国最大的木薯生产基地,木薯种植面积、产量及木薯淀粉产量都占全国总量的70%,燃料乙醇产量变性......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