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任何能够导向个体对自我作为一名学习者的识别和认可行为都是一种行为识别。第三类活动可能并没有把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认知意识的建构作为主要的目标,而判断这种话语活动是否旨在对某人作为学习者的意义进行建构,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就是活动中是否有任何的行为识别存在。而在第一类和第二类活动中,它们可成为行为识别发生的场所。......
2025-09-30
法国教育家塞莱斯坦·弗雷内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人在打铁中成为铁匠”。这句话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突出了学习活动的情境性,二是说明了情境性活动的结果。正如一个人想成为一名铁匠,首先是要有打铁的活动情境,这种情境是专门性的,专指打铁活动的情境。这种打铁情境活动的结果是成为铁匠,即具有某种特别类型的人,不是石匠、花匠或其他工匠之类。“人在打铁中成为铁匠”这句话还表明另外一层含义,即打铁活动的过程是从事打铁活动和行为的人的自身意义炼制过程,这种意义炼制不仅使得个体具备打铁的知识,掌握了打铁的技能(例如可以单独完成一项打铁的任务,甚至可以指导、教授其他学徒打铁的技能),还使得打铁者形成了一种关于自身的认知,即“我是一名铁匠”。“人在打铁中成为铁匠”在某种程度上与进步教育所提倡的“做中学”有较大的相似性,即都强调了“做”的过程。
同理,在个体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是学习者个体自身的一种意义炼制活动,这种意义炼制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也就意味着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加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学习情境的互动都是发生在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之下的。当个体处于情境性的学习活动中,并主动从事这项学习活动时,最终的结果就是个体成为一名学习者。学习者的概念有别于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的概念,学生总是无法避免地与教师和教学捆绑在一起,很多时候教学替代了学习,这也就意味着学习者的学习情境实际上转变成为教师的教学情境,尽管二者都存在于同一时空之中,但是这种活动使得师生双方被分割成了“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时空。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无法主动地实现自身意义建构的心路历程,他们所获得的经验总是被加工好的,以一种强迫的方式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之中,学习者的“打铁”过程被他人的“打铁”过程所取代。而一旦这种“打铁”的经历被他人所取代,那么发生在学习者身上的学习过程就已经被大大地削弱了,这与情境学习者所持有的观点显然是相悖的。因此,学习过程的发生,一定是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自身的不断参与和实践完成的,个体在学习活动的实践和参与中实现了意义的炼制过程,而这种意义的炼制过程最终促使个体对于自我作为一名学习者身份的识别和认可。(https://www.chuimin.cn)
相关文章
总而言之,任何能够导向个体对自我作为一名学习者的识别和认可行为都是一种行为识别。第三类活动可能并没有把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认知意识的建构作为主要的目标,而判断这种话语活动是否旨在对某人作为学习者的意义进行建构,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就是活动中是否有任何的行为识别存在。而在第一类和第二类活动中,它们可成为行为识别发生的场所。......
2025-09-30
反之,学习者身份也许更加适合当下及未来的终身学习的社会形态。具体就学习者身份对于终身学习的价值而言,其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习者身份有助于终身学习理念下教育目的的达成。情感方面也更倾向于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投入学习之中,因此,与个体成为“完整的人”的目的不谋而合。......
2025-09-30
然而,对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却被淡漠了,甚至被巧妙地回避了。那么既然如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又是如何回应其自身学习的?我们认为,学习者身份能够对上述问题做出有效的回应。为此,需要先探明两个问题:其一,学习者身份究竟是什么?其二,学习者身份具有怎样的教育价值潜能?......
2025-09-30
而对“学生”和“学习者”而言,二者之间更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甚至被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一般而言,“学生”和“学习者”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二者都是一种用来指代某种特定类型的人的文化符号。总而言之,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学习者”的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支撑。“学生”和“学习者”都是用来表示从事学习活动的个体,因此,在很多时候二者被画为等号使用。......
2025-09-30
而就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而言,它的准确由来时间,目前已经很难考证,当前已有的文献并没有就现代“学生”一词出现时间有明确的记载。因此,现代“学生”的概念是蕴含在古代“学生”概念之中,随着教育形式的改变而渐渐地形成现在的意义。学校作为一种主要的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及深远的影响,其中,非常鲜明的一点儿是赋予了学习者以“学生”的身份。......
2025-09-30
自主学习所具有的特征,也是学习者身份及其建构过程中主要的特征反映。其二,自主学习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彰显,这与学习者身份所表达和呼吁的理念不谋而合。面对如此情境,学习者也会采取类似于自主学习的策略,通过一定的技巧实现已有自我和新经验之间的协调,从而建构新的自我。......
2025-09-30
虽然韦伊的定义存在一些问题,但关于先前学习经历是如何影响新环境的遭遇的见解还是非常具有贡献力的,他可以被看作第一位专门关注和引入学习者身份概念的人。学习者身份可能成为一种个体了解他们个人学习经历过程的中介性文化工具。......
2025-09-30
高校图书馆制度化的刚性管理是指根据高校图书馆成文的规章制度,依靠图书馆组织的职权进行的程序化管理,它是以规章制度化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控制方式。但是,刚性管理的缺点是,降低了图书馆活动的灵活性,容易将馆员置于消极被动的控制状态。......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