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教学原则需要教师与学生严格遵循,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因此,体育教学中应重视不同学生及同一学生不同阶段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个教师的目标,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都会考虑到目标的可行性,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
2025-09-30
学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为例,对高校体育教学对象——大学生具体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1.大学生身体发展特点
(1)身体形态特征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8~25岁,在这一时期,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都已基本完成,各方面的身体素质也处于较高的水平。性别方面,由于性别不同而使男女大学生之间的身体形态发育很不平衡,男女之间的身体形态具有很大差异,性别特征差异明显。
(2)身体机能特征
身体机能的发展包括神经系统的发育、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呼吸系统的发育、心血管系统的发育等。
①神经系统发育特征: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已经非常完善。
②骨骼肌肉系统发育特征:大学生在度过青春期后,骨组织内无机盐增多,水分和有机物减少,骨密质增多,骨骼变得粗硬;肌肉长度和横断面积增加,肌力增强,对力量和耐力性的素质练习承受能力也有所增强。
③心肺发育特征:和青少年相比,大学生的肺活量、肺容积增大,呼吸肌增强,呼吸频率减慢加深,呼吸调节能力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至大学阶段,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
(3)身体体能特征
大学生的身体体能的发展与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发展趋于一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波浪性和阶段性,形态、机能发育基本稳定。此外,大学生的身体体能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如男女大学生体能的发育速度不同,不同大学生各项体能素质的发展速度不同。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青少年时期有了较大的提高,辩证思维开始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更加鲜明。在学习方面,越来越重视学习的效果和教师的评价,以及与社会意义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学习兴趣也开始分化和带有选择性、稳定性,学习的有意性和自觉性有了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也逐步发展。
大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达到较高水平;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得到迅速发展,独立性和坚持性都有所增强,果断自控能力也随之增强,但仍具有草率性和冲动性。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要求
1.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体育教学要求(https://www.chuimin.cn)
结合大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想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1)体育教师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时,要根据不同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科学安排和实施体育教学。
(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大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尤其要重视并善于把握大学生身体发展的敏感时期,采取有效有段,合理组织教育与锻炼,争取取得最佳体育教学效果。
(3)体育教师在安排体育活动内容时,还要注意根据大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和身体发展特点。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安排大负荷、高强度的运动训练时要特别注意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科学处理。
2.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教学要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建设氛围,并科学控制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和心理健康发展,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育教师要建立一个进行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激励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2)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注意到大学生性别、年龄上的差异,还要注意到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个性差异的存在,鼓励大学生发挥各自不同的特长和技术风格,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3)体育教师要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去,在高校体育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大学生心理施加影响,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要。
3.大学生社会能力发展的体育教学要求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项目,积极引导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扮演和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丰富社会角色体验。
(2)广泛开展高校体育竞赛,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在融洽的环境中交往、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体育活动,使大学生在生动、激烈的比赛对抗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等。
(3)重视体育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的科学设计与安排,锻炼大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营造一个愉快、宽松、民主的体育运动氛围,重视大学生体育运动竞赛规则的遵守,建立大学生的社会民主和发展意识,规范学生的社会行为。
相关文章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教学原则需要教师与学生严格遵循,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因此,体育教学中应重视不同学生及同一学生不同阶段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个教师的目标,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都会考虑到目标的可行性,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
2025-09-30
从这一目标中可以看出,在体育教学的内容中,德育是其中之一。与此同时,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以道德教育为主要途径的。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学生有意识地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从而充分认识到学习体育的重要性等。(二)德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德育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025-09-30
环境对人的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体育教学的任务并非只是把体育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内在进行良好的塑造和科学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体育教学活动是包含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
2025-09-30
对英语学习主体的研究,即学习者是如何学习英语的研究,主要包括学习者个人差异的研究和学习过程的研究。但这一关键期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体现在语音精确度方面。学习者原有知识一方面可以促进外语学习,即正迁移,一方面可能干扰外语学习,即负迁移。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确定两种迁移的比重和性质;如何有效地提高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2025-09-29
实践证明,歌唱者是否可以理解并且演绎好一个声乐作品,与之是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可见,一切艺术想象力的获得都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托的。歌唱者可以通过实践去掌握和了解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并在欣赏和评价中去唤起更加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自己的表演更丰富、更成熟、更完善。如同想象力的运用与培养,不仅加快了我们对声乐技巧的掌握,而且对于我们诠释演绎作品也起到非常积极地作用。......
2025-09-30
今天的music 一词,也是来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神话中,缪斯是掌管艺术的神,最开始只有三位:学习、技艺和歌,后来才发展为掌管九种艺术门类的女神。王光祈先生也在《中国音乐史》中说道:“盖人类音乐进化,在理当系歌唱早于演奏。演奏必先有器;歌唱则只用天生之喉咙,为大部分禽兽所优为之者也。”......
2025-09-30
(二)启发式教学法应用的作用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提升学习成绩。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丰富形象的语言讲解教学知识,将抽象变成形象,在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有利于学生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声乐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