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性织体的合唱作品是指织体构成上各声部间基本同节奏、纵向上以柱式和弦为主的作品。这类作品的音响特征是:音响高度融合,声部特性被消减到最小。混声部无伴奏合唱《夜莺》的第二句就是一段典型的和声性织体。第12小节是原位三和弦,可以严格遵循这一原则,这样较强男低音产生的共鸣可以很好地将上方三声部拢在一起。两个男声声部音色要尽量用半声,以保证整体音响的透明。......
2023-10-18
同样为主调作品,节奏伴奏织体的作品在声部平衡上的力度指向更加清晰明确,处理起来更容易些。这类作品的织体由旋律、伴奏的节奏型、低音三个基本层次组成,在力度上旋律声部最强、低音声部稍弱、伴奏的节奏型声部最弱。
混声部伴奏合唱《意大利波尔卡》([俄]拉赫玛尼诺夫曲,叶歌罗夫编合唱)就是一首典型的节奏伴奏织体合唱作品(谱例7-3)。尽管作者有意识地在女高声部标记的力度是中强(mf),另外三个声部是弱(p),但如果完全根据力度标记来演唱,容易导致声部层次不清晰,不能完全取得音响上的平衡,因此要在各个声部上通过力度、音色以及演唱法等变化来呈现作品整体音响。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并不是改变原作,而是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更加立体地表现作品,是更严格意义上的尊重原作。
毫无疑问,因为是主旋律,女高音声部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从音乐形态、音区音色等方面已经决定了其声部的独立性,演唱时加上比其他三声部较强的力度,以及多处出现的演唱法(连音与顿音)的对比,更将其这一声部凸显。女高音要时刻保持饱满的气息,音色要偏柔和,但要避免发“Hum”时产生闷闷的声音,以保证声音的灵巧与旋律的流畅。第5、7小节要采用顿唱以保证同音反复的清晰度,并要适度渐强,使同音反复的音型有清晰明确的声部走向。
男低声部的力度仅次于女高音,可以采用中弱(mp),音色上要浑厚而松弛;第二男低音要更饱满,第一男低音对其进行勾勒,使这一声部在浑厚的前提下又不失灵巧,演唱法上以断唱为主。男低音声部第5~6小节的三个音力度上要渐强,演唱法上变为连唱,与上三声部形成反差而带来一定的张力,勾勒出这一短小片段,是这一段音响上的亮点。(www.chuimin.cn)
因为所处音区不同,男高音声部在力度上总体比女低声部要略低半个层次,男高音的两个声部力度上相当;在音色上,男高音声部用抑制声,不可太亮,女低音声部要强调胸腔共鸣,适当增加厚度。演唱法上,两者都以断唱为主,第2、4小节两个音是断唱接重音;第6小节女低音要变成断唱才能保证同音反复的清晰,而男高音声部要连唱;第7小节两个声部都为连唱,且要适当渐强。
主调作品还有许多不同的织体构成类型,但万变不离其宗,抓住作品声部的主次关系,理解音乐形象,就能恰当地处理声部间的关系,找到平衡声部的手段。
【谱例7-3】
有关合唱训练的文章
和声性织体的合唱作品是指织体构成上各声部间基本同节奏、纵向上以柱式和弦为主的作品。这类作品的音响特征是:音响高度融合,声部特性被消减到最小。混声部无伴奏合唱《夜莺》的第二句就是一段典型的和声性织体。第12小节是原位三和弦,可以严格遵循这一原则,这样较强男低音产生的共鸣可以很好地将上方三声部拢在一起。两个男声声部音色要尽量用半声,以保证整体音响的透明。......
2023-10-18
音乐记忆能力对于任何一个从事音乐相关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合唱队员,良好的记忆能力能够提升识谱的进度,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进而提升排练的效率与演唱的水准。训练节奏记忆能力的办法有多种,主要有模唱、快速记忆、节奏唤醒等。这种方式节奏长度可以在4~8拍之间:太短则达不到记忆训练的效果,太长会因难度过大而影响训练的进行。......
2023-10-18
由于声部的掩盖与同化,从纵向音响来看,节奏有同化趋向,如三声部模仿后,其中第2小节第一拍与第三拍的效果会相同。无论是几声部的节奏模仿,关键在于要将单声部的原始节奏组练熟,否则会出现脱节现象,产生不了既定效果;也要注意将原始节奏组设计得简单、长度适中。在合唱队排练之初,进行这种节奏模仿训练既有助于热身,也能提高队员的兴趣。......
2023-10-18
《云飞天不动》是作曲家瞿希贤先生采用两首广西民歌改编的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音乐朴实动人、意境深远。这首作品有几个显著特征:典型的民歌风格音调,独特的节拍节奏以及多样的调性转换。作品结构为清晰的再现三段体。这些和声处理方式都是为了保持作品的民族风格而采用的技术手段,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023-10-18
其中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都是四分音符,每拍一个音。(四)生活中的趣味节奏型谱例15谱例16谱例17谱例18谱例19谱例110谱例111谱例112掌握了一定的节奏基础和记忆方法后,先从简单的节奏型组合开始练习,逐渐增加节奏型的难度和节奏型组合的长度,始终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更快速地辨认节奏型并模仿,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2023-11-24
音乐作品浩如烟海,声部构成千变万化,前一节的训练曲也仅仅是窥见一斑而已。本节以匈牙利作曲家科达伊的混声无伴奏作品《黄昏之歌》为例,进行音准上的训练分析。这首作品分为三个小段落,第一段建立在男低音声部主持续音基础上,以女高声部为主,女低音、男高音声部作长音和弦衬托。在第一段中值得研究的是两个变化音的地方——第7小节男高音的#c音与第11小节女低音声部的音。......
2023-10-18
第66小节第二拍进入的第一男低音要模仿男高音音色,因为距离较近,第二、三男低音声部不能太厚,否则影响声部的清晰度。这种音色的变化需要训练者主动对作品进行细致分析后,有逻辑的设计。......
2023-10-18
相比主调作品,复调织体的合唱作品声部关系要复杂得多,主要是因为复调技术的多样性。谱例7-4截取了作品第一段的后半部分与第二段来阐述复调作品的声部关系处理方式。男低音声部的力度要与第一女低音相近,第21小节应有所渐强,在演唱“绒上”时与男高音一起强调,短时间变为这个小节突显的声部。第二女高音用温厚的音色与女低音声部组成和声长音填充在内声部,力度要仅次于男低音声部。......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