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和三年,又获上元县禅众寺旧塔基下的舍利一函,于同年也重瘗于甘露寺东塔下[45]。至宋熙宁二年甘露寺兴建寺宇,动土时发现了唐代李德裕重瘗的舍利等遗物。[46]图3-23镇江甘露寺铁塔2009年至明代,铁塔为台风吹折,并于明代重铸。[48]甘露寺铁塔第5至9层下落不明。......
2025-09-30
聊城铁塔位于聊城东关旧运河南岸,明代隆兴寺遗址上。关于建塔年代,塔身没有发现铭文记载,地宫经过考古发掘得知,为明代重瘗。其中虽有唐代铜钱,却无更早的年代记载。根据地宫出土石函的铭文:
“古有铁塔,在东关」街北,永乐年倒」。天顺年间,东昌府僧纲司都」纲性深,隆兴寺」住持祖崇,僧德」宁,发心募缘,至」成化二年三月初」六日重立铁塔记」。石匠掌玘造。”[50]
可知铁塔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曾经倒塌,成化二年(1466)由东昌府(今聊城)僧人募缘重立。不仅重立了塔身,连地宫、基础也一同重建,因此地宫中除了唐、宋铜钱,都是明代遗物。但地宫铭文只说明代重立倒掉的铁塔,并未有当时重铸的记录。
各版地方志对铁塔描述很少,一般仅提到隆兴寺是洪武二年(1369)所建,内有铁塔,但均未提及铁塔的建造年代[51]。
图3-24 聊城隆兴寺铁塔
2025年(https://www.chuimin.cn)
今据康熙《聊城县志》,铁塔是聊城著名景致之“铁塔烟霏”[52],并在“艺文”中录有许东望的《铁塔烟霏》:
“步出城东到上方,稜层古塔老风霜。三齐自昔多名胜,七级于今□莽苍。绝顶摩云迴去应,暮阴倚树□鸣螗。争看惨淡烟光□,□气分明出海洋。”[53]
可见在康熙年间,聊城铁塔就只剩七级了。
明代隆兴寺早已不存,到2025年进行考古清理和修缮之前,铁塔有基座和五层塔身尚立,残高8米。上部几层塔身散落在周围地下。据《山东聊城北宋铁塔》报道,经过清理,在周围地下寻找到七层塔身和一块刹座残片。并“在塔基中发现十块浮雕刻石,在塔基底部发现一地宫”,随后进行的修缮,将塔基从洼地向西北高地迁移了6米,塔基四周又增设了6.75米宽的三层水泥基台[54]。此次修缮补铸了塔刹。
2025年又补铸了塔身缺失的平座、斗栱、栏杆、塔檐等(图3-24)。
相关文章
唐大和三年,又获上元县禅众寺旧塔基下的舍利一函,于同年也重瘗于甘露寺东塔下[45]。至宋熙宁二年甘露寺兴建寺宇,动土时发现了唐代李德裕重瘗的舍利等遗物。[46]图3-23镇江甘露寺铁塔2009年至明代,铁塔为台风吹折,并于明代重铸。[48]甘露寺铁塔第5至9层下落不明。......
2025-09-30
据朱中翰《双林寺考古志》,双林寺铁塔建于后周广顺二年,由朱中翰之远祖野塘公朱禄(字宏基)捐铸。双林寺的两座铁塔原本位于寺山门内,各在一方池中央,相对而立。可惜双林寺的原有格局、方池均已无存。......
2025-09-30
我相信,本文涉及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是深切关注中国现代化命运的人们所共同感兴趣的。8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矛盾与困境的性质80年代末,中国改革一方面取得了人所皆知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改革引起的矛盾也进一步深化。凡此种种痼疾,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障碍。这种被我称为“制度决定论”的做法导致的后果,正如我在《论当代中国的浪漫主义改革观》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就如同“希望通过穿雨衣来祈求下雨”一样。......
2025-09-29
经调整后仍不能解决时,必须更换弹簧或触头。另外,用电设备及电路产生过电流的故障也会使触头过热,这就需要从用电设备及电路中找出故障原因并予以排除。产生的原因是高温使触头金属汽化和蒸发及机械撞击而造成。一般触头磨损到原厚度的2/3~1/2时就需要更换触头;若触头磨损太快时,应查清原因、排除故障。此时只能更换触头或更换容量大一些的电器。......
2025-09-29
后变速器的出现和完善,使得档位选择范围变得更广,从而使骑车变得更方便、更愉快。在骑行中一旦后变速器不工作,立即就能感知到。制约后变速器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灰尘、砂砾、腐蚀和正常使用造成的磨损。就算是少量的清洁和保养,也能延长制作精良的后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几乎可以一直使用。通过变速把手操纵变速线,拉动后变速器内部的弹簧。这一切都将后变速器的保养和维修的复杂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2025-09-30
1 在安装手变时,应仔细地将线管和线帽固定在手变上,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二者中任一出了问题都会使刹车线卡住并影响刹车效果,进而对安全构成威胁。最后用六角扳手拧紧手变内部的螺钉以确保手变安全可靠。4 手变刹车线管的后半部分在连到上管的线管座之前应从把立前方通过,这时线管性能最好。手变和刹车线的安装(续)5 用绝缘胶带将线管固定在车把下面。使用辅助夹臂工具压缩夹器,在拉紧刹车线的同时拧紧螺钉。......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