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琴音乐风格与创新教育路径探究

钢琴音乐风格与创新教育路径探究

【摘要】:借助叙事的方式体现出情感,表明发生的时间,突出重点情节,描绘出人物的不同遭遇和命运,但趣味性要始终出现在整个演奏中。其中,钢琴演奏中的主次关系对应的是艺术情感体验中的集中和分散。情感由于“自作”而得到不断的升华。

1.情感体验过程需要主次分明

将目标一直放在“情为上、计为下”上,突出情感。“曲者,勿直也”是人们在交流曲艺的过程中常常听到的,这是指乐曲要分清主次,做到层次起伏、悦耳动人。“得法而生妙”“得法能生情”是钢琴家们从古至今所秉承的钢琴艺术主旨,其根本就是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做到揆情审势,与情境相呼应,通过不同的钢琴技巧来适应各种各样的情境,渲染出不同的气氛,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情感的高潮。

钢琴艺术同时兼备了抒情和叙事性,但其重点还在于抒情,叙事只是辅助。借助叙事的方式体现出情感,表明发生的时间,突出重点情节,描绘出人物的不同遭遇和命运,但趣味性要始终出现在整个演奏中。当演奏进行到作品的抒情部分时,演奏者要将自身体会到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让情感直击人心,借助钢琴演奏的不同方式表达出感情的重点,体现出情感体验的不同层次,让听众从耳朵到内心都产生共鸣。其中,钢琴演奏中的主次关系对应的是艺术情感体验中的集中和分散。若该集中时无法集中就会给听众带来松散的感受;若该分散时无法分散就会给听众带来臃肿的感受。

2.情感体验过程需要变化

情感上产生的变化是钢琴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情感上产生的明暗、强弱、浓淡、快慢、远近变化都要在钢琴演奏中体现出来。例如,人们能够在强的音律中产生酣畅淋漓的感受;能够在弱的音律中产生幽远宁静的感受;声音经过技术的处理之后可以被忽远忽近地感受到。

钢琴艺术因为“思绪缥缈,娱乐之心不知何去”而有了无比美妙且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达形式。肯定和否定均存在于情感表达中。情感的强弱让情感有了不同的层次。悲喜之间就能划分出无数的层次。从小悲到大悲,从小喜到大喜,层次产生的不同变化会带动形态和色彩也产生变化。钢琴作品一般都会含有多种含义,这就要求演奏者要根据不同的层次产生情感上的变化,打造出不一样的态度,在观众可以顺利理解的基础上表现出其内在的含义,将美感和个性都充分表达出来。(www.chuimin.cn)

此外,分寸感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对情感尺寸进行适当的把握,不要为了炫技而卖弄。若是演奏只是为了炫耀自己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那么就不是以音乐为中心了。分寸感在这里应做到恰到好处。

对情感分寸和音响分寸有精准的掌控,既要遵守规矩不能呆板,又要灵活运用不能轻佻。这表明钢琴演奏的故事既要吸引人、打动人,情节也要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不仅如此,还要有充沛的情感,在含蓄委婉的同时还要动人心弦,在刚毅果决的同时还要细腻柔软,对这些不同的尺度要有精准的把控。

情感由于“自作”而得到不断的升华。这意味着钢琴演奏者要同时兼具高水平的技能和高级的眼光,形成自己的风格,不人云亦云,提高自身的情感创造能力,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情感。同时,钢琴演奏者要不断在创造中超越自己,用演奏来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提高艺术修养只是钢琴艺术情感体验的一部分,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创造力,这就是经常提到的“眼不高不能越众,胆不大不能驰骋”。

在钢琴艺术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情感体验,因为情感体验可以让钢琴艺术达到更高的境界和层次,并且带来高水准的演奏。若是钢琴演奏者情感体验产生了缺失或是没有领悟到,那么纵然其具备了高超的演奏技巧,声音中也没有情感的填充,这样的钢琴作品不仅不能说服自己,也无法让他人产生共鸣,还会让钢琴表演艺术失去最出彩的部分。

技巧是钢琴练习的重点,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做到“化技为情”,展现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争取做到“物我为一”“感物而动”,让人物和情感都达到忘我的境界,沉浸在钢琴艺术的海洋之中,让听众感受到不可言说的审美情趣,让钢琴艺术情感体验在演奏人员和观众中同时达到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