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区内有71路、48路、54路、57路四条公共汽车线路。翌年,辟通中山公园至虹口公园的21路无轨电车,1990年9月改由静安寺发车,不再经区内。不仅开辟多条新线,区内还跟随住宅区所建之处开通联运车、大站车、区间车、夜宵车多种特色服务线路,方便居民日常生活。44路、54路、67路线等相继开辟专线车。......
2023-10-12
1978年,3名代表出席市妇代会;83名代表出席区妇代;有10人评为市“三八”红旗手;一个单位评为市“三八”红旗集体;53人评为区“三八”红旗手;一个单位评为区“三八”红旗集体。
1981年,7人被评为市“六好积极分子”;35人被评为区“六好积极分子”;78人被评为街道“六好积极分子”。
1982年,评出市“六好”积极分子7名,区“六好”积极分子38名,街道“六好”积极分子78名。2月20日,街道召开“创六好经验交流会”,5位“六好”积极分子发言。分别交流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精心培育下一代、努力解决双职工后顾之忧,家庭和睦团结等方面的体会。党委召开各条战线的先进表彰大会,给“六好”积极分子颁发奖状。是年,南二里弄妇代会、江二合作(知青)点心店被评为区三八红旗集体;27人被评为区三八红旗手。
1983年,张汝敏、张敏智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徐为愥被评为上海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积极分子。
1984年,张汝敏等16人被评为区“三八红旗手”。
1986年,张汝敏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江苏路街道东华托儿所被评为区三八红旗集体。虞海娥等13人被评为区“三八红旗手”。
1989年,区五好家庭论文集共67篇,江苏路街道22篇,其中8篇获奖(2篇一等奖,6篇二等奖)。集体获组织者奖。是年,区“六一”百户家庭运动会,江苏路街道参赛12户,全区总分第一。
1991年,在“岗位作贡献,巾帼立新功”活动中,获得区组织发动奖。3月,全国、市、区妇联发出为十年计划“八五”计划建功的号召。街道妇联于八月正式成立“巾帼建功”领导小组,并制定“关于在江苏路街道地区各界妇女中开展‘巾帼建功’的通知及实施意见”。按实施意见于十月下旬举办一次以“岗位显身手,巾帼立新功”为主题的黑板报展评活动。
1992年,西浜居委会妇代会评为区先进妇代会,区三八红旗集体。苏根娣评为区优秀妇女干部,董韵珍、葛慧娟评为区优秀妇女代表大会主任。顾钰明、沈玛利、杨德芳被评为区“三八红旗手”。
1993年,东华居委会、西浜居委会被评为区三八红旗集体。
1994年,东华居委会、西浜居委会被评为区三八红旗集体。薛玲玲、戴慧娟、陈美珍、娄秀英、钟国英、叶华、杨德芳7人被评为区“三八红旗手”。(www.chuimin.cn)
1996年,罗钰娟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木兰实业公司、江苏街道敬老院、西浜居委会获区三八红旗集体:陈美珍、许宝娣、严月华、杨德芳获区“三八红旗手”;岐山居委会获区“三优”工程试点先进集体;薛玲玲、钱妹根、姚金娣获区“三优”工程试点先进个人。是年,推荐出新风户2 808人,新风楼137幢,特色楼80幢,文明小区12个,区级五好家庭35户,三八红旗手5人,三八集体3个。
1998年,区三八红旗集体:木兰实业公司、华山居委会;区“三八红旗手”:沈爱仙、李世玉、娄秀英、许桂英、王丽君。是年,妇联举办“建上海、兴长宁、巾帼显身手”主题竞赛活动和“巾帼建功”活动。三月初,区各界妇女积极参与,近40户家庭志愿者提供社区服务的各类项目,受惠群众达1 000多人次。“三八”节召开“重塑跨世纪妇女新形象”座谈会,邀请妇女问题专家林华作“树立形象,为社会进步作新贡献”专题报告。4月9日,居委妇代为响应“使世界清洁起来的活动日”,发动家庭志愿者参与楼组环境整治活动,约8 000多户家庭志愿者参加整治。街道敬老院数年来吸纳下岗妇女组成护理队伍,在加强基础管理,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达到上海市二级敬老院,获长宁区“巾帼服务示范点”和区级“三八红旗集体”光荣称号。
1999年,江苏街道敬老院、街道社区服务公司牛奶管理站获区社区服务巾帼示范点。
2000年,北汪居委获区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王燕红(曹家堰)获区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先进个人;傅亚芬(福园酒家)获区巾帼创业带头人;华山、岐山居委会获区三八红旗集体;陈美珍、娄秀英、黄梅丽、宋慧娟、董基、戴嫣嬿获区“三八红旗手”。
2001年,馨家物业金桥花园管理处保洁班获区巾帼文明岗。
2002年,李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江苏街道妇联、江苏街道财政科、西浜居委会获区三八红旗集体:林夏芳、李琴、叶华、王燕红、蒋蓁果、王玳玳获区“三八红旗手”。
2003年,街道共有6人获区“三八”红旗手称号,3个单位获区“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李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2005年,在“三八”期间,组织社区知识女性志愿者参与法律宣传、便民服务、各类咨询活动;请区创业女性演讲团成员作“自强自立 走向成功”创业女性专题报告。成立街道“幸福家园网”俱乐部,定期开展交流学习活动,组织社区妇女姐妹参加“话说巾帼英雄”节目录制。开展“上海职业女性形象大讨论”,并开展征文活动。
2008年,街道妇联荣获2007—2008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
1954年,区内有71路、48路、54路、57路四条公共汽车线路。翌年,辟通中山公园至虹口公园的21路无轨电车,1990年9月改由静安寺发车,不再经区内。不仅开辟多条新线,区内还跟随住宅区所建之处开通联运车、大站车、区间车、夜宵车多种特色服务线路,方便居民日常生活。44路、54路、67路线等相继开辟专线车。......
2023-10-12
1997年,围绕香港回归和中共十五大召开两件大事发挥“大统战”优势,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侨界人士和居委会统战干部学习、宣传《宗教事务条例》和《侨益法》、传达中央和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普及统一战线知识”竞赛活动。组织侨眷、台胞、少数民族联络组每月学习活动。组织民族宗教和侨益法宣传月活动。......
2023-10-12
调查研究是开展整党整风运动的重要环节,是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委要求,通过调查研究,对各级党组织的基本状况,党员和党的积极分子的思想状况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党工委召开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动员大会,并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准备工作。开展党建责任区调研,进一步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第九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于2009年举行。完成上海市基督教专项调查工作。......
2023-10-12
2001年7月11日至8月10日,在街道130余名干部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党性、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活动。2010年,街道党工委根据《“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一系列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2023-10-12
1991年起,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为法定“全国助残日”,是年利用出黑板报、拉横幅、贴标语等形式宣传《残疾人保障法》。1993年起,每年春节、国庆节和“全国助残日”等节日,组织慰问,开展助残活动。助残志愿者和残联工作者共接待残疾人咨询76人次。街道、居委会组织助残志愿者上门为残疾家庭提供打扫卫生、测血压、理发、小维修等各种服务。2006年5月21日,街道残联在畅园广场开展第十六次全国“助残日”宣传、咨询和服务活动。......
2023-10-12
2000年,对132名适龄青年履行兵役登记,确定74名适龄青年为预征对象。2001年,适龄公民数246人,兵役登记数246人,应征公民数246人,大专4人,高中114人,初中119人,高小5人,独生子女数241人,体检51人,完成冬季征兵13名。在完成兵役登记后,经体检、政审基本合格预征对象7人,其中女兵1人。2010年,共有1 250名适龄男青年参加了兵役登记,登记率93.36%,预征对象14名,其中有1名是适龄女青年,大专以上学历的适龄青年有2名。......
2023-10-12
1958年,先后建立区工人俱乐部和工人文化宫,1959年1月合署办公。1960年,区工人文化宫由愚园路1136弄31号迁至愚园路1240号。“文化大革命”期间,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娱乐场所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1976年3月,区文化馆迁至延安西路今址。1977年10月,恢复原名文化馆,业余艺术团队继续活动。1992年10月18日,区文化馆用地被批租,兴建沪西文化大厦。1998年,佳都电影厅在延安西路719号佳都大厦四楼建成并对外营业,归属长宁区文化局。......
2023-10-12
制订和完善《街道社会救助“一口上下”运行机制实施方案》,做到求助信息通过居委会一口上报处理,帮困救助工作做到不遗漏,不重复。截至11月底,共发放各类救助款660万元,3 400余人次。对支出性贫困人员进行及时救助,解决重大病、个人加缴纳养老金等有特殊困难人员的救助26人,涉及金额20多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款800多万元,涉及16 472户家庭。......
2023-1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