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设计基础|变形处理的方法及效果案例

设计基础|变形处理的方法及效果案例

【摘要】:变形处理是将具象物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进行变化,从而改变物体的本来样貌,形成抽象的造型。变形处理的方法可以是改变物体原有的比例,将物体进行整体拉长、压扁、扭曲等,也可以将物体的某一局部放大或缩小,还可以通过夸大物体的典型特征来产生变形的最佳效果,如图8-12所示。图8-14所示为毕加索的变形作品《少女临镜》,画面对女孩和镜中影像的各个局部进行变形处理,形成富有装饰意味的视觉符号。

变形处理是将具象物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进行变化,从而改变物体的本来样貌,形成抽象的造型。具象到抽象转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和绘画者直接绘制抽象图形是不同的。这个抽象的造型可以是绘画者在看到某一具象物体时预先想象到的,也可以是通过物体造型不断变化,逐渐形成的简洁抽象造型。在变形之初,可以先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寻找表现物体的最佳视角,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期待着灵感的迸发。在变形的过程中,随着绘画者灵感的迸发,新奇的造型将不断地出现,这样产生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变形处理的方法可以是改变物体原有的比例,将物体进行整体拉长、压扁、扭曲等,也可以将物体的某一局部放大或缩小,还可以通过夸大物体的典型特征来产生变形的最佳效果,如图8-12所示。在绘制人物变形作品时,可以将人的头部进行放大或缩小,例如在漫画中常常将人的头部放大,将躯干和四肢相对缩小,以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当然脸部的眼睛、鼻子、嘴也可以放大或者缩小,从而凸显人物的特点,如图8-13所示。

图8-12 物体变形

变形处理也可以把一个具象物体通过不断变化逐渐形成一个人们所熟知的抽象符号,变形的起点和终点有时是绘画者预先想好的,最后呈现出的作品是物体变化过程中的某个点。绘画者可以在物体造型变化的过程中随时观察物体的形态,变形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都可以随时结束,只要能够达到绘画者对于物体造型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就可以了,从而形成了半抽象或抽象的全新造型。有时绘画者对于物体变形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到的,而是随着物体的变形,其抽象的符号感逐渐清晰,使绘画者向着某一抽象的造型逐渐转化,从而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图8-14所示为毕加索的变形作品《少女临镜》,画面对女孩和镜中影像的各个局部进行变形处理,形成富有装饰意味的视觉符号。

(www.chuimin.cn)

图8-13 人物变形

图8-14 毕加索《少女临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