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百年於氏房谱传承,老祖母是护谱功臣

百年於氏房谱传承,老祖母是护谱功臣

【摘要】:百年於氏潜德派下房谱能保存下来,於优芬的老祖母赵桂英是功臣。后来,儿子成家到上海谋生,赵桂英在乡下养孙子、孙女,帮着照顾当时在公德小学任教的李价民和於侃民夫妻的几个孩子,李价民夫妻非常尊重、信任老祖母。1966年7月10日,老祖母去世前将於氏房谱交给孙子、孙女,嘱咐要保存好。2016年9月,88岁的哥哥去世,房谱又传到於优芬手里。

百年於氏潜德派下房谱能保存下来,於优芬的老祖母赵桂英是功臣。家谱是“文革”中首当其冲的“破四旧”对象。1966年,病榻上的赵桂英藏好房谱,谁也不告诉。这个小脚女人一辈子没进过学堂,也不识字,凭良知保族谱,她的一生颇具传奇。

赵桂英出生于1884年,是一个大户人家的长女,长得眉清目秀,父亲在宁波三北开“文元”银楼。赵桂英8岁定娃娃亲,16岁嫁给潜德派二房璠公孙子越淮,生子岚峰,也就是於优芬父亲。一辈子操劳的赵桂英对孩子尤其疼爱,她勤勉正直,治家有方,特别能干,还有一手好厨艺。军阀混战时期,丈夫越淮在汉口撑长江轮,十年不回家,一个女人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抚养小孩。后来,儿子成家到上海谋生,赵桂英在乡下养孙子、孙女,帮着照顾当时在公德小学任教的李价民和於侃民夫妻的几个孩子,李价民夫妻非常尊重、信任老祖母。1941年至1943年间,王博平等革命者隐蔽在横河李价民家里,躲在小李家谷仓里,一日三餐都由老祖母送饭。1966年7月10日,老祖母去世前将於氏房谱交给孙子、孙女,嘱咐要保存好。此后半世纪,房谱由於优芬哥哥於崇勋保存。2016年9月,88岁的哥哥去世,房谱又传到於优芬手里。

这本房谱页面像本旧体小说书,仅百余页。细腻的宣纸,捧在手里十分轻盈,前页为小楷“附载慈邑宗谱序”,末页有毛笔添字加注。整本书除外页稍破损,其余保存良好。中间18页有“镇邑灵岩於氏潜德派下房谱世系”14个毛笔字。此谱写于清同治元年(1862),由於氏十三世自毓“悉心端楷”。《芦江胡氏宗谱》八修主编胡嘉翔认为此谱基本完整,是研究大碶横河四文潭於家和北仑地方志的第一手珍贵文献。接下来数月,志愿者们查志书、翻地图,走街串巷继续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