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邑灵岩於氏潜德派下房谱》和“民国二十五年凰月吉立”《於仲(祥、祯)家谱》合一,加上於峨峰生前留下的大横河於氏家族情况材料,於氏千百年来迁徙繁衍图逐渐明朗。类似情况还有人称“辛白先生”的於梨华爷爷、称为“越桂”的於侃民爷爷,在於氏房谱中都没查到,有待继续考证。四个女儿於秀琳、於云琳、於翠琳和於美琳。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三访故里寻根,於崇明回京即将发现於氏房谱的喜讯告诉於崇文先生。......
2023-09-27
百年於氏潜德派下房谱能保存下来,於优芬的老祖母赵桂英是功臣。家谱是“文革”中首当其冲的“破四旧”对象。1966年,病榻上的赵桂英藏好房谱,谁也不告诉。这个小脚女人一辈子没进过学堂,也不识字,凭良知保族谱,她的一生颇具传奇。
赵桂英出生于1884年,是一个大户人家的长女,长得眉清目秀,父亲在宁波三北开“文元”银楼。赵桂英8岁定娃娃亲,16岁嫁给潜德派二房璠公孙子越淮,生子岚峰,也就是於优芬父亲。一辈子操劳的赵桂英对孩子尤其疼爱,她勤勉正直,治家有方,特别能干,还有一手好厨艺。军阀混战时期,丈夫越淮在汉口撑长江轮,十年不回家,一个女人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抚养小孩。后来,儿子成家到上海谋生,赵桂英在乡下养孙子、孙女,帮着照顾当时在公德小学任教的李价民和於侃民夫妻的几个孩子,李价民夫妻非常尊重、信任老祖母。1941年至1943年间,王博平等革命者隐蔽在横河李价民家里,躲在小李家谷仓里,一日三餐都由老祖母送饭。1966年7月10日,老祖母去世前将於氏房谱交给孙子、孙女,嘱咐要保存好。此后半世纪,房谱由於优芬哥哥於崇勋保存。2016年9月,88岁的哥哥去世,房谱又传到於优芬手里。
这本房谱页面像本旧体小说书,仅百余页。细腻的宣纸,捧在手里十分轻盈,前页为小楷“附载慈邑宗谱序”,末页有毛笔添字加注。整本书除外页稍破损,其余保存良好。中间18页有“镇邑灵岩於氏潜德派下房谱世系”14个毛笔字。此谱写于清同治元年(1862),由於氏十三世自毓“悉心端楷”。《芦江胡氏宗谱》八修主编胡嘉翔认为此谱基本完整,是研究大碶横河四文潭於家和北仑地方志的第一手珍贵文献。接下来数月,志愿者们查志书、翻地图,走街串巷继续田野调查。
有关侨乡大碶的文章
《镇邑灵岩於氏潜德派下房谱》和“民国二十五年凰月吉立”《於仲(祥、祯)家谱》合一,加上於峨峰生前留下的大横河於氏家族情况材料,於氏千百年来迁徙繁衍图逐渐明朗。类似情况还有人称“辛白先生”的於梨华爷爷、称为“越桂”的於侃民爷爷,在於氏房谱中都没查到,有待继续考证。四个女儿於秀琳、於云琳、於翠琳和於美琳。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三访故里寻根,於崇明回京即将发现於氏房谱的喜讯告诉於崇文先生。......
2023-09-27
而这朵青云上显然已有了一长串不同凡俗的打坐者。青云谱中的“青云”二字,便由“吕纯阳驾青云来降”而得。“青云”,也可说是道教中修道成仙驾青云飞升的“术语”。......
2024-07-21
许逊以布衣之身,率领百姓疏河治水,终于平息水患。青云谱流传有许逊治水的许多故事,其中一个“许逊锁孽龙”的故事如下:孽龙井据说,当年南昌一带洪水肆虐,系因一条孽龙精作怪。许真君追赶孽龙来到桥边,观音菩萨牵着孽龙交给许逊,说:“如今我已用铁链锁住孽龙的五脏六腑,它再也没办法逃走。你将它牵回去好生看守。”......
2024-07-21
简谱也叫数字谱,是用阿拉伯数字 1、2、3、4、5、6、7为基本音高符号的记谱法。七个基本音级之间的关系:图25全音与半音时 值:简谱音符的时值长短以增值线和减值线来表示。简谱中休止符的记法:在简谱中记法0代表休止符,它的时值等于四分音符,因此也叫四分休止符。表2简谱音符时值表3简谱休止符时值......
2023-11-20
而在南昌的历史上,隐士的首选隐逸之处就是青云谱。这是由隐士的情操决定的。南昌未必是隐逸之风的发端之地,但南昌最早的一位隐士伶伦,却是出现在黄帝时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伶伦作为我们的先祖之一,他的隐逸之姿无疑影响了后世南昌乃至各地的隐逸之士。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南昌是中国隐士出现最早的地方。......
2024-07-21
随后,陶式玉就以过百龄、曹元尊的《官子谱》为基础,邀请对官子颇有研究的名手吴瑞征、娄子恩、蔡邻卿等参与校订,经过整整六年时间,先后六次修改,终于编成此书。康熙三十三年,陶式玉《官子谱》在福州刊行。......
2023-11-21
青云谱区京家山人京镗,便是其中之一。京镗其人,是正牌的科举仕进的典型。古代金兵画像京镗在朝廷为官,其实不大懂韬晦之道,而是有一说一,不隐瞒观点。高宗去世是国丧,京镗要求免去宴会,未获同意;他便坚决要求宴会上撤去音乐。滚滚蜀江水,不尽是声名。......
2024-07-21
在国际军事法庭上,梅汝璈经历了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坚持死刑处罚三场风波。接受审判的被告28人,除已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者外,实际受审25人。审讯自1946年5月3日开始,历时两年半,经过818次开庭,于1948年11月12日作出最终宣判。最后,经过当场表决,坐席顺序获得调整。一些法官不赞成处以死刑,印度法官巴尔甚至提出,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以及以慈悲为怀等理由,无罪释放25名战犯。......
2024-07-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