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琼崖旧事:李光贬谪十年,荣辱不惊

琼崖旧事:李光贬谪十年,荣辱不惊

【摘要】:秦桧大怒,开始设计陷害李光。这一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看来李光也是因“莫须有”之罪被贬。此后,因秦桧当权,李光便一直流寓贬所,一住十余年。李光在琼的贬谪生涯可以说是荣辱不惊,泰然处之。在十余年的谪居生涯中,他还写了许多反映海南风物的诗篇,流传后世。

如果说李纲谪琼的时间最短,那么“五公祠”里的“五公”中,李光谪琼的时间就算最长的。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他自藤州贬所移置琼州,在今五公祠内金粟庵住了六年,绍兴二十年(1150年)又因政敌吕愿中等告与胡铨“诗赋倡和,讥讪朝政”被移置昌化军(今海南省儋州市),至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死,始得内迁离琼。

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市)人。北宋崇宁五年进士,初入仕途,即敢于抵制豪强,面斥权贵,曾奏:“天下根本之财,竭于蔡京、王黼。名为应奉,实入私室,公家无半岁之储,百姓无旬日之积。”又言:“朱勔托应奉胁制州县,田园第宅,富拟王室。乞择清强官置司,追摄勔父子及奉承监司、守令。”蔡京、王黼、朱勔等都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辅大臣,得罪他们便意味着丢官被贬甚至被反诬受害,故李光的言行在当时士大夫中,实属难能可贵,影响极大。其时,北宋朝廷已处于风雨飘摇、朝夕难保之中。靖康之后,南宋偏居一隅,主战与主和又成了朝中上下臣僚争斗不休的话题。奸臣秦桧是主和派的首要人物。秦桧开始定“和议”计策时,因李光在臣僚中有影响,欲借他的名望抬高“和议”的份量,便在和议榜上署了他的名。此举立即在主战派臣僚中掀起轩然大波。他的同乡杨炜写信骂他“附时相取尊官,堕黠虏奸计,隳平时大节”。其实李光的本意是想借此为“缓兵之计”,以“和议”争取时间,重整南宋国威。但接下来,秦桧却进一步提出解除边将兵权、撤销各种守备计划,完全一派投降媚敌之举。李光于是据理力争,以为“和不可恃,备不可彻”,又曾当着高宗的面斥责秦桧“欲壅蔽陛下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不可不察”。秦桧大怒,开始设计陷害李光。

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秦桧指使万俟卨“论光阴怀怨望,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藤州安置”。这一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看来李光也是因“莫须有”之罪被贬。三年之后,又被迁“远恶边鄙之地”,来到琼州。此后,因秦桧当权,李光便一直流寓贬所,一住十余年。

李光在琼的贬谪生涯可以说是荣辱不惊,泰然处之。在谪琼居儋期间,他时时以苏轼为榜样,以诗书自娱,论文考史,安之若素。其间,他的次子仲坚被诬“私撰国史”下狱,可以说是祸不单行。但他不为所动,以八十高龄之身等闲视之,坚守晚节。他在儋州期间,还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建设,曾应儋守陈适之请,撰写《迁建儋州学记》,表明自己“余方老病,久废笔砚,既辞不获,因书大略如此,上以奉朝廷教育之意,下以慰学者乐育之心”的喜悦。在十余年的谪居生涯中,他还写了许多反映海南风物的诗篇,流传后世。其中如“逐客新年偶叹嗟,海南风物异中华”“富国应先除国蠹,利民须急去民蟊”“潮回齐唱发船歌,杳渺风帆去若梭。可是胸中未豪壮,更来沧海看鲸波”“堆盘荔子如冰雪,惟此堪将北地夸”“牢落双泉一病翁,十年忧患扫还空。荷稀竹密宜秋雨,户窄檐低耐飓风。尽日抄书北窗下,有时闲步小桥东。谁知万水千山外,亦与乡居兴味同”,等等,都如实反映了当时李光的志节与琼岛的风貌,使后人景仰万千。

(2006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