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晋灵公仍然不改。赵盾屡次劝谏,晋灵公十分厌恶他,就派麑去刺杀他。秋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预先埋伏了甲士准备杀死赵盾。晋灵公急忙唤出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与猛犬搏斗,并打死了它。一路且斗且退,提弥明为掩护赵盾而战死。赵盾让他全部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筐子饭和肉,放在布袋里交给灵辄。......
2023-09-22
八月乙亥,晋襄公卒。灵公少,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赵孟①曰:“立公子雍②。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旧好也。置善则固,事长则顺,立爱则孝,结旧则安。为难故,故欲立长君,有此四德者,难必抒矣。”
贾季③曰:“不如立公子乐④。辰嬴⑤嬖于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赵孟曰:“辰嬴贱,班⑥在九人,其子何震⑦之有?且为二君嬖,淫也。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辟⑧也。母淫子辟,无威。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安焉?杜祁⑨以君故,让偪姞⑩而上之;以狄故⑪,让季隗而己次之,故班在四。先君是以爱其子而仕诸秦,为亚卿焉。秦大而近,足以为援;母义子爱,足以威民,立之,不亦可乎?”
使先蔑、士会如秦⑫,逆公子雍。贾季亦使召公子乐于陈。赵孟使杀诸郫⑬。贾季怨阳子之易其班也⑭,而知其无援于晋也。九月,贾季使续鞫居杀阳处父。书曰:“晋杀其大夫。”侵官⑮也。
……
十一月丙寅,晋杀续简伯。贾季奔狄。宣子使臾骈送其帑⑯。夷之,贾季戮⑰臾骈,臾骈之人欲尽杀贾氏以报焉。臾骈曰:“不可。吾闻《前志》⑱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夫子礼于贾季,我以其宠报私怨,无乃不可乎?介⑲人之宠,非勇也。损怨益仇,非知也。以私害公,非忠也。释此三者,何以事夫子?”尽具其帑与其器用财贿,亲帅扞之,送致诸竟⑳。
——《文公六年》
注 释
①赵孟:即赵盾,赵衰之子,谥曰“宣”,故又称赵宣子。
③贾季:狐偃之子,字季,因封地在贾,故称贾季。
④公子乐:晋文公之子,其母为辰嬴,时在陈国。
⑤辰嬴:即怀嬴,先嫁晋怀公,后嫁晋文公。
⑥班:位次。
⑦震:威,威望。
⑧辟:通“僻”,鄙陋。
⑨杜祁:公子雍之母。杜:祁姓国,在今陕西西安。
⑩偪姞:晋襄公之母。襄公立为太子后,杜祁让位给偪姞,使她在上位。偪:姞姓国,今地不详。
⑪以狄故:狄人是晋国强邻,杜祁让季隗居于己之上,是为了结好狄人。
⑫先蔑:晋大夫,或称士伯。士会:晋大夫,因被封于随、范,谥曰武,故又称士季、随会、范会、范武子等。
⑬郫:又称郫邵,晋地,在今河南济源西。
⑭易其班也:撤换他中军元帅的职务。鲁文公六年(前621)春,晋襄公在夷地阅兵,令狐射姑率领中军,赵盾为辅佐。阳处父因曾是赵衰的下属,固请使赵盾居上位。从此赵盾开始执掌晋国政权。
⑮侵官:逾越了职权。君王已命帅,阳处父改命他人,故称“侵官”。
⑯臾骈:晋大夫。本为赵盾家臣,后任上军佐。帑(nú):通“孥”,妻子儿女,家眷。
⑰戮:通“辱”。
⑱《前志》:书名。或谓以前的志书。
⑲介:因,依赖。
⑳竟:通“境”。
译 文
八月十四日,晋襄公去世。晋灵公年龄还小,晋国人因为国家多难,准备立年长的公子为君。赵盾说:“立公子雍。他生性善良且年长,先君宠爱他,而且他也为秦国所亲近。秦国,是我国的老朋友了。立善良之君国家就能巩固,事奉年长的为君就名正言顺,立先君所喜爱的人便合乎孝道,结交老朋友就能安定。如今国家多难,所以要立年长者为君,公子雍有这四项德行,国难必定能得到缓解。”
贾季说:“不如立公子乐。辰嬴受到两位国君的宠爱,立她的儿子,百姓一定会安定。”赵盾说:“辰嬴地位卑贱,在文公妃妾中排位第九,她的儿子有什么威望?而且他被两位国君宠爱,那是淫荡。作为先君的儿子,不能求得大国的庇护而出居小国,这是鄙陋。母亲淫荡,儿子鄙陋,就没有威望。陈国小而且离得远,有事不能救援,怎么能巩固地位呢?杜祁因为国君而,让偪姞居自己之上;因为狄人缘故,逊让季隗而自己位居其下,所以排名第四。先君因此而喜欢她的儿子,让他在秦国做官,官居亚卿。秦国强大而且离我国近,有事足以救援;母亲有义而儿子得到先君喜爱,足以威临百姓。立公子雍为君,不也是可以的吗?”
赵盾派先蔑、士会到秦国迎接公子雍。贾季也派人到陈国去召回公子乐。赵盾派人在郫地把他们杀了。贾季怨恨阳处父贬了他中军元帅的职务,而且知道他在晋国孤立无援。九月,贾季派续鞫居杀了阳处父。《春秋》记载说:“晋国杀死他们的大夫。”是因为阳处父逾越了职权。
……
十一月丙寅日,晋国杀死续简伯。贾季逃奔到狄国。赵盾派臾骈把他的家小送到狄国去。当年在夷地阅兵时,贾季侮辱了臾骈,所以臾骈手下的人就准备把贾季的家小杀死以报仇。臾骈说:“不可以。我听说《前志》这部书里说过:‘有惠于人,有怨于人,都跟他的后代无关。’这合乎忠恕之道啊。赵宣子待贾季以礼,我却因为受到他的宠信而借机报复私怨,恐怕不行吧?依赖别人的宠信来报仇,这不是勇敢。虽然宣泄了自己的怨气,却增加他人对我的仇恨,这不是明智。因为私事妨害公务,这不是忠诚。抛弃这三者,我凭什么去事奉赵宣子呢?”于是把贾季的全部家小和器用财物集中好,亲自率领卫队保护,送到了边境上。
秦康公①送公子雍于晋,曰:“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郤之难。”乃多与之徒卫②。
穆嬴日抱大子以啼于朝③,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置此?”出朝,则抱以适赵氏,顿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④。’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
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逼,乃背先蔑⑤而立灵公,以御秦师。
箕郑⑥居守。赵盾将中军,先克⑦佐之。荀林父⑧佐上军。先蔑将下军,先都⑨佐之,步招⑩御戎,戎津⑪为右。及堇阴⑫,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复缓师⑬,秦将生心。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训卒利兵,秣马蓐食⑭,潜师夜起。戊子,败秦师于令狐⑮,至于刳首⑯。
己丑,先蔑奔秦,士会从之。
先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大子犹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子以疾辞,若何?不然,将及。摄卿以往⑰,可也,何必子?同官为寮,吾尝同寮⑱,敢不尽心乎!”弗听。为赋《板》之三章⑲,又弗听。及亡,荀伯尽送其帑及其器用财贿于秦,曰:“为同寮故也。”
士会在秦三年,不见士伯。其人曰:“能亡人于国,不能见于此,焉用之?”士季曰:“吾与之同罪⑳,非义之也,将何见焉?”及归,遂不见。
——《文公七年》
注 释
①秦康公:嬴姓,名罂,秦穆公之子。
②徒卫:步兵护卫。
③穆嬴:晋襄公夫人,晋灵公母亲。大子:即太子夷皋,后为晋灵公。
④“此子也才”四句:襄公嘱咐赵盾训导太子夷皋。唯子之怨:即唯怨子,将埋怨你。
⑤背先蔑:上年赵盾已派先蔑、士会去秦国迎接公子雍,此时先蔑已回国,“背先蔑”实际是背公子雍。
⑥箕郑:时为上军元帅,因令其留守,故荀林父独自领上军。
⑦先克:先且居之子。
⑧荀林父:中行氏,名林父。因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氏。谥曰“桓”,故又称中行桓子、荀桓子。
⑨先都:晋卿,后作乱被杀。
⑩步招:晋大夫。
⑪戎津:晋大夫。
⑫堇阴:在今山西临猗东,与令狐相近。
⑬缓师:滞留秦军。
⑭蓐食:饱食。蓐:厚。
⑮令狐:在今山西临猗。
⑯刳首:在今山西临猗西。
⑰摄卿以往:派一个大夫代理卿职前往。
⑱吾尝同寮:僖公二十八年(前632)荀林父将中行,先蔑将左行,为同僚。
⑲《板》之三章:《诗经·大雅·板》第三章有“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等句。荀林父取其“同僚为你考虑,你应听从”之意来劝阻先蔑。
⑳同罪:指同去迎接公子雍,却又领军攻秦军。此为不义。
译 文
秦康公送公子雍回晋国,说:“当年晋文公回国时没有护卫,所以发生了吕、郤之难。”于是就多拨给公子雍步兵卫队。
穆嬴天天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哭泣,说:“先君有什么罪?他的继承人有什么罪?舍弃嫡子不立,反而到国外去迎立国君,那么太子将怎么安置啊?”出了朝廷,穆嬴又抱着太子到赵盾家去,向赵盾叩头,说:“先君把这孩子托付给你,说:‘这个孩子如果成材,就是你赐予我的恩惠;如果不成材,我便怨恨你。’如今先君虽然去世,但说的话如同还在耳边,你却舍弃他,这是为什么?”
赵盾与诸大夫都因穆嬴的哭闹而伤透脑筋,又害怕国人以大义相逼迫,于是就背弃了先蔑而立灵公为国君,并发兵抵御秦国军队。
箕郑留守。赵盾率领中军,先克辅佐他。荀林父辅佐上军。先蔑率领下军,先都辅佐他。步招驾驭战车,戎津为车右。军队到达堇阴,赵盾说:“我们如果接受秦国送来的公子雍为君,秦国就是我们的宾客;不接受,秦国就是我们的敌人。现在已经决定不接受了,再滞留他们的军队,秦国人必定会产生怀疑。先发制人,可以夺取敌人的军心,这是用兵的好计谋。追逐敌人犹如追逐逃犯,这是打仗的好方法。”于是训练士卒,磨砺兵器,喂饱战马,让部队吃饱,隐蔽行动,夜间行军。四月初一,在令狐把秦军打败,追击到刳首。
四月初二,先蔑逃到秦国,士会也跟随他逃亡。
当初先蔑出使秦国迎接公子雍时,荀林父劝阻他,说:“夫人、太子都在,却去国外迎接国君,这一定是行不通的。你借口有病辞去使命,怎么样?不然,你将遭受祸患。派一个代理卿这个职位的大夫前去就可以了,你何必亲自前往呢?一起做官叫作同僚,我们曾经与你同僚,岂敢对你不尽心呢!”先蔑不听。荀林父为他赋诵了《板》的第三章,先蔑还是不听。等到先蔑逃亡时,荀林父把他的家小和器用财物全部送到秦国,说:“因为我们是同僚。”
士会在秦国三年,不与先蔑相见。他的手下说:“你能够与他一起逃亡到秦国,却不愿在这里见面,何必这样呢?”士会说:“我与他犯了相同的罪,并不是因为他有道义我才跟从他,见他干什么?”一直到回国,两人都没有相见。
有关左传的文章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晋灵公仍然不改。赵盾屡次劝谏,晋灵公十分厌恶他,就派麑去刺杀他。秋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预先埋伏了甲士准备杀死赵盾。晋灵公急忙唤出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与猛犬搏斗,并打死了它。一路且斗且退,提弥明为掩护赵盾而战死。赵盾让他全部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筐子饭和肉,放在布袋里交给灵辄。......
2023-09-22
晋景公听从了范文子的建议,以厚礼款待钟仪,让他回去作为晋国的和平使者。钟仪知道,晋国是北方之国,崇德尚礼之风大大超过南方,因此坚持以德至上,时刻表现出君子风范,这是在有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多变情形下应保持的不变原则。晋景公的接见,对钟仪来说是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绝好机遇。......
2023-08-30
壬寅,公子入于晋师。曲沃是晋国祖庙所在地。《春秋》没有记载,是因为重耳回国之事没有向鲁国报告。渡过黄河,重耳一行包围了令狐,攻入桑泉,占领了臼衰。壬寅日,重耳进入晋国军队,掌握了军队。丁未日,重耳朝拜祖庙武宫。戊申日,重耳派人在高梁杀死晋怀公。吕甥、郤芮害怕受到重耳的迫害,准备放火焚烧宫室并杀死晋文公重耳。晋文公迎接夫人嬴氏回国。等到晋文公回国即位,头须请求觐见。......
2023-09-22
郤缺将上军,臾骈佐之。乃皆出战,交绥。士会回答说:“赵盾新启用他的家臣臾骈辅佐下军,必定是他出的这个主意,想要拖住我军,使我军疲劳。赵氏有个旁支的子弟叫赵穿,是晋君的女婿,很受宠爱但还年少,不懂得作战,喜欢逞勇而狂妄,并且对臾骈辅佐上君不服气。如果派些勇敢而又不刚强的人去突袭晋军,也许能使他们出战。”......
2023-09-22
苗贲皇⑤在晋侯之侧,亦以王卒告。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⑦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步毅⑨御晋厉公,栾⑩为右。晋厉公的战车陷入泥坑,当是其御者和车右的责任,旁人不应代劳。栾书若让晋厉公乘己之车,那他必将抛弃自己作为主帅的职责。晋厉公遵从占筮结果出战。彭名为楚共王驾驭战车,潘党为车右。......
2023-09-22
十八年春,王正月庚申,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厉公,葬之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①。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于朝。或谓晋文公时贾华之后。译文鲁成公十八年春,周历正月初五,晋国的栾书、中行偃派程滑杀死晋厉公,把他葬在翼城的东门外,只用了一辆车随葬。二月初一,晋悼公在朝廷上即位。......
2023-09-2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复原图赵武灵王是个有志气的人,决心要改变落后挨打的状态。而且,他看到胡人穿着短衣皮靴,骑马打仗非常灵便,就想向胡人学习,把服装改革一下,再把战车换成骑兵。于是他亲自来到叔叔家,耐心地讲穿胡服、学骑马射箭的好处,叔叔终于被说服了,答应穿胡服上朝。大臣们一看赵武灵王的叔叔都穿起了胡服,也只好跟着穿起来。后来,赵武灵王又下令,全国百姓一律改穿胡服,又挑选强壮的青年学习骑马射箭。......
2023-08-30
晋厉公侈,多外嬖①。厉公田,与妇人先杀而饮酒,后使大夫杀。矫及诸其车,以戈杀之。但当时荀罂以下军佐留守晋都,郤犨率新军将往各国求援,而参战的将佐实际只有六位。按,晋自献公之后,群公子一律居外,而不留在国内,故孙周在周而不在晋。据《国语·晋语》等载,晋厉公卒于翼,则匠丽氏当在翼地。......
2023-09-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