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2单轴与三轴压缩试验图2.3单轴与三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表2.1干燥状态炭质板岩三轴压缩试验结果板岩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其力学参数随结构面倾角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图2.5炭质板岩单轴与三轴压缩破坏形式3)不同含水状态炭质板岩力学特性试验结果为研究地下水对炭质板岩强度的影响,将干燥状态试件泡水5 d、泡水15 d、泡水25 d,分别测定其含水率。......
2025-09-30
图3.6是侧压力系数k=1时,围岩变形随岩层倾角的变化曲线。由图可见,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的变化随岩层倾角的变化而表现出显著不同。当α=0°时,水平岩层的水平收敛最小,随岩层倾角增大,水平收敛平缓增加,当岩层倾角由60°增大到75°时,水平收敛急剧增加,达到最大值,当岩层倾角由75°继续增大到90°时,收敛呈下降趋势,但90°时的收敛变形值要明显高于0°~60°。拱顶下沉随岩层倾角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水平岩层α=0°时,拱顶下沉较大,当岩层倾角增大到15°时,拱顶下沉达到最大,当岩层倾角持续增大直至90°时,拱顶下沉呈持续减小趋势,90°时拱顶下沉最小。
图3.6 不同岩层倾角围岩变形曲线
图3.7是不同岩层倾角围岩塑形区分布。可见,岩层倾角对围岩塑性区大小及分布形状有明显影响。洞周围岩呈岩体内部与层理面剪切屈服的复合模式,没有出现张拉破坏。0°~15°缓倾角时,拱顶和墙中主要是岩体内的剪切屈服,弱面屈服出现在拱腰和墙角两侧。倾角为45°~60°时,弱面屈服的范围逐渐增大,此时,拱顶与墙中由岩体内屈服向弱面屈服为主导转化,而拱腰与墙角则由弱面屈服向岩体内屈服为主导转化,反映了随着倾角的增大,岩体强度越来越低。倪国荣等人的文献指出:层状岩体内摩擦角和内聚力随岩层倾角变化,并在45°左右达到最小值;75°倾角时,在弱面屈服与岩体内屈服的共同作用下,洞周围岩体屈服范围达到最大,90°倾角时,拱腰与边墙处的弱面屈服范围显著减少。综上研究可知,岩层倾角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存在明显影响(表3.5)。(https://www.chuimin.cn)
表3.5 节理走向和岩层倾角对隧道开挖的影响
相关文章
图2.2单轴与三轴压缩试验图2.3单轴与三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表2.1干燥状态炭质板岩三轴压缩试验结果板岩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其力学参数随结构面倾角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图2.5炭质板岩单轴与三轴压缩破坏形式3)不同含水状态炭质板岩力学特性试验结果为研究地下水对炭质板岩强度的影响,将干燥状态试件泡水5 d、泡水15 d、泡水25 d,分别测定其含水率。......
2025-09-30
表1.1列出了国内外典型的挤压性围岩隧道。由此可见,高地应力软岩地质环境引起的挤压大变形破坏是一种严重的工程地质灾害。目前,对围岩挤压性大变形问题的研究,主要依靠归纳、总结及工程类比等方法,其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软岩的定义和分类、大变形的定义、机制和分级等几个方面。何满潮等将围岩大变形的判据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并给出了日本学者对日本国内挤压性围岩特点及大变形判别研究方面的统计性结果。......
2025-09-30
严竞雄研究千枚岩施工期结构受力与变形机理,提出有效的变形控制措施。王襄禹针对高应力软岩隧道的变形力学机制提出了预留刚柔层支护技术。首先在隧道开挖后设置足够厚度的刚柔层来吸收高应力软岩隧道的大变形,并使柔性层具有足够的强度来限制软岩隧道的破坏性变形。......
2025-09-30
图1.4隧道挤压变形破坏围岩扰动范围大兰渝铁路挤压性围岩隧道开挖后塑性区迅速扩大,特别是当支护不及时或结构刚度、强度不够时,围岩扰动范围更大。新城子隧道松动圈测试结果表明,未扰动区基本位于开挖临空面向里15 m以外的位置,因此一般锚杆长度很难锚固到稳定围岩。......
2025-09-30
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是利用一对可膨胀的橡胶封隔器,在预定的测试深度内封隔一段钻孔,然后泵入液体对该段钻孔施压,根据压裂过程曲线的压力特征值计算地应力。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时,破裂缝产生在钻孔岩壁上拉应力最大的部位。综上所述,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中,可根据试验过程中得到的相关数据来确定钻孔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同时可以根据印模器记录的裂纹破裂方向确定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
2025-09-30
如图6-13所示的薄板工件,由于工件本身有形状误差,用电磁吸盘吸紧时,工件产生弹性变形,磨削后松开工件,因弹性恢复工件表面仍有形态误差(翘曲)。解决办法是在工件和电磁吸盘之间垫入一橡皮,当吸紧时,橡皮被压缩,工件变形减小,经几次反复磨削,逐渐修正工件的翘曲,将工件磨平。......
2025-09-29
切削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都是以变形为基础的。切削层金属是经过第Ⅰ、Ⅱ、Ⅲ变形区的变形后,形成切屑和新表面。由于τs与材料和温度有关,σav随材料、切削用量、刀具参数等的变化而变化,且变化范围很大。(二)积屑瘤在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较低时,刀具靠近切削刃的前刀面上粘附着硬度很高的金属团块,如图1-19所示。4)使用切削液,降低切削温度和减小摩擦,都可拟制积屑瘤的产生。......
2025-09-29
薄层炭质板岩层厚1~5 cm,软弱破碎,无法钻芯取样,只能通过岩体原位测试来研究岩体的力学特性与变形特性。图2.22岩体抗剪试验图2.23岩体抗剪试验-ε曲线从图2.23来看,5个试件的-ε曲线基本呈抛物线形,说明岩体的抗剪断破坏形式基本以塑性破坏为主。表2.6是围岩体抗剪(断)试验正应力与剪应力的关系表,表2.7是围岩体抗剪(断)强度试验的成果汇总表。......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