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陪你徜徉在暖暖的校园,老师和学生共同奋斗

陪你徜徉在暖暖的校园,老师和学生共同奋斗

【摘要】:而当今的孩子们,也从此无法品尝到那种,一个像铅笔似的物体,被层层去皮后,终见真“心”的兴奋了。那么,学生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和你心心相拥,去全神贯注地聆听和领悟你的心声。这突然使我联想到令人敬仰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他们真心待我们,我们也回报以真心。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我有个最大的乐趣,就是每个星期一的早晨,跟同桌翻开铅笔盒,比看谁拥有的铅笔数量最多。那个时候卷笔刀用得很少,所有的铅笔都是用小刀一刀一刀小心翼翼地将包裹在外面的木皮削去。后来,自动铅笔替代了老式铅笔,改变了我们的学具主题,铅笔盒中只有孤零零的几支绘图铅笔。再后来,卷笔刀胁迫小刀退出了学具的历史舞台。现在市场上种类纷繁、变幻无穷的各式卷笔刀,已经让我们遗忘了儿时守在妈妈身边,两眼一直盯着妈妈削铅笔的乐趣。而当今的孩子们,也从此无法品尝到那种,一个像铅笔似的物体,被层层去皮后,终见真“心”的兴奋了。

今天的监考现场,学校为了节约成本,给监考老师配备了铅笔和小刀的组合,这两个小小的物件竟带我梦回童年,悟出新思。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真的就像削铅笔,当你剥开层层遮掩,不再在学生面前炫耀你之前的辉煌,不再炫耀你了解的精深的理论,而只要用简单、质朴、生动、活泼、亲和的语言,去深入浅出地诠释你要阐明的理论,解读你的人生。那么,学生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和你心心相拥,去全神贯注地聆听和领悟你的心声。这突然使我联想到令人敬仰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相信每个人都听说过《哈佛幸福学》。哈佛幸福学、耶鲁心理学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公开课程。你会发现他们使用了大量来自生活的例子。一些陪伴孩子成长的例子,一次次跌倒后战胜困难的例子,精神的力量始终在激励着下面的听众们寻找幸福,寻找快乐的人生。

回想到我跟孩子们之间关于各种问题的讨论,每次讨论之前,孩子们总是会七嘴八舌地说些学校的、课堂的、老师的或者同学之间的八卦。从话语中发现学生们更期待的是老师的真诚,而炫耀人生是学生们最不愿听到,也是最不想听到的。老师跟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就好像削铅笔一样,每当自己狠狠地削去一刀隐藏在自己心中的伪装,老师的心就跟孩子们走近一步,孩子们也就会自觉亲和地靠近自己一大步。

据我的学生回忆:

大学的课程不少,四年下来有差不多一百八十个学分;但作为学生的我们见过的老师还真不多,满打满算可能也就一百个左右,可这些老师们还真的是“各有千秋”。

我想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坏习惯——给老师取外号,而这些外号往往就代表着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就像“小马哥”和“门姐”,这是我们在大一时给我们的助理辅导员马学长和门学姐取的外号。那时我们全班同学都这么叫他们,因为他们真的就像是我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从我们入学开始就一直照顾我们,甚至当我们大四的时候,早就已经毕业的他们还在班群里询问我们保研、找工作的情况,让我们有问题随时找他们。

对于我们而言,他们两人既是老师又是学长学姐,更是我们的好哥哥和好姐姐。他们真心待我们,我们也回报以真心。当年我们来学校报到的时候,是他们在迎新点等我们。所以,当他们大四毕业离校的时候,我们也去车站送他们;当年我们在新学校不知怎样开始新生活时,是他们来指引我们,所以当门姐在毕业第二年交大120周年校庆的时候回到学校,我们也一起去学校门口接她“回家”。

当然,大学四年里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外号叫“代课哥”的老师。他们并非没有良好的专业水平,也不是课上得不好,只是他们太喜欢将自己华丽的外表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不是展现自己的真心。

还记得在我们读大三的时候上过的一门课程,原来的任课老师由于临时被派遣出国,只能由一位来自其他大学的老师代课,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前二十分钟一直在讲自己当年在国外的经历,后二十分钟一直在讲自己回国之后的成就,还剩五分钟聊一聊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并且从那位老师的语言中也听不出任何其他的词语,只有两个字“炫耀”。作为学生,我们是真的不喜欢这样的老师。

我们更喜欢像代老师那种上课时一丝不苟的老师,即使是偶尔讲课跑了题——聊到她的学生,她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用的启迪;我们还喜欢像杨老师那样讲课从来不用教材的老师,因为她说:“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早已经超越了其相应教材的出版速度,那些讲解电子商务的书一旦出版就已经过时了!”虽然杨老师讲课从来没有固定的教材,但是她收集了非常多关于电子商务行业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最新发展情况的材料,并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向我们介绍;我们也喜欢像官老师那样整天“煽动”我们去“黑”他电脑的老师,虽然“攻击他的电脑”听起来像是一句笑话,但其实官老师是想鼓励我们认真学习技术类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编程技巧。

这些老师之所以让我们敬佩,关键在于:师生们能够进行心与心的碰撞,从而绽放最美的潜能火花。小马哥、门姐是如此,苗苗老师、代老师、杨老师、刘老师、官老师、熊老师……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