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一过程为基础,按照实践调查规范的基本要求,在对调查主题进行理论分析与考察之后,还需要进行调查环节与过程的设计以及实际调查行为的展开等工作。首先,预先完成的理论所形成的引导性体现在实践调查的环节与过程设计中,并使后者成为一种形式化构成。因此,从实践调查的设计过渡到后续的行为展开,在这两者之间形成的是连续与过渡的关系。......
2025-09-30
按照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求,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学分学时、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不论是统筹思政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还是专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在高校党委的重视下,只是落实这些要求其实不难,但要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建设,则实属不易。全国各高校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如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这些问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大体说来,首先要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属性,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相对的课程属性;其次要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员覆盖,不只是面向表现突出的部分优秀学生代表;最后要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既要推进自身的规范化建设,又不能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体制造成较大的困扰;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创新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创新,这是因为思政实践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者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即它们有着共同的实践育人目标。武汉纺织大学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思政实践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合一”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说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
一是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属性。教育部明确提出,思政课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教育部的目的非常明了,即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则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改造思想而培养起来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思政课的理论教学相对的。理论教学重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教学既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去认识与改造世界,也要利用实践活动去印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进而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这就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属性中核心所在,既要明确,也要坚持。至于说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活动,都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深入地联系生产建设的实际、阶级斗争的实际;特别是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大实际问题,以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都要服务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要求。明确了这一课程属性,也就是明确了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所进行的思政实践,在课程属性上是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相并列的实践活动。在实践内容的开展上,可以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进行更多的关联,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并把握其自身鲜明的思政实践特色,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需要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才能获得学分。甚至,思政实践可以开展完全不同于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不同的教学内容,譬如建设思政虚拟仿真实验室,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让广大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思政实践活动。
二是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员覆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明确要求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建议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又提出,学生既可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显然,教育部充分意识到,由思政课教师组织的实践教学,全员覆盖是个难题;故而允许学生可以通过提交实践成果来获得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分。解决实践教学全员覆盖问题,显然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思政课教师能够独立完成的教学任务,毕竟它不是固定在教室里开展的教学活动。就实践活动来说,在高校中,能够全面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部门,主要就是学工部门,即校学工处、团委及各学院学生副书记领导下的辅导员队伍。事实上,不论是社会实践还是专业实践,都主要是由学工部门来组织的。可以这样说,要实现学生参与的全员覆盖,需要也只能由学工部门来进行组织。学工部门所从事的学生工作,与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工作队伍之间,一直有着较好的合作基础。因而,要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员覆盖,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创新。既可以实现全员覆盖,也可以确保实践育人效果。
具体说来,社会实践活动长期是由学工部门负责组织的,其参与者大多是各学院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骨干,具体组织者往往是各学院的学生工作者。通过报名加选拔的方式,组织学生代表进行“三下乡”等实践活动,既包括体验式的革命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也包括援助式的支教、下乡等公益活动。由于大多是精心组织,通过项目获得资助,有一定经费支持,又有着从团中央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其中,也有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组织的学生代表的实践考察活动。各高校新闻报道中的实践活动,其实大多属于此类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方面,学工部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进行过较多的协同,并且产生了一批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实践成果。至于说各学院的专业实践活动,学生工作队伍的参与也是较深入的。就各高校来说,专业实践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直得到了学校与学生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对于专业实践来说,全覆盖从来就不是问题。将思政实践融入专业实践中去,并不需要增加更多的师资力量,可以较好地解决思政实践的全覆盖问题。(https://www.chuimin.cn)
三是要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由思政课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如果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学生工作队伍的支持,则大多表现为一种放任的状态,这种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是难以保证的。思政课教师发布了思政实践的主题及相关要求,并对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但在实践操作中,思政课教师无法兼顾全部学生的实践活动,即使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求指导,但在实践过程中真正请求指导的学生并不多见。根据调研发现,许多学生将思政实践看成是思政课的额外要求,与专业实践及社会实践相比,在没有教师的明确指导下,本身的积极性有所不足。除了一贯专注学习的学生,许多学生的想法是能怎么简单开展就怎么简单开展,他们往往对于思政实践的成绩没有给予特别的重视。在许多大学生的学习观念中,专业能力是其能力之根本。一般来说,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能够得到学生更多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必须激发的学生参与积极性,要尽可能跟学生的专业成长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思政实践融入专业实践中去,除了有助于解决思政实践的全员覆盖问题外,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思政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效地反思与总结其专业实践的经验。就专业实践来说,思政实践的融入,将专业实践赋予思政育人的意蕴,也有助于较好地解决与各专业相关的课程思政的育人问题。此外,专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建设同步,本身就有着较好的规范,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建设也是十分有益的借鉴。
简言之,要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存在的问题,达成其实践育人的根本目标,在不增加额外的经费开支、安全保障及师资队伍的前提下,需要通过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属性,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员覆盖,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积极地推进思政实践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三者的合力作用,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建设。
相关文章
以这一过程为基础,按照实践调查规范的基本要求,在对调查主题进行理论分析与考察之后,还需要进行调查环节与过程的设计以及实际调查行为的展开等工作。首先,预先完成的理论所形成的引导性体现在实践调查的环节与过程设计中,并使后者成为一种形式化构成。因此,从实践调查的设计过渡到后续的行为展开,在这两者之间形成的是连续与过渡的关系。......
2025-09-30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因此,在评价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时,应加强对大学生文化修养和文化自信的考核比例,客观上促使大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文化,加强文化修养和文化自信。......
2025-09-30
在杜威看来,这种超自然的实在被规定为永恒静止的实在。由此,通过所形成的这种结构与特征,真正的问题存在于被调查对象所实际具有的消费样态中,这些实际的消费样态与预先完成的理论规定的关系并不是明确的。因此,从这种矛盾分析中,如何理解实践调查的理论规定这一工作也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在这一方面,杜威对于该问题的界定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参考与辅助支撑。......
2025-09-30
[13]在“变”与“不变”相统一中提升教学能力。[14]思政课是意识形态建设与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要守好“这段渠”,就必须在把握思政课的“变”与“不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2025-09-30
因此,由擅长理论的教师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可能会带来指导不力的问题。不过这一问题正在改善之中。思政实践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自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分析分析、解决问题,这些有一定的难度,导致部分学生对思政实践课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
2025-09-30
实践课程是各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程思政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实践课程。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思政功能,多次下发重要文件进行指导。从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看,实践课程的思政功能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备受关注。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践课程思政的开展和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其规范化还远远不足,这是一个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025-09-30
从过去这些年学者们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的实际境遇的大量研究文献就可得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面临着多种困境。学校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上重视程度不够,采取的有效措施还不多。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的不受重视的状况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的主要表现就是学校的制度性挤压。......
2025-09-30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进而充分理解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一致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就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和体验革命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情境来说,有着确切的教育效果。之所以说效果不佳,正是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这一要求来说的。......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