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汽车电动座椅结构特征分析

汽车电动座椅结构特征分析

【摘要】:电动座椅的基本结构如图7-7所示,由控制器、双向电动机、传动装置和座椅调节开关等组成。图7-8 电动座椅传动结构的上下调整机构1—铣平面 2—垫圈 3—心轴 4—蜗轮 5—蜗杆轴图7-9 电动座椅传动结构的前后调整机构1—蜗杆 2—蜗轮 3—齿条 4—导轨 5—调整电动机 6—位置传感器 7—支承导向器

汽车座椅的主要功能是为驾驶人提供便于操作、舒适而又安全的驾驶位置。座椅调节的目的是为驾驶人和乘客提供一个可以改变坐姿并且可以减少乘客长时间乘车的疲劳。座椅调节的种类很多,如座椅的前后调节、上下调节、座位前部的上下调节、靠背的倾斜调节、侧背支撑调节、腰椎支撑调节以及靠枕上下、前后调节等。电动座椅的前后方向调节量一般为100~160mm,上下方向的调节量一般为30~50mm,全程调节需8~10s。

电动座椅的基本结构如图7-7所示,由控制器(ECU)、双向电动机、传动装置和座椅调节开关等组成。

1.双向电动机

电动座椅类型不同其电动机的数量就不同,一般为两向移动座椅的装有2个电动机,四向移动座椅的装有4个电动机,最多可达6个电动机。大多数电动座椅都采用永磁式电动机,通过开关操纵,使电动机按不同方向旋转。为防止电动机过载,大多数永磁式电动机内装有断路器。

978-7-111-39318-4-Chapter07-7.jpg

图7-7 电动座椅的基本结构

1、13—滑动电动机 2—电动座椅开关 3—倾斜电动机 4—枕头电动机 5—腰垫电动机 6—枕头位置传感器 7—倾斜电动机和位置传感器 8—后垂直位置传感器 9—调整开关 10—前垂直位置传感器 11—滑动位置传感器 12—控制器(ECU) 14—前垂直电动机 15—后垂直电动机

2.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利用电动机的旋转运动,来改变座椅的空间位置,主要由变速器(蜗轮蜗杆)、联轴装置和电磁阀等组成。

(1)上下调整机构 上下调整机构由蜗杆轴、蜗轮和心轴等组成,其结构如图7-8所示。调整原理为:由电动机驱动蜗杆轴旋转,然后蜗杆轴再带动蜗轮转动,从而保证心轴旋进或旋出,实现座椅的上升与下降。

(2)前后调整机构 前后调整机构由蜗杆、蜗轮、齿条导轨等组成,其结构如图7-9所示,其中齿条装在导轨上。调整原理为:电动机的运转经蜗杆传至两侧的蜗轮上,经导轨上的齿条带动座椅前后移动。

978-7-111-39318-4-Chapter07-8.jpg

图7-8 电动座椅传动结构的上下调整机构

1—铣平面 2—垫圈 3—心轴 4—蜗轮 5—蜗杆轴

978-7-111-39318-4-Chapter07-9.jpg

图7-9 电动座椅传动结构的前后调整机构

1—蜗杆 2—蜗轮 3—齿条 4—导轨 5—调整电动机 6—位置传感器 7—支承导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