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创新机制,确保申硕成功

创新机制,确保申硕成功

【摘要】: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探索建立学科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把一流本科教育、硕士点建设、准备审核评估作为重要内容,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科专业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

(一)完善机制,激发动力

1.完善评价协调机制。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探索建立学科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把一流本科教育、硕士点建设、准备审核评估作为重要内容,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重点考察建设效果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科专业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

2.建立科研评价机制。全面修订和完善课题管理、科研工作量、科研经费管理、科研奖励、学术交流、科研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规范管理,以确保学校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注重管理加奖励的机制建设,对于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要给予重奖。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幅度提升学校科研整体水平。

3.建立分类管理机制。将教师岗位划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三类,引导教师根据个人优势和实际特点,合理定位,明确岗位职业发展目标,使教师能够各展所长、各尽其能。根据不同类别教师岗位,对科研项目、科研获奖、学术论文、教材、专著、专利、指导学生活动等业绩进行详细考核,建立量化分配指标体系,作为年终考核和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强化领导,保障有力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部署要求,把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穿于学科建设始终。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思政工作体系,统筹推进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管理等各环节育人,共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学校成立学科建设与硕士授权点申报领导小组,王贤俊及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开展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政策制定、经费投入等重要事项的决策,遴选各层次培育学科以及硕士授权点建设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学科建设办公室,是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是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为:负责学校硕士授权点培育与申报全部工作;负责协调全校学科建设的日常工作;组织制定学校各学科发展规划,为校领导在学科建设决策上提供参考意见;负责各二级教学单位学科专业委员会的管理;负责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的遴选和管理;负责硕士点和各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内涵建设、评估检查;负责学科创新科研团队建设和学科群中心建设与管理;制定并落实学术及教学骨干的资助与激励政策;负责学校内外学科建设的协调工作。成立二级学院工作小组,负责二级学院硕士点培育与申报全部工作;负责二级学院学科建设的日常工作;制定二级学院学科发展规划。

(三)经费投入,不遗余力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学科专业建设。主要包括队伍建设专项,以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职称及学术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整体结构;学术平台建设专项,带动若干学术平台建设;学术交流专项,加强学科与国内外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激励基金专项,切实提高学术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硕士点建设专项,用于硕士点培育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