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受力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相对滑移趋势时,产生摩阻力。这个过程就是钢筋混凝土粘结界面的损伤演化过程。现行钢混结构设计理论大多是基于平截面假定进行的,这隐含着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材料粘结良好,以确保二者变形协调。保障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良好是确保钢混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图2.44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失效引发的结构破坏......
2025-09-30
疲劳损伤演化方程必须能够描述绝大多数微裂纹成核与扩展行为的如下两个特征,即微裂纹的成核长度不超过晶粒的尺寸,以及微裂纹尖端扩展到第一个晶界处即停止扩展。
用n(a,a0,x,N/Nf)表示单位体积内在循环到N/Nf时,由长度为a0的裂纹尖端到临近扩展方向晶界的距离为x的成核裂纹扩展到a的微裂纹数目。那么,单位体积内长度区间为(a,a+Δa),并且是由长度为a0的裂纹尖端到临近扩展方向晶界的距离为x的成核裂纹扩展而来的微裂纹在疲劳循环到[N/Nf,N/Nf+Δ(N/Nf)]之间增加的数目可由如下积分得到:
在疲劳循环到N/Nf时,长度为a的微裂纹的裂纹尖端是否扩展到晶界处,有两种情况需要考虑:
第一种情况:当疲劳循环到N/Nf时,裂纹尖端未达到晶界处,即疲劳循环到N/Nf时,微裂纹未停止扩展,在此阶段单位体积内微裂纹增加的数目包括两部分贡献,第一部分包括此阶段单位体积内微裂纹的成核造成的,可表示为:
第二部分包括在此阶段单位体积内微裂纹的扩展造成的,可表示为:
其中,
为长度为a的微裂纹在循环到(N/Nf)′时的扩展率。
当Δ(N/Nf)→0,Δa→0,由式(3-13)、(3-14)、(3-15)得到第一种情况下的微裂纹密度的平衡方程:
第二种情况:当疲劳循环到N/Nf时,裂纹尖端达到晶界处,即疲劳循环到N/Nf时,微裂纹已停止扩展,在此阶段单位体积内微裂纹增加的数目只包括此阶段单位体积内微裂纹的成核数目,由式(3-13)、(3-14)得到第二种情况下的微裂纹密度的平衡方程:(https://www.chuimin.cn)
将式(3-10)、(3-11)作变量替换成N/Nf的函数形式:
结合式(3-18)、(3-19)和初始条件N/Nf=0时,n(a,a0,x,N/Nf)=0时,n(a,a0,x,N/Nf)=0,分别求解式(3-16)、(3-17),得到在这两种情况下,疲劳循环到N/Nf时,长度为a,并且是由长度为a0,裂纹尖端到临近扩展方向晶界的距离为x的成核裂纹扩展而来的单位体积内微裂纹数目:
对于第一种情况,设定疲劳循环到N/Nf时,长度为a的微裂纹是由长度为a0,裂纹尖端到临近扩展方向晶界的距离为x,在疲劳循环到N1/Nf时出现的成核裂纹扩展而来的。并且,用n[a,a0(N1/Nf),x(N1/Nf),N/Nf]表示此种情况的单位体积内微裂纹数目。由于在此时,微裂纹还未停止扩展,N1/Nf由式(3-19)求得,即:
对于第二种情况,设定疲劳循环到N/Nf时,长度为a的微裂纹是由长度为a0,裂纹尖端到临近扩展方向晶界的距离为x,在疲劳循环到N1/Nf时出现的成核裂纹扩展而来的。由于此时的微裂纹已停止扩展,即:
按照绝大多数微裂纹的成核与扩展行为和疲劳损伤变量的定义,得到多尺度疲劳损伤模型如下:
同时得到多尺度疲劳损伤演化率为:
相关文章
构件受力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相对滑移趋势时,产生摩阻力。这个过程就是钢筋混凝土粘结界面的损伤演化过程。现行钢混结构设计理论大多是基于平截面假定进行的,这隐含着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材料粘结良好,以确保二者变形协调。保障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良好是确保钢混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图2.44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失效引发的结构破坏......
2025-09-30
根据前述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演化机制的分析,演化过程可分为斜腹杆内部疲劳微裂纹萌生、扩展至表面可见裂纹与表面裂纹扩展这样三个阶段。由此可见,尽管损伤从材料层次到构件层次的演化并非跨尺度过程,其材料层次特征响应演化规律的变化也预示着构件层次特征响应的演变,材料层次损伤演化即疲劳微裂纹加速扩展的阶段同样可视为构件损伤跨层次演化的特征。......
2025-09-30
对于随机分布的孔洞的损伤量化问题,同样可使用分形概念进行描述,只不过这里的分形维数所表达的意义与2.2.2节中裂纹扩展的分形量化方法有所不同。图2.21ε=59.1×10-3时孔洞体积-数量分形维数计算图2.21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细观孔洞体积与数量的分布关系可以以直线进行拟合,表明焊接细节处细观孔洞体积与数量之间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分形特征。图2.22孔洞缺陷体积-数量分形维数随塑性变形的变化趋势......
2025-09-30
从材料层次上看,混凝土类脆性固体材料属于先天性微裂纹材料,材料中大量存在的先天微裂纹是这类材料及其组成的结构在服役过程中损伤演化导致材料或结构破坏的源头。细观尺度上混凝土的观测结果表明,非均匀性和先天存在的细观裂纹是混凝土材料最重要的材料特性,而内部存在的微裂纹对混凝土这类脆性材料的损伤性能及其破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5-09-30
图2.38各焊接试样损伤演化过程宏细观关联性对比图2.39试样中的微孔洞和微裂纹演化过程以上分析表明,焊接构件内部缺陷的体积、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过程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构件的延性损伤演化过程,微裂纹的演化是导致焊接构件卸载弹模迅速折减的主要因素,均匀分布的微孔洞和微裂纹之间的相互作用较易导致构件萌生宏观主裂纹并迅速发生断裂。......
2025-09-30
对于含多个细观孔洞的焊接损伤区域,细观孔洞体积变化趋势与反映构件宏观损伤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且构件损伤演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观孔洞体积演化过程。......
2025-09-30
分形维数是定量表示自相似形状和现象的基本量。由此可见,虽然裂纹分布及扩展形态表面上具有不规则性,但是可以通过分形维数来定量描述这种裂纹扩展形态的变化规律。图2.18ε=0.297×10-3状态下的裂纹形态分形维数计算图2.19试样分形维数与塑性变形的关系图2.20为损伤区域细观裂纹总长度∑l 随塑性变形的变化过程,由此可见,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裂纹总长度呈现出线性增加的变化趋势。......
2025-09-30
在疲劳裂纹萌生之后,位于桁架斜腹杆翼缘边缘的疲劳裂纹即开始向腹板方向稳定扩展,其中裂纹的扩展规律是评估疲劳损伤的重要依据。图2.32疲劳裂纹尖端细观变形图图2.32中,上方的图像是疲劳裂纹处于闭合状态时的,下方的图像是疲劳裂纹处于张开状态的。图2.35型钢构件翼缘处疲劳裂纹扩展过程......
2025-09-30
相关推荐